中国是瓷器之国,拥有着精美绝伦的瓷器和无与伦比的技艺,这点是世界公认的。从“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同为一词可以看出,古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印象与认可。
中国瓷器种类很多,但外销最多、知名度最广的还要属青花瓷。原始的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已见端倪,而到元代的时候发展至成熟的青花瓷,明代时就是青花瓷的顶峰时代,清代在此前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多种品种的青花衍生品。
从元代时候青花瓷烧制成功后,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国外也相当追捧这种光洁莹润的瓷器,青花瓷很快成为了外销瓷品种。
有学者研究,青花外销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嘉靖到康熙早期,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早期,乾隆中期以后到清末。
最早的青花瓷应该是通过中亚传入欧洲的,后来有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越来越多的国家接触到了中国商品,尤其是欧洲国家,他们接触到遥远东方的文化,对这些淡雅精妙的瓷器极为赞叹,惊叹于东方文明的发达。
由于青花瓷的传入,瓷器开始成为欧洲人的常用器具。在当时的欧洲,诗人写诗赞美青花瓷,集市上热销青花瓷,不管是皇室还是贵族平民都以拥有华瓷而自豪,而且不把它当作厨具,而是摆起来当装饰品。
那个时候,洁白的瓷器被叫做“白色的黄金”,在欧洲绝对属于奢侈品。欧洲如此青睐于青花瓷,是因为16-17世纪的欧洲,通常见到的都是些石质和陶质的罐子,表面粗糙,没什么美感可言。
这种时候,有一天他们忽然见到这样一种器物,它壁如薄纸,白皙、光洁、透亮,坚硬却又能敲击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一开始还以为瓷是一种珍贵的石头,又或者认为这是神的餐具。
△ 乔凡尼·贝利尼在《诸神之宴》中画了细致精美的明朝瓷碗。毫无疑问,他认为只有青花瓷才配用来盛放众神的美酒与美食。
17-18世纪,英国的贵族和富商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膨胀,到了18世纪中叶,这种需求已然达到顶峰。
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口味、需求,中国瓷器还专门以他们的审美来生产外销瓷器,比如在上面绘制耶稣圣母像。但其实就像西方制作的中国式物品一样,中国的工匠们也很难完全了解他们的文化,所以也并没能做出完全符合要求的作品。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运输成本太高了。流入欧洲市场的瓷器非常昂贵,就算是贵族有时也很吃力,当时欧洲商人必须用金银币偿付进口东方瓷器,而中国根本看不上他们的东西,只进不出,久了自然成为大问题。
也正是如此,欧洲才迫切地希望能知道瓷器的工艺,能自己生产自然就不用花费过于昂贵的钱财了。
因此有了仿制华瓷的热潮。青花瓷被当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与审美的象征,它身上有太多的秘密需要欧洲人去探索,比如要用什么材料烧制出来的,才能做到如此的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上面鲜丽的青色花纹、图案又代表着什么。
马可·波罗曾经试图向欧洲人解释中国瓷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说中国人好像是从矿山里取了一种土,把它堆在一起,任由风吹日晒个几个月,再画上图案埋个几十年就成了。
还有人甚至认为陶瓷是用蛋壳和龙虾壳做成的。而炼金术士们也放弃寻找点金石,转战研究陶瓷的成分。
约16世纪中叶,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大公爵在工厂里第一次进行了仿制中国陶瓷的尝试。虽然他们生产的瓷具已经比其它花饰陶器要精美得多,但器型歪歪斜斜,胎质釉质与中国瓷器仍然相差甚远。
美第奇倒闭后,又有许多工厂试图仿制,但并没有制作出能与中国瓷器相媲美的瓷器。
美第奇软瓷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无法理解陶瓷的烧制秘密,因为这些技艺只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既然自己做不出来,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偷师。瓷器技术可是机密,自然不可能外传,但架不住无孔不入的有心人。
清代的时候,有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个叫殷弘绪的法国传教士,被派到江西开辟教所,他在中国瓷都景德镇居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景德镇的制瓷技术。
殷弘绪写了大量的信件回欧洲介绍中国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介绍制瓷技术。他除了自己亲眼看之外,还想方设法打听窑场各道工序。比如从从事瓷器生产的基督教徒那里打听细节,查阅中国典籍,等等。
经过多年的‘潜伏’,殷弘绪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制瓷的秘密,比如知道了制瓷的两种原料坯胎子土和高岭土,青花瓷的蓝色釉料如何提料。他把这些都详细地写在信里,传回法国。
殷弘绪的这些信,可以说是最早向欧洲人泄漏了中国的制瓷秘密。也因为这样,还有人说他是‘工业间谍’。
之后,殷弘绪还将关键的高岭土寄到法国,那些热衷的人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本土找到一种与高岭土相似的瓷土层。这样,法国终于仿造出了瓷器,并很快传遍欧洲各地。
到18世纪的欧洲,他们的仿瓷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结合欧洲的艺术,生产出中西合壁式、甚至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瓷器。
可以说,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瓷器的摸索都是比较徒劳无功的,是在这些传教士来到中国搜寻了一番资料后,才让情况得到了改观。
并且因为瓷器业发展,工厂雇佣工人数量大幅度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中国瓷器的狂热风潮也成为了牵动欧洲工业化发展的一根绳索。
中国瓷器种类很多,但外销最多、知名度最广的还要属青花瓷。原始的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已见端倪,而到元代的时候发展至成熟的青花瓷,明代时就是青花瓷的顶峰时代,清代在此前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多种品种的青花衍生品。
从元代时候青花瓷烧制成功后,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国外也相当追捧这种光洁莹润的瓷器,青花瓷很快成为了外销瓷品种。
有学者研究,青花外销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嘉靖到康熙早期,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早期,乾隆中期以后到清末。
最早的青花瓷应该是通过中亚传入欧洲的,后来有了郑和七次下西洋,越来越多的国家接触到了中国商品,尤其是欧洲国家,他们接触到遥远东方的文化,对这些淡雅精妙的瓷器极为赞叹,惊叹于东方文明的发达。
由于青花瓷的传入,瓷器开始成为欧洲人的常用器具。在当时的欧洲,诗人写诗赞美青花瓷,集市上热销青花瓷,不管是皇室还是贵族平民都以拥有华瓷而自豪,而且不把它当作厨具,而是摆起来当装饰品。
那个时候,洁白的瓷器被叫做“白色的黄金”,在欧洲绝对属于奢侈品。欧洲如此青睐于青花瓷,是因为16-17世纪的欧洲,通常见到的都是些石质和陶质的罐子,表面粗糙,没什么美感可言。
这种时候,有一天他们忽然见到这样一种器物,它壁如薄纸,白皙、光洁、透亮,坚硬却又能敲击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一开始还以为瓷是一种珍贵的石头,又或者认为这是神的餐具。
△ 乔凡尼·贝利尼在《诸神之宴》中画了细致精美的明朝瓷碗。毫无疑问,他认为只有青花瓷才配用来盛放众神的美酒与美食。
17-18世纪,英国的贵族和富商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膨胀,到了18世纪中叶,这种需求已然达到顶峰。
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口味、需求,中国瓷器还专门以他们的审美来生产外销瓷器,比如在上面绘制耶稣圣母像。但其实就像西方制作的中国式物品一样,中国的工匠们也很难完全了解他们的文化,所以也并没能做出完全符合要求的作品。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运输成本太高了。流入欧洲市场的瓷器非常昂贵,就算是贵族有时也很吃力,当时欧洲商人必须用金银币偿付进口东方瓷器,而中国根本看不上他们的东西,只进不出,久了自然成为大问题。
也正是如此,欧洲才迫切地希望能知道瓷器的工艺,能自己生产自然就不用花费过于昂贵的钱财了。
因此有了仿制华瓷的热潮。青花瓷被当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与审美的象征,它身上有太多的秘密需要欧洲人去探索,比如要用什么材料烧制出来的,才能做到如此的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上面鲜丽的青色花纹、图案又代表着什么。
马可·波罗曾经试图向欧洲人解释中国瓷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说中国人好像是从矿山里取了一种土,把它堆在一起,任由风吹日晒个几个月,再画上图案埋个几十年就成了。
还有人甚至认为陶瓷是用蛋壳和龙虾壳做成的。而炼金术士们也放弃寻找点金石,转战研究陶瓷的成分。
约16世纪中叶,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大公爵在工厂里第一次进行了仿制中国陶瓷的尝试。虽然他们生产的瓷具已经比其它花饰陶器要精美得多,但器型歪歪斜斜,胎质釉质与中国瓷器仍然相差甚远。
美第奇倒闭后,又有许多工厂试图仿制,但并没有制作出能与中国瓷器相媲美的瓷器。
美第奇软瓷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无法理解陶瓷的烧制秘密,因为这些技艺只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既然自己做不出来,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偷师。瓷器技术可是机密,自然不可能外传,但架不住无孔不入的有心人。
清代的时候,有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个叫殷弘绪的法国传教士,被派到江西开辟教所,他在中国瓷都景德镇居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里,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景德镇的制瓷技术。
殷弘绪写了大量的信件回欧洲介绍中国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介绍制瓷技术。他除了自己亲眼看之外,还想方设法打听窑场各道工序。比如从从事瓷器生产的基督教徒那里打听细节,查阅中国典籍,等等。
经过多年的‘潜伏’,殷弘绪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制瓷的秘密,比如知道了制瓷的两种原料坯胎子土和高岭土,青花瓷的蓝色釉料如何提料。他把这些都详细地写在信里,传回法国。
殷弘绪的这些信,可以说是最早向欧洲人泄漏了中国的制瓷秘密。也因为这样,还有人说他是‘工业间谍’。
之后,殷弘绪还将关键的高岭土寄到法国,那些热衷的人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本土找到一种与高岭土相似的瓷土层。这样,法国终于仿造出了瓷器,并很快传遍欧洲各地。
到18世纪的欧洲,他们的仿瓷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结合欧洲的艺术,生产出中西合壁式、甚至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瓷器。
可以说,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瓷器的摸索都是比较徒劳无功的,是在这些传教士来到中国搜寻了一番资料后,才让情况得到了改观。
并且因为瓷器业发展,工厂雇佣工人数量大幅度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中国瓷器的狂热风潮也成为了牵动欧洲工业化发展的一根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