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栖所吧 关注:6贴子:133
  • 2回复贴,共1

┽.。灵魂栖所。.┾【朱砂】《红楼梦》与清代女子诗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度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0-03-15 15:23回复

         除「清溪吟社」外,当时还有袁枚以诗相号召,广收女弟子,并辑有《随园女弟子诗》。而「清溪吟社」的同人江珠也与随园女弟子骆绮兰有诗交,络绮兰所编《听秋馆闺中同人集》中,便收有江珠的赠诗。这些女诗人互通声气,以诗会友,对世俗偏见形成了有力的挑战。
         女诗人们最不满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说,所谓「识字为女郎之害,工诗乃当世所讥」(沈持玉《晓春阁诗稿叙》);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力表彰女子之诗,大力传扬才女之名。结诗社时,心中也未尝不存着个与才士争高下的念头。顾之琼所作《蕉园诗社启》没见到,可是,江珠的《青藜阁诗稿·自叙》赞「清溪吟社」的一段话却说得非常痛快、明白,足可代一篇「清溪吟社启」:
         闻道香名,人人班、谢;传来丽句,字字徐、庾。薄颂椒文思未工,陋赋茗才华乏艳。于是香奁小社,拈险韵以联吟;花月深宵,劈蛮笺而酬酢。并翻五色之霞,奇才倒峡;互竞连珠之格,彩笔摩空。接瑶席而论文,宛似神仙之侣;树吟坛而劲敌,居然娘子之军。丽矣名篇!美哉盛事!……即使须眉高士,亦应低首皈依;纵有巾帼才人,定向下风拜倒。真闺闼之雕龙,裙笄之绣虎也。
         无独有偶,大观园中「海棠诗社」的挑头人探春也写过一张花笺,可视为「海棠诗社启」,其争胜对手也是须眉男子。因为「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历来是男子之事,故探春决意自为: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其志不可谓不高。为此,「海棠诗社」中的唯一男性贾宝玉,尽管在贾政及众清客群中显得矫矫不凡,才气横溢,而在大观园的历次诗会中,曹雪芹却安排他回回落后。
         诗社既以交流、竞争为目的,就要有一套特定的组织办法。《吴中女士诗钞》刊有《翡翠林闺秀雅集》一卷,可作范例。卷中录入《白莲花赋》八篇,出自八女之手,均由任兆麟加评。有趣的是,目录页还开列出评定等次,公之于众。其中「超取四名」,有江珠、沈纕、张允滋、尤澹仙,还有「优取四名」,包括张芬、沈持玉等。由此可以推知,雅集的一种形式是「一题分咏」,以定名次。除《白莲花赋》外,各体诗也分了等。有「超取」,有「优取」,说明雅集也可以采取「数题分咏」的形式。再看《红楼梦》,第一次结社咏白海棠,限用韵脚字,正是「一题分咏」;第二次集会咏菊,拟定十二个题目,各人任选,不限韵,「高才捷足者为尊」,又是「数题分咏」。两次均由社长李纨评判优劣,酌定名次。以后的诗会还有花样翻新,或「即景联句」,或命题填词,只是都有竞赛的意思在里头。
         尽管清代女诗人不乏才情,并结社联吟,颇有声势,但「数逾三千」的清代妇女诗文集,能够流传至今的并不多。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过,骆绮兰的说法值得重视:
         女子之诗,其工也,难于男子;闺秀之名,其传也,亦难于才士。
         这是由于女子的活动范围小,家务劳作忙,又受到礼教的约束。骆绮兰本人学诗的经历最典型。她少时从父学诗;出阁后,家道中落,废吟咏而谋生计;后又孀居,独撑门户,卖诗画为生。即使侥幸逃过了生活的重压,保留下的一点诗心仍然会横遭非议。先是怀疑其诗「皆倩代之作」,及至骆绮兰「间出而与大江南北名流宿学觌面分韵,以雪倩代之冤,以杜妄人之口」,并师事袁枚、王昶、王文治,「出旧稿求其指示差缪,颇为三先生所许可」,「于是疑之者息而议之者起矣」。一则曰「妇人不宜作诗」,一则曰骆绮兰「与三先生相往还,尤非礼」(《听秋馆闺中同人集序》)。总之,当你证明非不能诗、诗非偷抄时,他就干脆宣布你本不应作诗,拜师学诗乃非礼之事。一棍不能置你于死地,就再加一棍,而且这后一棍更毒更狠,更难抵挡。如此,艺术生命不被扼杀已属不易,诗集、诗名流传后世自然倍加艰难。
         幸好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细致地描述了「海棠诗社」的活动,为清代女子诗社及女诗人的才情留下了不朽的见证。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0-03-15 15:25
    回复
      古诗文鉴赏方法——夏晓虹
      ——————————完——————————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0-03-15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