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吧 关注:15,265贴子:139,794
  • 15回复贴,共1

拜占庭居民身体状况小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IP属地:江苏1楼2021-04-19 21:54回复
    中世纪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一个网友们一直都十分好奇的问题。而对中世纪生活的描述,也是许多文艺作品里最常见的环节。
    但有一说一,目前国内的许多通俗历史读物在描述中世纪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陷入如同启蒙时代史学作品一样过分执着对中世纪历史黑暗的描写。但我想大家都明白,启蒙时代的史学作品之所以要抨击中世纪,无外乎为了论证革命的合理性而已。但过分的抨击中世纪历史,反而导致了对中世纪历史的研究陷入了“为了论证而论证”的怪圈之中。
    换而言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今的我们显然已经不需要像两百年前的学者一样为了复杂的政治目的去看待几百年前的中世纪欧洲历史。抛开了政治歧视的有色眼镜,让我们重新来看一看中世纪的生活究竟如何吧。
    在描述具体的生活之前,先让我们重新看一看中世纪居民的生理生活状况。毕竟本吧是拜占庭吧,就以拜占庭人口的状况最为合适。


    IP属地:江苏2楼2021-04-19 21:57
    回复
      一、人均身高

      上图为克里特岛数个区域墓地中发掘的尸骨测量数据,主要是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身高计算。可以看到,在六个区域之中,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9米,1.73米,1.61米、1.65米、1.70米和1.66米。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60米、1.60米、1.54米、1.48米和1.54米。
      总体上看,男性的平均身高应该是1.68左右,而女性的身高则较矮小,基本维持在1.55左右。克里特岛虽然物产不算贫瘠,但由于是对抗撒拉逊海盗的第一线,始终难以维持稳定的物质生产,因而也算不上富裕,在帝国境内也应该算是比较中等的水平。换而言之,比提尼亚和色雷斯的物质条件应当比这里更好一些,而安纳托利亚中部的荒原与希腊半岛的山区则可能比这里要差一些。
      这个数据大致是什么水平呢?
      我们可以取一个对照数值,即中国当代平均身高。2015年我国发布了平均身高数值报告,其中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85米,而女性则是1.572米,这个数据与1000年前拜占庭人的身高基本一致。
      考虑到取样的严谨性问题,我们可以认为目前取样调查200多具尸骨的样本太小,无法代表拜占庭人身高的平均水平。但考虑到这份报告前后考察的尸骨多达近千具,这些尸骨是其中较为完整的部分。因而总体上看应该与真实数据差距不是特别明显。
      而我国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极大,改革开放之前与改革开放之后营养水平也差异极大。2015年的提交的数据其测量日期还要再早3年左右,即2012年。
      考虑到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实际上从90年代才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而2012年的时候,90后只有三分之一的部分才刚刚达到18岁的标准,因而真正纳入计算的人口实际上普遍来看还是营养物质相对较为匮乏的50后到80后。这一批人的身高增长主要是依靠70-00年代的营养,因而平均一下可以将范围缩小到80-90年代。
      因而可以得知,拜占庭成年人在中世纪的营养水平,大致与我国80-90年代初的平均营养水平相距不远。这是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城市已经因为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广泛的农村才刚刚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样一看,身高数据的差异也就不是特别离谱了。


      IP属地:江苏3楼2021-04-19 21:57
      回复
        二、人均寿命
        而在寿命方面,拜占庭人的寿命就不尽如人意了。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古代的通病问题,即婴儿死亡率较高。由于大量的婴儿死亡,因而将人均寿命降低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对于成年人的人均寿命,也应当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两个方面来估计。我手中有一份材料显示“Previous studies on early Byzantine populations indicate a mean age at death
        of around 40–45 years for males and 30–35 years for females.”
        以上材料说明,在拜占庭帝国境内,男性的人均寿命是40-45岁,而女性则是30-35岁。换而言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应当在35-40岁之间。但单纯地论断则不太细致,我们还需要对比数据。
        另一份材料则更为细致,这一份数据主要是克里特地区村民的人均寿命,具体如下图:

        图标内第一栏是地理位置,第二栏是死亡率(千分比),第三栏是出生预期寿命,而第四栏则是十五岁时预期剩余寿命,表格数据不分男女。
        换句话说,以上五处区域的死亡率基本都在百分之四左右,就目前来看,这还少一个很高的数据。而这种死亡率主要这是由撒拉逊海盗的劫掠和婴儿夭折导致的。在计入十五岁以下夭折儿童后,人均寿命则在23-28.6岁左右,平均一下大概是26岁左右。当不计入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死亡率时,人均寿命则大幅度提高,上升到了39-53岁,平均值为46岁。
        以上数据同样来自克里特地区的小型城市和乡村,可以看出这个数据则显得相对真实了许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计入未成年人死亡率,则拜占庭的市镇居民人均寿命应该是25-30岁之间。如果不计入未成年人死亡率,则人均寿命应该在45岁以上。
        考虑到撒拉逊海盗的劫掠、罗马人与撒拉逊人就克里特的反复拉锯战,我们有理由认为克里特地区的人均寿命应当是低于爱琴海两岸等富庶地区的。而且由于医疗条件更为优越,君士坦丁堡、塞萨洛尼基、以佛所、士麦那、尼西亚等大城市的婴儿死亡率明显会比缺医少药的克里特岛要低一些。毕竟大城市的医药条件更好,市民生活更加富庶,人民营养条件也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比例会大幅度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人的人均寿命在考虑夭折儿童的情况下,数据可能会略有上升。但上升情况应该不会太大,考虑到综合情况,我认为30-35岁之间是比较合适。虽然和之前那个35-40论断的平均数据有一些偏差,但显然也更符合现实情况。
        这个数据大致与明朝时期的人均寿命相近,而数据来源的时代则要早于明王朝。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拜占庭人花费了巨额金钱维持的较为超前的公立医疗体制,还是在维持社会医疗和救济的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IP属地:江苏4楼2021-04-19 21:57
        收起回复
          总结:从身高和寿命来看,拜占庭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保持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的。但计量史学的一个问题在于,由于无法真正回归古代,因而采样的数据仍然有存在偏差的可能。因而本文的数据计算并不能作为精确的研究数据来衡量,仅能提供一个参考,为大家更好的认识中世纪提供一点微小的贡献。


          IP属地:江苏5楼2021-04-19 21:59
          回复
            三楼消失了
            其实俺觉着应该区分一下大城市、内地和边区三个不同的区域的特征,类似的差异在当代也是存在的,比如寿命那个选取的克里特,就是个贫困的边区,而且长期局势动荡,而内地应该会比边区长,大城市和修道院周边会更长
            不过话说回来,抗生素发明之前,19世纪后半到20世纪初,法国、英国的预期寿命也就在50岁左右,德国45岁左右,抗生素应用之后预期寿命快速增加(抗生素真是好东西啊!)可见拜占庭的社会卫生条件还是相当可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19 22:20
            收起回复
              楼主补一下3楼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4-19 23:58
              回复
                用图片的形式把全文再传一遍,以备百度抽风。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4-20 09:33
                回复


                  IP属地:江苏11楼2021-04-20 09:34
                  回复


                    IP属地:江苏12楼2021-04-20 09:34
                    回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21-04-20 09:35
                      回复


                        为防止图片不清晰,再传一次本文所用材料。


                        IP属地:江苏14楼2021-04-20 09:36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4-20 10:58
                          回复
                            顶楼主,辛苦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4-22 1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