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九九一年,秋。
偌大的池子里,精壮的男人们在肆意地翻腾。可以扎猛子,可以游个来回,也可以放肆地哼唱,甚至可以偷偷地撒尿。和游泳池相比,这里最舒服的是所有人都不用穿裤衩。
在这里,每个人几乎都会拿着三样东西:铁盒儿,手牌,洗头膏。一圈淋浴将两个偌大的洗澡池子围在中央,慢慢上升的热气似乎可以把屋顶斜开的玻璃给融化掉。在这里,从外表上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身体白净却满脸通红,另一种是满脸煤粉,却偏偏露出一口白牙。
没错,这是一所煤矿的职工澡堂。一个为煤矿职工以及未来是煤矿职工的子弟专设的澡堂。大家心照不宣地先冲一遍淋浴,然后扎进四十五度的热水池中,把身上的黑糙搓尽后,再冲一遍淋浴穿衣走人。淋浴头下,矿工满头满脸的煤粉会顺着坚实的背脊冲到地面,就像在冲洗饱含浓墨的毛笔。池子里泡澡的矿工习惯性地坐在台阶上围成一圈,靠在池子边上闭目养神,任凭池水轻轻晃动着自己的身体。待泡得舒服了,才疲惫地从铁盒里掏出一圈一米多长皮胶带,把中间被卷着的肥皂暂时放回盒内,拉锯一般地搓着身上的黑糙。池子里偶尔有几个打闹嬉戏的小孩儿,他们有时会溅起水花或者游泳撞到矿工们。一般大家都不会阻拦,毕竟住在矿山的孩子能玩耍的地方并不多。
梅志文正闭目享受着温热的洗澡水,这一泡冲淡了井下所带来的寒湿气息。一旁的工友晃醒他,借走了老婆刚给他买的海鸥洗头膏,这时梅志文才发现下八点班儿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从池子出来,他把袜子在淋浴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小心地搭在加热泵的管子上,用皮带上下翻滚地将满身黑糙全部搓尽。直到皮肤渗出了血点,搓红,搓疼了才肯罢休。
从池子里出来,走到淋浴头下拧开洗头膏盖子,先是闭目闻了闻:“嗯,真香,比肥皂香多了”。为了节省洗头膏,梅志文在泡澡前已经用肥皂先洗了一遍头。两只手指浅浅地抠了一块抹在头上,揉出了大片的泡沫。“呲……”一脚踩在淋浴的踏板上,热水顺着头皮将头上的泡沫冲净,头发里残留的黑灰随泡沫漂向了下水道。清理完头部,他在毛巾上打了厚厚的一层肥皂,一抹一冲,算是洗完了。志文潇洒地擦干身子,从加热泵上揭起被烤得硬邦邦的袜子,吹着口哨离开澡堂。
志文身高一米七三,虽然刚来煤矿时还是个文弱书生,但志文打小出生在农村,父亲梅海旺很早就来到矿上工作,所以没空照顾家里,作为长子的志文只能承当起主要的劳动力,放假的时候没少干农活。加上来煤矿锻炼的这几年,一线劳动强度大,矿上食堂的饭菜油水也足,志文从以前的“小排骨”变成了如今肌肉强健的精壮小伙。从澡堂洗浴区走向换衣区,通道里的风让人不禁打起寒颤。可对志文来说,这点风根本就是小菜,井下通风口的风可比这厉害多了。打开铁皮衣柜,一股衣服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为了避开这种熟悉又难闻的气味,他套上背心后先抽上一支丝绸之路。在火柴慢慢燃尽前点好香烟,第一口猛吸入肺,舍不得浪费一点热量。两秒后,他的鼻孔像烟囱一样,缓缓地喷射出两道浓烟。
“志文,又在这过烟瘾呢?来,再抽根。”邻居马国斌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抛给梅志文。同时,马国斌也接过志文嘴里的烟,给自己对了个火。
这马国斌是志文的邻居,个头比志文矮了那么五六个厘米,身体胖乎乎的,很喜庆。虽然走起路来腿上有点不太方便,但是没有大碍。他为人还算是热情,不论是邻居还是来洗澡的矿工,都说马国斌这人有眼力劲儿,属于人精中的人精。不管怎么说,志文和马国斌在一堆邻居当中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特别有好酒的时候,俩人都不会私藏,总是聚在一起喝一喝。
志文闻了闻马国斌扔来的烟,夹在了耳朵上,从铁皮柜里翻出秋裤先穿上,省的被这穿堂风给放倒。“老马,你行呀,最近都换上了阿诗玛了,这烟味道真不错嘞。”梅志文一边和马国斌说着,一边展示着他金鸡独立的穿裤技巧。
“这也是帮别人办事时候我装了半盒。要自己花钱买?咱还有点舍不得嘞。走,这儿风大太凉,拿上衣服去我值班室里穿。给你收拾个地方,咱俩谝会儿。”作为澡堂管理的马国斌,有个属于自己的单独小屋。屋子不大,但也容得下一张床,和一套机关办公室退下来的破旧办公桌椅。
“下次吧,我这穿了一半儿也马上要好了,晚上去我家,咱们喝上两口。”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志文已经换好了干净衣服。把工作衣一卷扔进塑料袋里,和老马边谝边走出了换衣区。出大门时,志文还不忘再次嘱咐老马,晚上一定要去家里喝两口。
出了澡堂大门,一阵秋风吹过,志文感觉脸上有些生疼。用手轻轻碰了碰,才发现是因为用胶皮搓脸上煤灰的时候,使劲搓给搓破了皮。志文悠闲地溜达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机修厂大门口遇到了熟人,大家也不免寒暄几句。顺着供应科往井下送料的小铁道,志文一步步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医院两旁的梧桐树和杨树沙沙作响,就像老婆在耳边催他下班早点回家。
志文家就在铁道两旁的棚户区里。当时志文的父亲梅海旺作为一名从农村来的矿工,只能住在矿上的集体宿舍。志文的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和一个闺女住在农村乡下务农。由于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煤矿挣钱,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志文高中毕业以后,按照矿上的招工程序报名参加工作,和父亲一样成了煤矿上的一名矿工,住在了矿上的集体宿舍。等志文结婚的时候,又因为住房问题犯了难。于是父子俩人一合计,在供应科铁道旁的空地上选了一个地盘,自己买上方砖、水泥和沙子,用几个月的时间盖起了两间小房,算是给志文在矿上安了家。
志文家在棚户区的中间位置。每户人家在盖房子时也是随心所欲,没有整体的规划,只是尽可能地利用空间。这造成了每家每户的过道不到一米,横七竖八。每次梅志文回家都能闻到谁家腌咸菜了,谁家用西红柿炝锅了,谁家洗衣服肥皂用多了。看到自家熟悉的木门,志文刚准备弯腰掏钥匙,老婆田彩凤正好开门准备出去倒桶里的脏水。
一九九一年,秋。
偌大的池子里,精壮的男人们在肆意地翻腾。可以扎猛子,可以游个来回,也可以放肆地哼唱,甚至可以偷偷地撒尿。和游泳池相比,这里最舒服的是所有人都不用穿裤衩。
在这里,每个人几乎都会拿着三样东西:铁盒儿,手牌,洗头膏。一圈淋浴将两个偌大的洗澡池子围在中央,慢慢上升的热气似乎可以把屋顶斜开的玻璃给融化掉。在这里,从外表上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身体白净却满脸通红,另一种是满脸煤粉,却偏偏露出一口白牙。
没错,这是一所煤矿的职工澡堂。一个为煤矿职工以及未来是煤矿职工的子弟专设的澡堂。大家心照不宣地先冲一遍淋浴,然后扎进四十五度的热水池中,把身上的黑糙搓尽后,再冲一遍淋浴穿衣走人。淋浴头下,矿工满头满脸的煤粉会顺着坚实的背脊冲到地面,就像在冲洗饱含浓墨的毛笔。池子里泡澡的矿工习惯性地坐在台阶上围成一圈,靠在池子边上闭目养神,任凭池水轻轻晃动着自己的身体。待泡得舒服了,才疲惫地从铁盒里掏出一圈一米多长皮胶带,把中间被卷着的肥皂暂时放回盒内,拉锯一般地搓着身上的黑糙。池子里偶尔有几个打闹嬉戏的小孩儿,他们有时会溅起水花或者游泳撞到矿工们。一般大家都不会阻拦,毕竟住在矿山的孩子能玩耍的地方并不多。
梅志文正闭目享受着温热的洗澡水,这一泡冲淡了井下所带来的寒湿气息。一旁的工友晃醒他,借走了老婆刚给他买的海鸥洗头膏,这时梅志文才发现下八点班儿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从池子出来,他把袜子在淋浴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小心地搭在加热泵的管子上,用皮带上下翻滚地将满身黑糙全部搓尽。直到皮肤渗出了血点,搓红,搓疼了才肯罢休。
从池子里出来,走到淋浴头下拧开洗头膏盖子,先是闭目闻了闻:“嗯,真香,比肥皂香多了”。为了节省洗头膏,梅志文在泡澡前已经用肥皂先洗了一遍头。两只手指浅浅地抠了一块抹在头上,揉出了大片的泡沫。“呲……”一脚踩在淋浴的踏板上,热水顺着头皮将头上的泡沫冲净,头发里残留的黑灰随泡沫漂向了下水道。清理完头部,他在毛巾上打了厚厚的一层肥皂,一抹一冲,算是洗完了。志文潇洒地擦干身子,从加热泵上揭起被烤得硬邦邦的袜子,吹着口哨离开澡堂。
志文身高一米七三,虽然刚来煤矿时还是个文弱书生,但志文打小出生在农村,父亲梅海旺很早就来到矿上工作,所以没空照顾家里,作为长子的志文只能承当起主要的劳动力,放假的时候没少干农活。加上来煤矿锻炼的这几年,一线劳动强度大,矿上食堂的饭菜油水也足,志文从以前的“小排骨”变成了如今肌肉强健的精壮小伙。从澡堂洗浴区走向换衣区,通道里的风让人不禁打起寒颤。可对志文来说,这点风根本就是小菜,井下通风口的风可比这厉害多了。打开铁皮衣柜,一股衣服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为了避开这种熟悉又难闻的气味,他套上背心后先抽上一支丝绸之路。在火柴慢慢燃尽前点好香烟,第一口猛吸入肺,舍不得浪费一点热量。两秒后,他的鼻孔像烟囱一样,缓缓地喷射出两道浓烟。
“志文,又在这过烟瘾呢?来,再抽根。”邻居马国斌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抛给梅志文。同时,马国斌也接过志文嘴里的烟,给自己对了个火。
这马国斌是志文的邻居,个头比志文矮了那么五六个厘米,身体胖乎乎的,很喜庆。虽然走起路来腿上有点不太方便,但是没有大碍。他为人还算是热情,不论是邻居还是来洗澡的矿工,都说马国斌这人有眼力劲儿,属于人精中的人精。不管怎么说,志文和马国斌在一堆邻居当中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特别有好酒的时候,俩人都不会私藏,总是聚在一起喝一喝。
志文闻了闻马国斌扔来的烟,夹在了耳朵上,从铁皮柜里翻出秋裤先穿上,省的被这穿堂风给放倒。“老马,你行呀,最近都换上了阿诗玛了,这烟味道真不错嘞。”梅志文一边和马国斌说着,一边展示着他金鸡独立的穿裤技巧。
“这也是帮别人办事时候我装了半盒。要自己花钱买?咱还有点舍不得嘞。走,这儿风大太凉,拿上衣服去我值班室里穿。给你收拾个地方,咱俩谝会儿。”作为澡堂管理的马国斌,有个属于自己的单独小屋。屋子不大,但也容得下一张床,和一套机关办公室退下来的破旧办公桌椅。
“下次吧,我这穿了一半儿也马上要好了,晚上去我家,咱们喝上两口。”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志文已经换好了干净衣服。把工作衣一卷扔进塑料袋里,和老马边谝边走出了换衣区。出大门时,志文还不忘再次嘱咐老马,晚上一定要去家里喝两口。
出了澡堂大门,一阵秋风吹过,志文感觉脸上有些生疼。用手轻轻碰了碰,才发现是因为用胶皮搓脸上煤灰的时候,使劲搓给搓破了皮。志文悠闲地溜达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机修厂大门口遇到了熟人,大家也不免寒暄几句。顺着供应科往井下送料的小铁道,志文一步步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医院两旁的梧桐树和杨树沙沙作响,就像老婆在耳边催他下班早点回家。
志文家就在铁道两旁的棚户区里。当时志文的父亲梅海旺作为一名从农村来的矿工,只能住在矿上的集体宿舍。志文的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和一个闺女住在农村乡下务农。由于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煤矿挣钱,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志文高中毕业以后,按照矿上的招工程序报名参加工作,和父亲一样成了煤矿上的一名矿工,住在了矿上的集体宿舍。等志文结婚的时候,又因为住房问题犯了难。于是父子俩人一合计,在供应科铁道旁的空地上选了一个地盘,自己买上方砖、水泥和沙子,用几个月的时间盖起了两间小房,算是给志文在矿上安了家。
志文家在棚户区的中间位置。每户人家在盖房子时也是随心所欲,没有整体的规划,只是尽可能地利用空间。这造成了每家每户的过道不到一米,横七竖八。每次梅志文回家都能闻到谁家腌咸菜了,谁家用西红柿炝锅了,谁家洗衣服肥皂用多了。看到自家熟悉的木门,志文刚准备弯腰掏钥匙,老婆田彩凤正好开门准备出去倒桶里的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