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弯又折 浪费空间

位于惠新东桥南站的新站牌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公交站牌上的站名都是都是从左向右罗列的,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条线路从哪开到哪,途经了哪些站点。而新版站牌很难让人不怀疑设计它的人喜欢玩贪食蛇,任何线路在这里都要至少弯一次。第一行的站名是从左到右排列的,而第二行便是从右到左排列了。根据新闻报道,新款站牌的宽度只有52厘米,比旧版的铁架式站牌架子窄了28厘米,换句话说,新站牌的宽度只有旧站牌的大约65%。很显然,这一切是由于新站牌架子比旧站牌窄了一些而做的妥协,像上图的419路,很显然一行是写不下的。
站名写两行也就罢了,旧版站牌也有不少写两行站名的,而更重要的是,过去的站牌无论是一行还是两行,都是从左向右的阅读顺序,而且站名旁边有从小到大的站号数字标注,站牌下方也有一个醒目的红箭头提示着阅读方向,多个辅助信息让人很容易知道应该怎么阅读站牌。但是新站牌打破了旧版站牌的阅读习惯,且仅在中间使用细小的白色箭头符号提示着阅读方向,对于习惯了旧站牌的乘客来说,很容易造成误解。

四季青桥南的快专48路站牌
有些有二三十站的线路不能将所有站名罗列在这个变窄了的站牌的一行之下,还勉强可以接受,但过分的是,无论一条线路有多少站,新站牌都会做成两行的。例如上图的快专48路,一共仅有10站,却也占了整整两行。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地球也许看不清长城,但一定能看得清这块站牌上站名之间的空档,每一块空白区域都能塞下一个开发票的小广告。看看这稀疏的站名,一行不可能塞不下,但他偏要写两行,还是U型排列的站名,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连只有10站的线路都要写两行,让乘客的眼神从左看到右再从右看到左,为了活动乘客的眼珠子,这款站牌的设计者可谓煞费苦心。
站少的线路尚且如此,那站多的线路要怎么办?接下来的景象就是真的让我大受震撼了。

惠新东桥南的13路站牌
在封面中展示的13路其实在北京公交的线路中并不是一条很长的线路,总共有37站。在过去的站牌只需要一行就可以写下,但是新版站牌足足用了四行来列出13路的所有车站。不仅每行只能写下不到10个站名,而且还要拐三次弯才能阅读完所有站名。就这样一条线路,占据了站牌架子上两块站牌的位置。要知道这款站牌架子一面也只有三个站牌位置,很难让人不震撼。

惠新东桥南的921路站牌
比较长的921路就不用说了,总共69站,写了四行。
那更长的线路怎么办,正好我听说400路内环所在的四季青桥南也换了站牌,于是过去看了一下。

这就是艺术!
看到这幅景象,我整个人都燃起来了,血压也高了。总共83站的400路内环写了6行站名,占了3个站牌位,整整一面都是他的。什么叫国际巨星啊,这就是。
也许上面这张图不够震撼,竖版图更有冲击力。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实在是想不通,究竟是怎样的天才能设计出这样的站牌。想必平时一定不怎么坐车,坐车也不会看站牌吧。也许这位朋友应该庆幸,城里像983路、996路这样动不动就是90站的超级线路已经被调整得差不多了,不然按照这种罗列车站的方式,可能一面站牌架子不够他造的。如果乘客不仅需要看完左边看右边,看完上面看下面,还需要看完正面看背面,那就太搞笑了。

90多站的996路,被优化调整才几年啊?从王佐汽车站开来的983路,还在站牌上盯着你们那!
再看看400路的旧版站牌,整整齐齐的两行站名,所有信息尽收眼底。不得不说新版站牌在浪费纸这方面绝对是大师。

400路的旧版站牌
新版站牌如此奔放的排列方式也将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站牌架子的数量会明显增多。乘客为了找自己想坐的线路,在过去可能只需要找2个站牌架子,但以后可能要找3个,4个,5个……四季青桥南站就有5个站牌架子,从头看到尾,今天的步数目标又可以完成啦。不知道有40条线路的延庆南菜园换不换新站牌,我真想看看到时候站台上会不会全都是站牌架子,没有乘客下脚的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