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27/150)
北大的试题结构是25个名词解释+应用文+大作文。
名词解释
使用资料:
1. 初心百科知识全程班
2. 52mti的百科资料全家桶
3. 黄皮书(主要用了真题部分)
名词解释的学习任务分两部分,一是背诵,二是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答题技巧。
首先是背诵,大量背诵词条是百科的必经之路。不过背也不是盲目地背,有一定的技巧。多研究往年真题就会发现,北大出题有两个特点比较明显,首先是出题范畴相对固定,中日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地理知识等模块每年都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其次一些词条会重复出现,比如往年的《万叶集》、内阁担当大臣等等,背词条的时候要在了解这两个特点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跟其他的背诵任务一样,词条的背诵我也是用Anki完成的。我把参考书上的词条制成手动输入答案的问答卡片放进Anki,每天背十几个词条。制作并添加新词条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考虑到背诵任务越来越重,就没有再添加新词条了,第二轮背诵主要复习之前的词条,基本以背关键词或关键句为主。根据Anki的统计,到考试的时候一共背了1500多个词条,考到的东西应该有80%都背到了。
在背诵的基础上,还需要训练答题技巧,简单来说就是看到一个词,如何系统完整地解释它。答题框架本身都很简单,不过考试时间很紧,如果想提高答题速度,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我一般都是从Anki里随机挑出25张卡片进行模拟训练,当然也会保证中日历史文化等重点部分占一定的比重。除了模拟训练,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一个词,都可以把它当作百科的题目进行解释,比如COVAX是什么,奥运会是什么,空条承太郎是谁,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在押题,而是在于培养用“百科体”描述事物的思维方式。
应用文
应用文本身不复杂,练到位了很好写。我是11月开始练应用文的,主要用了初心的写作课和52mti的百科资料。初心的写作课讲得很详细,每种文体都带模板,而52mti的资料提供很多历年真题,主要用来做练习。每天花点时间写一篇,每种文体至少写两篇,热门文体写得更多一些,到最后一共大概练了30多篇的样子。
大作文
基本从10月开始保持每周一篇的节奏,写完之后自己通读或者找人修改,这都是老生常谈了,这部分我能提供的比起经验其实更多是教训。
我备考的时候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今年作文题应该不会太出格,结果上了考场就被光速打脸了。一看大作文题目,我傻了,“以‘日本首相的产生’或‘英国首相的产生’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没错,是说明文,完全是2019年堰塞湖的经典复刻。这告诉我们,侥幸心理要不得啊,有可能考的文体一定都要好好练习。还好我备考的时候看过坂本太郎的《日本史》,讲过一些现代日本政治体制的相关知识,所以就以此为基干不断拓展内容,最后总算顺利写完了,算是有惊无险。没想到为了复习名词解释所做的努力,最后却在大作文上有所回报,知识面果然是共通的财富。
初试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顺便说一下初试的住宿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下手要快,我就是订酒店的时候太磨蹭,导致考点附近只剩一家ラブホ能住,结果我就在粉红主题的圆床房里就着桃色的灯光背了一晚上肖四,可以说是很独特的考研经历了,但是如果能重来打死我都不会这么干了,住个正经酒店的话说不定还能再多考几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