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关头”的创新求生
——从高炉转炼锰铁说创新精神
——从高炉转炼锰铁说创新精神
这是因为,新钢在建厂初期面临企业停建的生死攸关之际,通过大胆创新和百折不挠的努力,成功实现高炉转炼锰铁,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1958年11月5日建厂之后,新钢掀起了大干快上的建设高潮。短短三年,新钢公司已经基本建成一条完整的炼铁生产体系。
但是情况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1962年5月4日,冶金部根据中央批准的1962年国家基建调整计划,决定新钢的基本建设全部停止。这一决定下达后,新钢于5月10日正式全面执行。
但更加严峻的是,在生产方面,新钢冶炼生铁年年亏损并有继续亏损的趋势,企业无法生存,新钢面临何去何从的生死关头。
生死存亡之际,新钢人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寻求突围求生之路。
在冶金部和江西省的大力支持下,新钢接受上海市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张美道同志的建议,针对当时及预测在较长时期内锰铁畅销并有盈利的趋势,决定转产冶炼锰铁。
根据原江西省冶金工业厅厅长、时任新余钢铁厂党委书记金瑞藻的回忆:
张美道当时担任上海市冶金局副局长,一次在和金瑞藻交谈中,谈及新钢还有很多职工不能返回上海安置,对企业出路感到十分焦虑的情况时,张美道提供了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
张美道介绍,有一个短线项目,就是现在国家很缺锰铁,需要全部从日本进口,并且还很难搞到,而国家外汇又很紧张。如果新钢能够上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就这样,新钢人下定决心要搞锰铁。
很快,新钢转炼锰铁的申请报告被送至冶金工业部。当时全国还没有一家单独生产锰铁的企业,冶金工业部很快批复了新钢的转产决定。新钢公司由此更名为新余钢铁厂。
但高炉冶炼锰铁,必须解决煤气净化系统的技术改造,满足冶炼锰铁所需高风温对煤气量的要求。
新钢党委决定立即组织对这项技术改造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当时的科技人员在学习借鉴重庆钢铁公司67立方米高炉冶炼锰铁的经验后,经精心组织和研究,定实施改造计划,对255立方米高炉采用塔前溢流式文氏管煤气除尘工艺。
经反复摸索实践,新钢对高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成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增大风量压力、活跃炉缸增强炉渣流动性等关键创新性工艺。
1962年8月,在解决两大技术难关后,新钢两座255立方米高炉全部转炼锰铁,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到1964年,新钢从亏损上千万元迅速转为盈利2000余万元。
金瑞藻老厅长曾在接受新钢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个细节:两座炉子全部生产锰铁以后,新钢立即开始盈利。
1963年4月份省委召开扩大会,金瑞藻在会上发言时说,我们新钢今年一季度赚了100万;后来8月份在庐山开会,金瑞藻汇报说新钢今年赚600万没问题,当时省委领导听了非常高兴。要知道,600万在那个年代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令人炫目的天文数字。
高炉转炼锰铁,这是新钢公司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转变不仅使企业站稳了脚根,而且逐步使新钢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铁合金基地。
此后三年,新钢围绕提高锰铁产量、降低原燃料消耗进行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锰铁生产状况稳定,产品合格率达到99%;同时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锰铁焦比降到1717公斤/吨,关键指标在全国锰铁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随后的30余年,新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锰铁生产基地。
高炉转炼锰铁这一生产工艺及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不仅使行将下马的新钢重新站立起来,也为此后新钢成为全国锰铁生产基地打下了决定性基础。生死关头,新钢人的正确选择成就了企业,也成就了几代新钢人的幸福。
唯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纵观新钢公司63年的风雨征程,我们不难看到“创新”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建厂初期企业面临下马关停的生死关头,新钢人大胆创新,果断选择用高炉转炼锰铁的创新之举,使企业从此走上具有新钢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
一位曾经在新钢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老工程师曾经这样评价:钢铁行业中,锰铁只是一个比较小的分支,但是新钢依靠大胆果断的创新,硬是在这个“小舞台”上演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大戏。这个生动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几十年来,新钢人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了爬坡过坎求生存。从创建中板生产线到上马600立方米高炉;从生产工艺的优化到精品战略的实施;从三期技改的完成再到升改工程的全面推进……无一不是在创新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新钢人不断强化内生动力的有效践行。
毫无疑问,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新钢,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此时此刻,我们唯有牢记历史做出的结论:唯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文字/ 新钢新闻中心 记者 李军)
(本文部分资料引用自《新余钢铁厂志》、《新钢每日新闻》等公司相关历史留档刊物)
——从高炉转炼锰铁说创新精神
——从高炉转炼锰铁说创新精神
这是因为,新钢在建厂初期面临企业停建的生死攸关之际,通过大胆创新和百折不挠的努力,成功实现高炉转炼锰铁,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1958年11月5日建厂之后,新钢掀起了大干快上的建设高潮。短短三年,新钢公司已经基本建成一条完整的炼铁生产体系。
但是情况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1962年5月4日,冶金部根据中央批准的1962年国家基建调整计划,决定新钢的基本建设全部停止。这一决定下达后,新钢于5月10日正式全面执行。
但更加严峻的是,在生产方面,新钢冶炼生铁年年亏损并有继续亏损的趋势,企业无法生存,新钢面临何去何从的生死关头。
生死存亡之际,新钢人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寻求突围求生之路。
在冶金部和江西省的大力支持下,新钢接受上海市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张美道同志的建议,针对当时及预测在较长时期内锰铁畅销并有盈利的趋势,决定转产冶炼锰铁。
根据原江西省冶金工业厅厅长、时任新余钢铁厂党委书记金瑞藻的回忆:
张美道当时担任上海市冶金局副局长,一次在和金瑞藻交谈中,谈及新钢还有很多职工不能返回上海安置,对企业出路感到十分焦虑的情况时,张美道提供了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
张美道介绍,有一个短线项目,就是现在国家很缺锰铁,需要全部从日本进口,并且还很难搞到,而国家外汇又很紧张。如果新钢能够上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就这样,新钢人下定决心要搞锰铁。
很快,新钢转炼锰铁的申请报告被送至冶金工业部。当时全国还没有一家单独生产锰铁的企业,冶金工业部很快批复了新钢的转产决定。新钢公司由此更名为新余钢铁厂。
但高炉冶炼锰铁,必须解决煤气净化系统的技术改造,满足冶炼锰铁所需高风温对煤气量的要求。
新钢党委决定立即组织对这项技术改造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当时的科技人员在学习借鉴重庆钢铁公司67立方米高炉冶炼锰铁的经验后,经精心组织和研究,定实施改造计划,对255立方米高炉采用塔前溢流式文氏管煤气除尘工艺。
经反复摸索实践,新钢对高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成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增大风量压力、活跃炉缸增强炉渣流动性等关键创新性工艺。
1962年8月,在解决两大技术难关后,新钢两座255立方米高炉全部转炼锰铁,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到1964年,新钢从亏损上千万元迅速转为盈利2000余万元。
金瑞藻老厅长曾在接受新钢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个细节:两座炉子全部生产锰铁以后,新钢立即开始盈利。
1963年4月份省委召开扩大会,金瑞藻在会上发言时说,我们新钢今年一季度赚了100万;后来8月份在庐山开会,金瑞藻汇报说新钢今年赚600万没问题,当时省委领导听了非常高兴。要知道,600万在那个年代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令人炫目的天文数字。
高炉转炼锰铁,这是新钢公司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转变不仅使企业站稳了脚根,而且逐步使新钢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铁合金基地。
此后三年,新钢围绕提高锰铁产量、降低原燃料消耗进行技术改造和填平补齐,锰铁生产状况稳定,产品合格率达到99%;同时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锰铁焦比降到1717公斤/吨,关键指标在全国锰铁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随后的30余年,新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锰铁生产基地。
高炉转炼锰铁这一生产工艺及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不仅使行将下马的新钢重新站立起来,也为此后新钢成为全国锰铁生产基地打下了决定性基础。生死关头,新钢人的正确选择成就了企业,也成就了几代新钢人的幸福。
唯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纵观新钢公司63年的风雨征程,我们不难看到“创新”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建厂初期企业面临下马关停的生死关头,新钢人大胆创新,果断选择用高炉转炼锰铁的创新之举,使企业从此走上具有新钢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
一位曾经在新钢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老工程师曾经这样评价:钢铁行业中,锰铁只是一个比较小的分支,但是新钢依靠大胆果断的创新,硬是在这个“小舞台”上演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大戏。这个生动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几十年来,新钢人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了爬坡过坎求生存。从创建中板生产线到上马600立方米高炉;从生产工艺的优化到精品战略的实施;从三期技改的完成再到升改工程的全面推进……无一不是在创新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新钢人不断强化内生动力的有效践行。
毫无疑问,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新钢,正处于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此时此刻,我们唯有牢记历史做出的结论:唯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文字/ 新钢新闻中心 记者 李军)
(本文部分资料引用自《新余钢铁厂志》、《新钢每日新闻》等公司相关历史留档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