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泰(1895-1944),字镇东,德平县东曹村人,身高1.82米,体魄魁梧,是位信奉忠孝义的爱国民族主义者。并非一介武夫,亦不是“土顽”,更不是“土豪劣绅”,而是一位怀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济南爱美中学美术专业毕业。
1928年应试考中人民自卫团(俗称民团)团长,服务桑梓数载。1934年患重症辞职赴济南就医期间,遭时任省长韩复榘敲诈,扣押入狱。德平县花钱将其赎出后,曹恨透了那个军阀统治的腐败社会,于1935年,考取国家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1937年回国度暑假后提行李欲返校,侵华日军已占领平津,关闭天津对日通航,无奈辍学,返回德平。后同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一起被县政府邀去,宣传组织群众支援抗日前线。日机轰炸德平县城,机关枪扫射群众,县长贾文治携印而逃,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局势下,曹在徐仲阳和董静亭的再三邀请下,揭竿而起、抗日救国。
1938年10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决定改编徐、曹部队为从属八路军的“洛阳支队”(番号),徐、曹部队欣然接受。不多久,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坐着黑色轿车来德平视察,授予徐、曹部队“山东省独立保安第五旅”番号。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徐、曹等人同时又启用了“五旅”的番号。——番号仅仅是个名义而已,徐、曹部队并未得到省政府一枪一弹,一分一文。真正帮助并与同时冠有两个番号的徐、曹部队联合抗日的仍旧是鲁北当地的八路军。
1940年10月,五旅已下属五、六个团,号称健儿八千,六千支枪,分别活动在德平及其周围八九个县一带。五旅司令部,除本身机关和一个卫队营以外,还带着两个机关和一个学校活动。附设有修械所、被服厂、军医院都分别隐蔽在固定的农村。发行过《抗日五日刊》报和流通纸币(当地称“五旅票”)。——堪称一支庞大的抗日爱国地方武装,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曹五旅”。英雄的德平人民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养活这支几千人的军队,与比他们强大多少倍的日本侵略者较量。
1941年秋收以后,日军在鲁北平原大规模扫荡,五旅损失惨重,在近无友军、远无救兵的恶劣形势下,只好“曲线救国”——表面上与日妥协,而暗地里与日作战。类似“兵不厌诈”,“关羽下邳不降曹”。
1943年秋,青纱帐起来后,曹又毅然重新举起抗日大旗,公开与日为敌。曹五旅根据山东省政府指示,从长期抗日到曲线妥协(保存发展自己)约一年零九个月。省政府又授予“山东省保安第十三旅”新番号,领导人未变。在“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乱世,“五旅”领导的良苦用心,又岂能昭然天下,让路人皆知呢?“我们不是真降,只是权宜之计”——威望颇高的曹振东在动员大会上敢于含蓄暗示的这句话,又需要具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呢?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太多的无奈与抉择,只能由天地为证,任凭后人评说!“五旅”组建的“十联中学”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军事人才,亦足以说明:“五旅”领导人已预测到抗日的长期性、艰巨性。为长期抗日培养输送后备人才的战略性目光、前瞻性计划。
以唯物史观为准绳,正确评价曹五旅和曹镇东将军,是对德平人民负责,对数千曾在五旅服役人员及其家属后代负责。让那些为抗日救国而流血牺牲在各条战线上的勇士们,含笑九泉,永垂不朽吧!
致敬抗日名将曹镇东将军!!
1928年应试考中人民自卫团(俗称民团)团长,服务桑梓数载。1934年患重症辞职赴济南就医期间,遭时任省长韩复榘敲诈,扣押入狱。德平县花钱将其赎出后,曹恨透了那个军阀统治的腐败社会,于1935年,考取国家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1937年回国度暑假后提行李欲返校,侵华日军已占领平津,关闭天津对日通航,无奈辍学,返回德平。后同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一起被县政府邀去,宣传组织群众支援抗日前线。日机轰炸德平县城,机关枪扫射群众,县长贾文治携印而逃,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局势下,曹在徐仲阳和董静亭的再三邀请下,揭竿而起、抗日救国。
1938年10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决定改编徐、曹部队为从属八路军的“洛阳支队”(番号),徐、曹部队欣然接受。不多久,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坐着黑色轿车来德平视察,授予徐、曹部队“山东省独立保安第五旅”番号。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徐、曹等人同时又启用了“五旅”的番号。——番号仅仅是个名义而已,徐、曹部队并未得到省政府一枪一弹,一分一文。真正帮助并与同时冠有两个番号的徐、曹部队联合抗日的仍旧是鲁北当地的八路军。
1940年10月,五旅已下属五、六个团,号称健儿八千,六千支枪,分别活动在德平及其周围八九个县一带。五旅司令部,除本身机关和一个卫队营以外,还带着两个机关和一个学校活动。附设有修械所、被服厂、军医院都分别隐蔽在固定的农村。发行过《抗日五日刊》报和流通纸币(当地称“五旅票”)。——堪称一支庞大的抗日爱国地方武装,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曹五旅”。英雄的德平人民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养活这支几千人的军队,与比他们强大多少倍的日本侵略者较量。
1941年秋收以后,日军在鲁北平原大规模扫荡,五旅损失惨重,在近无友军、远无救兵的恶劣形势下,只好“曲线救国”——表面上与日妥协,而暗地里与日作战。类似“兵不厌诈”,“关羽下邳不降曹”。
1943年秋,青纱帐起来后,曹又毅然重新举起抗日大旗,公开与日为敌。曹五旅根据山东省政府指示,从长期抗日到曲线妥协(保存发展自己)约一年零九个月。省政府又授予“山东省保安第十三旅”新番号,领导人未变。在“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乱世,“五旅”领导的良苦用心,又岂能昭然天下,让路人皆知呢?“我们不是真降,只是权宜之计”——威望颇高的曹振东在动员大会上敢于含蓄暗示的这句话,又需要具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呢?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太多的无奈与抉择,只能由天地为证,任凭后人评说!“五旅”组建的“十联中学”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军事人才,亦足以说明:“五旅”领导人已预测到抗日的长期性、艰巨性。为长期抗日培养输送后备人才的战略性目光、前瞻性计划。
以唯物史观为准绳,正确评价曹五旅和曹镇东将军,是对德平人民负责,对数千曾在五旅服役人员及其家属后代负责。让那些为抗日救国而流血牺牲在各条战线上的勇士们,含笑九泉,永垂不朽吧!
致敬抗日名将曹镇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