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微信公众号 财支棱起来(Hades651121)
财支棱:
生病了还要自己去买药,此消费痛点,加之物流配送的成熟,成就了雪中送炭的叮当快药;自2014年成立起“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口号让叮当快药迅速被大众熟知认可,并在医药O2O赛道激烈竞争中活了下来,7年融资30亿元却意想不到的是至今尚未盈利,叮当快药为何直至2021年才要上市?
叮当快药赴港上市:7年融资30亿
近日,叮当快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前有京东健康的港股新潮案例,这家背靠仁和药业的医药O2O公司若能成登陆港股,与京东健康能否一决高下?2014年,仁和药业董事长杨文龙创立了O2O送药业务的叮当送药,依托仁和集团合作的30万家药店,叮当快药“28分钟内就能将药品送上门“。
2016年,在与快方送药、药给力、药快好等一众玩家的“厮杀”中赢到最后并开始转型升级,在大规模自建线下药店和物流配送团队的努力下,如今已有300余家线下智慧药房。 发展至今,除药品销售外,叮当快药涉足在线问诊——提供医生诊疗解决方案服务。 2014-2021成立7年,历经多轮融资,规模已超30亿。本月初叮当快药才获得一轮新的资金注入,此次投资是TPG亚洲基金领投,鸿为资本、奥博资本联合领投,夏焱资本、兰馨亚洲、璞林资本、盈科资本等跟投。
图片来源:企查查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10月,叮当快药才新增投资人北京中关村龙门基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9948万元,增加8.86%。 但上市在即,5月叮当快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15名股东退出,公司注册资本由9947.68万元人民币减少至5294.12万元人民币。
强敌环伺,如何突围?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共50万家。尤其是2020年达到了企业注册量的高峰期,新增6.1万家;2021年上半年就新增14万家企业,同比增长115.4%。从省份分布来看,广东省以8.3万家位列第一,其次是山东省、福建省。此外,有62%的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万。
图片来源:企查查财支棱起来(WX:Hades651121)从业绩中发现,叮当健康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5亿元、12.76亿元、22.29亿元、7.8亿元,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8.12%、74.69%,2021年Q1增速进一步下滑至56%。而阿里健康在2020年的营收增速已达到88.30%。 从规模来看,京东健康2020年营收733.75亿元;阿里健康2020年营收95.96亿元,而叮当快药较之,定然都不在一个量级。 此外,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叮当健康亏损分别达1.03亿元、2.74亿元、9.2亿元、7.67亿元,累计亏损额超过20亿。从毛利率看,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1.1%、36.8%、34.4%、30.4%,4年已跌去超过10个百分点面对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一众巨头玩家,强敌环伺缝中求生的叮当快药,上市会是一剂解药吗?
叮当快药何时快起来?
2014年创立,背靠仁和的叮当可谓是天选之子,仁和药业也一直是其前五大供应商。
怎奈历经7年了,叮当目前却还陷在成本高昂、流量来源不足、处方流转承接方面的挑战。2020年O2O医药市场规模约140亿元左右,叮当快药当年收入在15亿元-20亿元左右,市占率约为13%。然而,对消费者而言,现如今外卖送药已成消费习惯,并不是前些那样稀有。而叮当快药不仅不具备京东健康等巨头的私域流量,也不具备高议价能力。因此,叮咚快药要想快速提升收入规模,获得更高估值,必然在市场成熟的当下艰难了。
“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叮当快药能够支撑到现在的模式是:从药厂直接拿药,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成本,也压低了价格;网上下单,从药店就近直接配送到家,这样打通了线上和线下一体化。除此外叮当快药还自建了叮当智慧药房,并组建了自己的药品配送团队,执业医药师团队,可以全天24小时为用户进行用药指导服务和送药上门服务。
说起来容易,但在竞争激烈的境况下,叮当实际上却并没有快速搭建健全这一模式,2018年,其曾与医联展开战略合作,对外称“拥有5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2万签约医生”的医联将为其提供医生团队、互联网医院资质等医疗服务资源。但也有媒体称叮当快药与医联的合作主要是在药品上,在医生资源层面并没有合作,叮当没有更好的升级转型基本还处于药品配送的较为初级的药品平台模式。
而随着2020年疫情的爆发,药+医的服务除了这类互联网平台外,吸引了更多医院和机构加入其中,叮当快药又将如何实现与众不同?打造独具优势与巨头“厮杀”?
叮当快药的险境是:与平台巨头比缺流量,与医药、医疗公司比缺资源,哪哪都捉襟见肘。
根据招股书显示,在叮当快药的费用中,履约开支和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占了公司收入最大的比例。具体来看,公司的履约开支包括物流及仓储服务费用,在过去三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占叮当快药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15.7%、12.7%、12.4%。
烧钱的方式已然在O2O医药赛道的初期淘汰掉一批竞争者,而如今,在医药O2O的赛道上,光靠成立时的那句“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口号俨然已经不足以打动业已成熟的市场,叮当快药如何实现高增长?如何解决高成本问题实现成功快速突围,在当前强敌环伺的巨头竞争下转守为攻是首要的。
财支棱:
生病了还要自己去买药,此消费痛点,加之物流配送的成熟,成就了雪中送炭的叮当快药;自2014年成立起“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口号让叮当快药迅速被大众熟知认可,并在医药O2O赛道激烈竞争中活了下来,7年融资30亿元却意想不到的是至今尚未盈利,叮当快药为何直至2021年才要上市?
叮当快药赴港上市:7年融资30亿
近日,叮当快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前有京东健康的港股新潮案例,这家背靠仁和药业的医药O2O公司若能成登陆港股,与京东健康能否一决高下?2014年,仁和药业董事长杨文龙创立了O2O送药业务的叮当送药,依托仁和集团合作的30万家药店,叮当快药“28分钟内就能将药品送上门“。
2016年,在与快方送药、药给力、药快好等一众玩家的“厮杀”中赢到最后并开始转型升级,在大规模自建线下药店和物流配送团队的努力下,如今已有300余家线下智慧药房。 发展至今,除药品销售外,叮当快药涉足在线问诊——提供医生诊疗解决方案服务。 2014-2021成立7年,历经多轮融资,规模已超30亿。本月初叮当快药才获得一轮新的资金注入,此次投资是TPG亚洲基金领投,鸿为资本、奥博资本联合领投,夏焱资本、兰馨亚洲、璞林资本、盈科资本等跟投。
图片来源:企查查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10月,叮当快药才新增投资人北京中关村龙门基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9948万元,增加8.86%。 但上市在即,5月叮当快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15名股东退出,公司注册资本由9947.68万元人民币减少至5294.12万元人民币。
强敌环伺,如何突围?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共50万家。尤其是2020年达到了企业注册量的高峰期,新增6.1万家;2021年上半年就新增14万家企业,同比增长115.4%。从省份分布来看,广东省以8.3万家位列第一,其次是山东省、福建省。此外,有62%的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万。
图片来源:企查查财支棱起来(WX:Hades651121)从业绩中发现,叮当健康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5亿元、12.76亿元、22.29亿元、7.8亿元,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8.12%、74.69%,2021年Q1增速进一步下滑至56%。而阿里健康在2020年的营收增速已达到88.30%。 从规模来看,京东健康2020年营收733.75亿元;阿里健康2020年营收95.96亿元,而叮当快药较之,定然都不在一个量级。 此外,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叮当健康亏损分别达1.03亿元、2.74亿元、9.2亿元、7.67亿元,累计亏损额超过20亿。从毛利率看,2018年~2020年及2021年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1.1%、36.8%、34.4%、30.4%,4年已跌去超过10个百分点面对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一众巨头玩家,强敌环伺缝中求生的叮当快药,上市会是一剂解药吗?
叮当快药何时快起来?
2014年创立,背靠仁和的叮当可谓是天选之子,仁和药业也一直是其前五大供应商。
怎奈历经7年了,叮当目前却还陷在成本高昂、流量来源不足、处方流转承接方面的挑战。2020年O2O医药市场规模约140亿元左右,叮当快药当年收入在15亿元-20亿元左右,市占率约为13%。然而,对消费者而言,现如今外卖送药已成消费习惯,并不是前些那样稀有。而叮当快药不仅不具备京东健康等巨头的私域流量,也不具备高议价能力。因此,叮咚快药要想快速提升收入规模,获得更高估值,必然在市场成熟的当下艰难了。
“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叮当快药能够支撑到现在的模式是:从药厂直接拿药,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成本,也压低了价格;网上下单,从药店就近直接配送到家,这样打通了线上和线下一体化。除此外叮当快药还自建了叮当智慧药房,并组建了自己的药品配送团队,执业医药师团队,可以全天24小时为用户进行用药指导服务和送药上门服务。
说起来容易,但在竞争激烈的境况下,叮当实际上却并没有快速搭建健全这一模式,2018年,其曾与医联展开战略合作,对外称“拥有5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2万签约医生”的医联将为其提供医生团队、互联网医院资质等医疗服务资源。但也有媒体称叮当快药与医联的合作主要是在药品上,在医生资源层面并没有合作,叮当没有更好的升级转型基本还处于药品配送的较为初级的药品平台模式。
而随着2020年疫情的爆发,药+医的服务除了这类互联网平台外,吸引了更多医院和机构加入其中,叮当快药又将如何实现与众不同?打造独具优势与巨头“厮杀”?
叮当快药的险境是:与平台巨头比缺流量,与医药、医疗公司比缺资源,哪哪都捉襟见肘。
根据招股书显示,在叮当快药的费用中,履约开支和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占了公司收入最大的比例。具体来看,公司的履约开支包括物流及仓储服务费用,在过去三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占叮当快药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15.7%、12.7%、12.4%。
烧钱的方式已然在O2O医药赛道的初期淘汰掉一批竞争者,而如今,在医药O2O的赛道上,光靠成立时的那句“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口号俨然已经不足以打动业已成熟的市场,叮当快药如何实现高增长?如何解决高成本问题实现成功快速突围,在当前强敌环伺的巨头竞争下转守为攻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