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枫川吧 关注:1,016贴子:190,514

讨论一下什么是中华文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讨论一下什么是中华文明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14 13:29回复
    文明首先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加以理性的传承。建立与自然规律有序化,规范化,协调化的社会机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4 18:16
    回复
      什么是文明?文明应该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部分,精神文明以公序良俗为特征,物质文明以制造科技能力为指标。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14 22:1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7-15 00:02
        回复
          今晚和家人辩论,也正说到中华文化和孔子的儒学,这么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7-15 00:03
          回复
            以前我还不懂,对于很多传统的礼节不敢评论,如今我敢说,很多传统文化都是神文化,都是暗合天意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7-15 00:07
            回复
              儒学确实是让人从动物人变成文明人的伟大又现实的学说,因此集儒学大成的孔子无愧为圣人的称号,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无愧为伟大的文明。但人世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物质力量,精神和理性虽然可以在某些时候征服性地占据上风,但既不能永远,更不能绝对。不错,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和理性,但谁能说我们能永远地保持精神和理性,特别是在生死荣辱,贫穷富贵的关头?特别是在我们深受痛苦的折磨,或在我们精疲力尽的时候?而或因为我们的心智或知识的不足无意中做了错事,却要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而或在我们肉身的感官在觉得自身在受罪他人却在享福或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所以真心话,以德治礼教为主体的儒学从诞生起,在宗旨和目标之间从根本上就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这也是以如何对付人为宗旨的法家思想和后世王霸杂用能应运而生的原因。说到底,治国、平天下是帅人以正,约人以礼,制天下为平,足天下为富,建天下为公。而要做到这些,信念和精神很重要,制衡和制宜同样重要,建没和应变同样重要。所以作为儒学圣人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留给后人和儒学文明的又是一大不足之处啊!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7-15 19:58
              收起回复
                儒学应当是为恢复原先的礼乐,制度而存在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庞大,或者可以说战争的需要。便需要对人民以更大的束缚或引导,来统治,使国家的力量能往一处使,来消灭。毕竟正常情景下,人民本身是有惰性的,本身也是以安乐为上的,本身也不是不怎么愿意受束缚的,力量便自然是分散的。而军队以服从为上,束缚更是平常之事,在以军队为基础上,对人民采用特殊方式(法家)国家的力量便能更往一处使。当时春秋之时,国家强盛便是体现于人民的管理和束缚上。毕竟人过多,德行所能体现的东西便少了,不是谁都能被你德行所感的,甚至都不认识,这个就是有人管理的本身极限,而且本身也不能以德行强行要求人民做什么,而战争,是需要人做牺牲的,德行所能做的便有限。在此种情景下,孔子当时的政策讲述便缺乏好的基础。而这也是秦能最终胜利的缘故。当然一旦外界的压迫消失,法家军队式的管理方式,会自然而然被人民本身的惰性(也可以说是人本身的惰性或者说人本身喜欢简单,不愿受束缚)的性质所冲垮。
                而在这时,国家安定时,那么在治理上,礼乐制度就能发挥其本身的性质。就一个个小点用以串连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以做安定,也符合人追求简单的性质或者说想法。当然,正如前文所讲,在一些情景下,便不足为法了。
                当然也挺好用的(毕竟有这么多年)。即使是在现代,也有抬头的趋势。当然,国家人民本身刚经历了近代时光,此种情况下,一些恐怕要拆分来看了。而且有大敌当前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7-16 09:07
                回复
                  尚书学习中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7-16 10:32
                  回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学圣王之道始于书经。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7-16 10:35
                    回复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为上古文明。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7-16 14:09
                      回复
                        孔子中兴了上古文明,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7-16 14:14
                        回复
                          中华文明是修真文明,儒家那套只能算是伦理道德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7-16 17:18
                          回复
                            当年怎么说我来,丢烂泥啥的
                            不过她确实颠覆了我的认知很,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07-16 17:21
                            回复
                              怎么说呢,本人最反感的就是那套礼仪,虚文假意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07-16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