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吧 关注:1,141贴子:211,685
  • 2回复贴,共1

今年的东澳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的东奥会,中国队失败的有些出格,好几个十拿九稳的传统得奖项目,却没有得奖。
桌球双打,自2012年以来都是中国的看家项,今年却霉气了,输给了日本的两个吊二郎当的小青年。赛前,那个男选手的德国教练,还曾发话说:“你连球都懒得练,还能得奖?!”结果就是得了。
特别是那个不少人很喜欢看的女排比赛,多少年了中国女排都是在前一名、最少是第二名中游走,今年可倒好,连“前八”都没挤进。
还有那个射箭,历来是中国的祖传技艺,这次更是败得让人连气都喘不过来,二十八九个五星旗的省份,竟争不过一个青天白日旗的省份,要说丢脸,这丢得真也够大了。但也没办法,这可是现实,不是做梦,不想认也得认。
我的邻居的罗工,说起来也是连声惋惜。
我说,我倒觉得这种失,也很正常。请想想,多少年奖牌是归中国所有的话,只要中国人出场,就是去取奖牌了,那别国选手还有兴趣参赛吗?弄不好还会把项目都淘汰,也是可能的。这是一;其次,得失互伴,是一种极高的天理的展示:天下事不可能“只得不失”,也不可能“只失不得”。在得得失失的变化中运行,才是天地之道。
这次东奥会的失大于得,笔者看来,何尝不是好事!它都是实力的体现,有那个实力才能那个收获。这次我们失的多得的少,可以促進我们更多的去审视自己,补正自己。对于不能总是把“没落”留给别人,把“前進”留给自己的处事思惟,是一种很好的打分!难道不是吗!
这次东奥会的经验是什么,用当年关云长的“大意失荆州”的那段史事来对照,再恰当不过。
关云长的本事、经验、实力远高于他的对手,为什么又失败了呢,太看大自己的实力,太轻视别人的实有。这是后人,每读到这段历史时,都不能不为关将军挽惜和垂泪。警惕啊主事者们。


1楼2021-08-04 00:13回复
    我喜看排球赛,几乎是个排球迷,此次女排的失落,让我很有些“痛惜”。上届还是第一,这届竟然八强都没挤上,怎不让人“痛惜”!
    中国女排的兴盛,应该是始于郎平。有的人可能记得,郎平是天津人,在女排队里称为“铁锒头”。她的扣杀非常有力,几近于男性。中国队自从有了郎平,一下子就登上了高峰,让国际上刮目相看。
    大家知道,男排赛球,一发球,打不了三两次攻守,就定了输赢;因为他们的扣杀力太强,又快又猛。有的打过去的球,根本就没法接(救),就失机了。而女排不,她们的力量毕竟弱些,有时要攻守十来次,甚至更多,就很有看头。而郎平的出现,给全世界的女排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女排的兴,可说是自郎平始。今日郎平的离去,可以说是中国女排的“郎平时代”的结束。


    3楼2021-08-06 03:50
    回复
      可爱可敬的东奥会中国跳水冠军,竟是14岁女孩全红婵
      据中央媒体报导,全红婵5日夺金后出席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提问跳水能拿满分的秘诀是什么,小女孩挤不出四平八稳的发言,仅尴尬笑说“练的”、“自己慢慢去练呗”。
      全红婵随后说:“我妈妈生病了,可是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她得的什么病,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得赚很多钱,然后治好她……”小女孩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这么耀眼的一块金牌,背后却显露出得奖者的巨大辛酸。家庭贫困的艰难,和为解脱贫困,小小年纪就投入一天就要跳400次的苦练的奋发。这么小的年纪,却却承担着这么大的人生重担!
      全红婵出生在广东湛江市一个农村,人均年收入仅人民币1.1万元,她家还是低保户(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全红婵父母有五个小孩,她排行老三。父亲务农,母亲身体不好,2017年出过车祸后,住院好几次,家里积蓄也因此用尽。
      全红婵七岁在学校被教练选去体校练跳水,因为她身形好,而且立定跳最高,弹性很好;不爱念书的全红婵,当时还以为练跳水就不用上学了。
      湛江可以说是中国跳水之乡,练出许多奥运名将,当地贫困家庭无不寄望儿女练跳水,未来能出人头地。全红婵弟弟和妹妹也在练跳水。
      全红婵此前接受采访曾说,最想去游乐园、玩一玩夹娃娃机,但她没有钱,从来没去过游乐园,也没去过动物园;放假了想要玩,但只能待在家里。早在奥运会之前,小女孩就说,想要挣钱给妈妈治病。
      贫穷促使全红婵全心全力投入跳水。教练说,她每天训练,陆上加水上要跳400多次,“所有的成绩,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得到的。”
      正因咬牙坚持苦练,全红婵11岁就进入广东省跳水队,13岁就入选国家队,接连打败众多名将取得奥运参赛资格,昨天更一举夺金。
      然而,全红婵夺金所暴露的贫穷、苦练与率真,也让我们在得金牌的高兴中,决不敢忘掉振兴经济,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产业界人士,在相当时间档内都不可疏失的责任,不要被光环和部分吹牛者所忽悠。


      4楼2021-08-08 0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