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4A♡(可选)
如果一个目标语言的成分无论在形式还是语义上都不能被分隔成多个元素,而元语言恰好也没有对应的单个的词,下划线可以用来代替句号。
(例十二见图)
♡规则4B♡(可选)
如果一个目标语言的元素在形式上是不可分隔的,但是同时有着多个可以明确区分的(语法)意义,那么分号就可以使用
(例十三、十四见图)
♡规则四C♡(可选)
如果一个目标语言的成分是在形式上和语义上都是可分的,但是由于它是无关紧要的,或想要保持文本完整性而不展示出规范的分隔,那么可以使用冒号。
(例十五见图)
♡规则四D♡(可选)
如果一个目标语言中的语法意义是由形态音韵上来变化的,例如元音交替、(词根上的?)变形、声调转变等,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来分隔这个范畴的名称和其他gloss。
(例十六到十八见图)
♡规则四E♡(可选)
如果一门语言中含有同时表示施事者和受事者的人称与数的词缀,那么可以使用「>」。大于号左边是施事者,右边则是受事者。
(例十九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