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拼有礼最新盲盒动态,会不会崩盘?到底靠不靠谱?公司模式解析
原创 易水寒 寒社课堂 前天
拼拼有礼自上线至今,黑点无数,基本上黑的都说是zi金盘,会跑路,庞氏骗局。
拼拼有礼的模式其实是创新的,创新者必受诋毁,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新的商业模式。
大多数人一直有一个疑惑,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撸货,并且还有收益,公司的钱哪来的呢?每个人都挣钱,谁亏钱呢?
他背后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小镇上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年轻人交了一百块定金给旅馆的老板去楼上挑房间,旅馆老板拿着这一百块钱还给了卖猪肉的,卖猪肉的把钱还给了卖饲料的,卖饲料的把钱还给了厂商,厂商拿着钱还给了按摩店的小姐,小姐拿着钱还给了旅馆老板。
最后年轻人在楼上挑不到满意的房号,旅馆老板又把那一百块钱退给了年轻人。结果小镇上的债务还清了,GPD增长,可是所有人的口袋里还是原来那个钱,那一百块钱谁都没拥有。
从上述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这说明,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价值。
众所周知,拼拼有礼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撸货,并且可以盈利,这个盈利点从何而来?
主要是公司把中了的产品中间的利润,拿出来进行了重新分配,补贴给了用户,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就如上述故事所说,用户的资金在里面流动,就可以通过各种调配,实现所有人都盈利,但这和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庞氏骗局是依靠后面加入的会员,拿他们的本金补贴给前面的推广者。
一、拼拼有礼公司盈利点:
而拼拼有礼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每天是挣钱的,通过商品差价、返利平台提现手续费、技术服务费、会员销售、邀请码销售、广告费、商家入驻坑位费等方式来进行盈利,从而来补贴用户。
怎么理解呢?一个个来说
1、商品差价
意思就是,你开的盲盒,比如199块的,但是实际给你发的东西,有可能是不值199元价格的,有一些又是超值的,这个中间就会有差价,这就是公司的利润来源,然后公司拿着中间的差价补给咱们。
2、返利平台手续费
大家打开我们的APP可以看到,有淘宝返利、饿了么返利等等,这些板块的佣金是高于市面上其他平台的,返利达到了90%,全网最高,但是咱们提现,是需要扣手续费的,然后这个手续费也是公司的盈利点,也是可以用来给我们补贴的。
3、技术服务费
我们每次提现的时候,盈利的地方,公司要扣除6%+2块钱的技术服务费,这一块也是公司盈利的点,你赚的钱里面要收技术服务费。相当于税收
4、邀请码销售
你做咱们这个平台,你要推广对吧,那你肯定想要好一点的邀请码,就得花钱去里面买,这里面一个邀请码就要66块,你想想全网几百万的推广者,这一块的收入有多少?对吧。
5、会员销售
我们可以看到,有个会员板块,我们想要自动撸盲盒,不看广告,一键领红包,咱们就得花钱买个会员,关键是用户每个月还会续费,这一块是公司盈利的大头,我给大家看一下,7月份的广告费收益截图。
图片
6、广告费
我们没有开会员的小伙伴,就要看一个广告,这个公司也是有收益的,我给大家看一下7月14号公司的广告收益。
图片
7、商家入驻的坑位费
大家都明白,商家的产品想要通过拼拼有礼的盲盒来带出货,就必须给坑位费,平台才会帮他推广,对吧,那这一块的收入也是公司的一块主要盈利点。
通过我刚刚说的以上7点,公司每天目前不仅不亏钱,还是盈利的,就像我最开始说的那个故事一样,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价值,表面上每个用户都在盈利,但是只要有流量,有用户,公司就可以通过其他的板块挣的钱来补贴用户,所以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简单的理解是拼拼有礼是通过把公司赚到的钱,拿来分给用户,从而带动商品销量的一个创新商业模式。
而一个平台,只要有了流量,也就有了价值,拼拼有礼的里面有很多板块、诸如品牌特卖、商城返利、同城服务等一系列电商增值服务,都是公司盈利的点,外人看到的和平台实际上的完全不一样。
在8月拼拼有礼已经上线盲盒模式,但核心逻辑不变,平台不是销售盲盒,依旧是免费撸盲盒+赚红包收益的模式。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原创 易水寒 寒社课堂 前天
拼拼有礼自上线至今,黑点无数,基本上黑的都说是zi金盘,会跑路,庞氏骗局。
拼拼有礼的模式其实是创新的,创新者必受诋毁,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新的商业模式。
大多数人一直有一个疑惑,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撸货,并且还有收益,公司的钱哪来的呢?每个人都挣钱,谁亏钱呢?
他背后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小镇上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年轻人交了一百块定金给旅馆的老板去楼上挑房间,旅馆老板拿着这一百块钱还给了卖猪肉的,卖猪肉的把钱还给了卖饲料的,卖饲料的把钱还给了厂商,厂商拿着钱还给了按摩店的小姐,小姐拿着钱还给了旅馆老板。
最后年轻人在楼上挑不到满意的房号,旅馆老板又把那一百块钱退给了年轻人。结果小镇上的债务还清了,GPD增长,可是所有人的口袋里还是原来那个钱,那一百块钱谁都没拥有。
从上述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这说明,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价值。
众所周知,拼拼有礼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费撸货,并且可以盈利,这个盈利点从何而来?
主要是公司把中了的产品中间的利润,拿出来进行了重新分配,补贴给了用户,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就如上述故事所说,用户的资金在里面流动,就可以通过各种调配,实现所有人都盈利,但这和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庞氏骗局是依靠后面加入的会员,拿他们的本金补贴给前面的推广者。
一、拼拼有礼公司盈利点:
而拼拼有礼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每天是挣钱的,通过商品差价、返利平台提现手续费、技术服务费、会员销售、邀请码销售、广告费、商家入驻坑位费等方式来进行盈利,从而来补贴用户。
怎么理解呢?一个个来说
1、商品差价
意思就是,你开的盲盒,比如199块的,但是实际给你发的东西,有可能是不值199元价格的,有一些又是超值的,这个中间就会有差价,这就是公司的利润来源,然后公司拿着中间的差价补给咱们。
2、返利平台手续费
大家打开我们的APP可以看到,有淘宝返利、饿了么返利等等,这些板块的佣金是高于市面上其他平台的,返利达到了90%,全网最高,但是咱们提现,是需要扣手续费的,然后这个手续费也是公司的盈利点,也是可以用来给我们补贴的。
3、技术服务费
我们每次提现的时候,盈利的地方,公司要扣除6%+2块钱的技术服务费,这一块也是公司盈利的点,你赚的钱里面要收技术服务费。相当于税收
4、邀请码销售
你做咱们这个平台,你要推广对吧,那你肯定想要好一点的邀请码,就得花钱去里面买,这里面一个邀请码就要66块,你想想全网几百万的推广者,这一块的收入有多少?对吧。
5、会员销售
我们可以看到,有个会员板块,我们想要自动撸盲盒,不看广告,一键领红包,咱们就得花钱买个会员,关键是用户每个月还会续费,这一块是公司盈利的大头,我给大家看一下,7月份的广告费收益截图。
图片
6、广告费
我们没有开会员的小伙伴,就要看一个广告,这个公司也是有收益的,我给大家看一下7月14号公司的广告收益。
图片
7、商家入驻的坑位费
大家都明白,商家的产品想要通过拼拼有礼的盲盒来带出货,就必须给坑位费,平台才会帮他推广,对吧,那这一块的收入也是公司的一块主要盈利点。
通过我刚刚说的以上7点,公司每天目前不仅不亏钱,还是盈利的,就像我最开始说的那个故事一样,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价值,表面上每个用户都在盈利,但是只要有流量,有用户,公司就可以通过其他的板块挣的钱来补贴用户,所以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简单的理解是拼拼有礼是通过把公司赚到的钱,拿来分给用户,从而带动商品销量的一个创新商业模式。
而一个平台,只要有了流量,也就有了价值,拼拼有礼的里面有很多板块、诸如品牌特卖、商城返利、同城服务等一系列电商增值服务,都是公司盈利的点,外人看到的和平台实际上的完全不一样。
在8月拼拼有礼已经上线盲盒模式,但核心逻辑不变,平台不是销售盲盒,依旧是免费撸盲盒+赚红包收益的模式。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但盲盒还是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