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ZAKER 军武次位面】
7 月 31 日," 今日俄罗斯 " 电视台从俄罗斯东部军区得知,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一架苏 -35S 型战斗机当日在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青城附近起飞训练时,因 " 机械故障 " 发生坠机,坠毁在了鄂霍茨克海某处。
作为一型可靠性比较高的双发重型战斗机的首摔,苏 -35S 型战斗机的坠毁显得有点 " 不合常规 ",也许是因为飞控计算机的故障导致的飞机坠落。
但没想到的是,从最近几天俄罗斯媒体陆续披露出的情况看,此次苏 -35S 型战斗机坠落事故,比想象中的还要魔幻:
首先披露出的是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的所在单位,该机隶属单位是俄罗斯空天军远东近卫第 303 混成航空兵师第 23 团的 1 大队,驻地就在共青城的捷姆吉机场,该机场既是第 23 团的本场,也是俄航技著名的共青城 " 加加林 " 厂的所在机场。
从装备序列来看,第 23 航空兵团是从 2014 年开始改装苏 -35S 型战斗机的,先前该团装备的是苏 -27SM2/SM3 型战斗机,具有比较丰富的苏 -27 系列战斗机操纵经验,且改装时间较早,算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 " 老牌单位 ",此处按下不表。
其次俄罗斯媒体披露出的是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的实际坠毁地点,根据 RT 电视台刚开始的说法,说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 " 掉到鄂霍茨克海里去了 ",我还以为是这架苏 -35S 完成起飞后、在预定空域实施动作时出的事,当时还小小地担忧了一下这个天飞行员跳伞掉到鄂霍茨克海里怎么给救回来。

这架苏 -35S 不合理的坠毁地点
没想到,大概是前天,俄罗斯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段坠毁的苏 -35S 型战斗机的视频,从视频拍摄地点显示,这段视频应该是一架俄军负责搜救的米 -8 直升机的飞行员用手机拍摄、然后挂在网上的(这保密意识啊)。画面中可以明显发现这架坠毁的苏 -35S 战斗机没有掉到海里、而是拍在了一座山的山顶上,有消息称,说搜救人员是在库页岛的山上发现这架苏 -35S 的。


▲网上流传的搜救视频
最惊人的当属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坠落后的形态:我们都知道,飞机在坠落时视坠落姿态、速度、燃油量的不同,坠地后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飞机如果在俯冲状态下坠毁,接地速度极大,可能导致机体完全碎裂、部分残骸插入地下数米、大量的碎片则飞溅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开外;比如飞机在坠落时带有大量的机内燃油,则坠地后必然导致机内燃油爆炸,引发大火,导致机体残骸与坠机地点附近的树木、草坪等有灼烧的痕迹。
相对而言,这架苏 -35S 的坠地形态就非常有意思了:
首先,从坠落后的形态看,坠毁的苏 -35S 型战斗机似乎不是以大速度俯冲接地的,其机身前部、主翼、襟翼、两台 AL-41FS 发动机均基本保持完整,甚至能够看出飞机原本的气动外形,这意味着这架苏 -35S 的坠地姿态是以比较小的速度 " 平飘 " 拍在地上的;
其次这架苏 -35S 包括旁边的树木没有任何灼烧的痕迹,甚至还能从视频中略微看出该机原本的俄罗斯空天军天蓝色涂装,这毫无疑问表示这架苏 -35S 在坠毁的时候机内已经没有燃油了。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似乎指向俄罗斯空天军的这架倒霉的苏 -35S 是在耗尽了燃油之后、被飞行员被迫放弃、然后保持滑翔以比较小的姿态平拍撞地的,简直非常不合情理。
飞行员作死苏 -35S 坠毁?
这还不算,8 月 4 日,俄罗斯媒体就此次苏 -35S 坠毁事故又传出了更加劲爆的消息,根据俄罗斯媒体的说法,这架苏 -35S 的坠毁根本就跟机械故障、飞控系统故障无关,也不是什么燃料耗尽之后被飞行员放弃的,此次苏 -35S 型战斗机的坠毁就是个俄军飞行员做大死的结果。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7 月 31 日,共青城乌云低垂,俄罗斯空天军第 303 混成航空兵师第 23 团在捷姆吉机场组织飞行训练,其中一组长僚机编队编组起飞时,僚机飞行员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了位(据说是将本机对抗策略电门置于 " 自动 " 位置),飞机甫一起飞就开始抛洒热焰干扰弹。
咱们都知道,苏 -35S 型战斗机相比早期的苏 -27S 型战斗机,将综合投放装置的安装从全部安装在尾椎部位的上方改到了呈 X 型安装在尾椎部位的上下两侧,共安装了 4 个综合投放装置盒、56 枚热焰干扰弹,这一抛撒干扰弹不得了,直接来了个天女散花,从长机飞行员的视角看,就像是僚机屁股后面挂着一团火一样。

▲ Su-35 抛洒热焰弹(资料图)
面对僚机飞行员 " 双发起火 " 的紧急情况,据说长机飞行员没有过多反应,而是直接命令僚机飞行员 " 跳伞 ",这僚机飞行员也是个直肠子,不打折扣地执行了长机飞行员的指令,立即拉动弹射手柄,一具 K36D 型弹射座椅直射向天空,飞行员安全地落在了跑道尽头。
但接下来囧事才刚刚开始,由于僚机的苏 -35S 型战斗机本质上没有问题,且飞行员弹射时它还维持着正上升率、发动机维持着全加力起飞状态、连起落架都没有收回去,因此接下来这架苏 -35S 立即在空中开始了 " 个人表演 "。
据说它以一种奇怪的姿态蹿升到 13000 米的高空,一直到升力不足后又开始转入俯冲,由于苏 -35S 同样是一种静不稳定的飞机,在飞行中是存在自动抬头的趋势的,因此这架倒霉的飞机在俯冲获得了一定的速度后又开始爬升,就这么一路以抛物线姿态往前飞。
这种发动机全加力、起落架不收、信马由缰的飞行状态据说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这架苏 -35S 耗尽了全部机内燃油,转入俯冲后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下一轮爬升、而是维持着一定的迎角往前平飞、最终拍在了库页岛的某座山顶上为止,一场杯具就是这么上演的。
如何评价这一事故?
讲真,我觉得,如果这一传言确实属实,俄罗斯空天军这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的事故,似乎谁都有责任,又似乎谁都没有责任:长机飞行员的责任在哪呢?根据起飞时的情况判断出僚机飞行员可能遭遇双发起火的重大特情,千钧一发之际命令僚机飞行员跳伞,摆明了说明长机飞行员观察能力强,能够有效地担负起空中指挥员的职责,至于眼拙看错了,那谁有办法?
僚机飞行员的责任在哪呢?对于长机 " 你机双发起火 " 的指令,似乎应该首先判断本机状态,搞清楚发动机到底有没有给出火警信号,如果发动机没有火警信号那你跳个毛线;同时,在起飞前将本机综合对抗策略设为 " 自动 ",虽然不合规矩,但谁也没想到苏 -35S 的综合投放盒在起飞后居然能够自动启动,可能存在着容易受到机场导航雷达干扰的缺陷;最后,面对长机飞行员的指令,僚机飞行员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似乎也没有太大问题。
7 月 31 日," 今日俄罗斯 " 电视台从俄罗斯东部军区得知,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一架苏 -35S 型战斗机当日在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青城附近起飞训练时,因 " 机械故障 " 发生坠机,坠毁在了鄂霍茨克海某处。
作为一型可靠性比较高的双发重型战斗机的首摔,苏 -35S 型战斗机的坠毁显得有点 " 不合常规 ",也许是因为飞控计算机的故障导致的飞机坠落。
但没想到的是,从最近几天俄罗斯媒体陆续披露出的情况看,此次苏 -35S 型战斗机坠落事故,比想象中的还要魔幻:
首先披露出的是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的所在单位,该机隶属单位是俄罗斯空天军远东近卫第 303 混成航空兵师第 23 团的 1 大队,驻地就在共青城的捷姆吉机场,该机场既是第 23 团的本场,也是俄航技著名的共青城 " 加加林 " 厂的所在机场。
从装备序列来看,第 23 航空兵团是从 2014 年开始改装苏 -35S 型战斗机的,先前该团装备的是苏 -27SM2/SM3 型战斗机,具有比较丰富的苏 -27 系列战斗机操纵经验,且改装时间较早,算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 " 老牌单位 ",此处按下不表。
其次俄罗斯媒体披露出的是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的实际坠毁地点,根据 RT 电视台刚开始的说法,说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 " 掉到鄂霍茨克海里去了 ",我还以为是这架苏 -35S 完成起飞后、在预定空域实施动作时出的事,当时还小小地担忧了一下这个天飞行员跳伞掉到鄂霍茨克海里怎么给救回来。

这架苏 -35S 不合理的坠毁地点
没想到,大概是前天,俄罗斯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段坠毁的苏 -35S 型战斗机的视频,从视频拍摄地点显示,这段视频应该是一架俄军负责搜救的米 -8 直升机的飞行员用手机拍摄、然后挂在网上的(这保密意识啊)。画面中可以明显发现这架坠毁的苏 -35S 战斗机没有掉到海里、而是拍在了一座山的山顶上,有消息称,说搜救人员是在库页岛的山上发现这架苏 -35S 的。


▲网上流传的搜救视频
最惊人的当属这架苏 -35S 型战斗机坠落后的形态:我们都知道,飞机在坠落时视坠落姿态、速度、燃油量的不同,坠地后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飞机如果在俯冲状态下坠毁,接地速度极大,可能导致机体完全碎裂、部分残骸插入地下数米、大量的碎片则飞溅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开外;比如飞机在坠落时带有大量的机内燃油,则坠地后必然导致机内燃油爆炸,引发大火,导致机体残骸与坠机地点附近的树木、草坪等有灼烧的痕迹。
相对而言,这架苏 -35S 的坠地形态就非常有意思了:
首先,从坠落后的形态看,坠毁的苏 -35S 型战斗机似乎不是以大速度俯冲接地的,其机身前部、主翼、襟翼、两台 AL-41FS 发动机均基本保持完整,甚至能够看出飞机原本的气动外形,这意味着这架苏 -35S 的坠地姿态是以比较小的速度 " 平飘 " 拍在地上的;
其次这架苏 -35S 包括旁边的树木没有任何灼烧的痕迹,甚至还能从视频中略微看出该机原本的俄罗斯空天军天蓝色涂装,这毫无疑问表示这架苏 -35S 在坠毁的时候机内已经没有燃油了。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似乎指向俄罗斯空天军的这架倒霉的苏 -35S 是在耗尽了燃油之后、被飞行员被迫放弃、然后保持滑翔以比较小的姿态平拍撞地的,简直非常不合情理。
飞行员作死苏 -35S 坠毁?
这还不算,8 月 4 日,俄罗斯媒体就此次苏 -35S 坠毁事故又传出了更加劲爆的消息,根据俄罗斯媒体的说法,这架苏 -35S 的坠毁根本就跟机械故障、飞控系统故障无关,也不是什么燃料耗尽之后被飞行员放弃的,此次苏 -35S 型战斗机的坠毁就是个俄军飞行员做大死的结果。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7 月 31 日,共青城乌云低垂,俄罗斯空天军第 303 混成航空兵师第 23 团在捷姆吉机场组织飞行训练,其中一组长僚机编队编组起飞时,僚机飞行员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了位(据说是将本机对抗策略电门置于 " 自动 " 位置),飞机甫一起飞就开始抛洒热焰干扰弹。
咱们都知道,苏 -35S 型战斗机相比早期的苏 -27S 型战斗机,将综合投放装置的安装从全部安装在尾椎部位的上方改到了呈 X 型安装在尾椎部位的上下两侧,共安装了 4 个综合投放装置盒、56 枚热焰干扰弹,这一抛撒干扰弹不得了,直接来了个天女散花,从长机飞行员的视角看,就像是僚机屁股后面挂着一团火一样。

▲ Su-35 抛洒热焰弹(资料图)
面对僚机飞行员 " 双发起火 " 的紧急情况,据说长机飞行员没有过多反应,而是直接命令僚机飞行员 " 跳伞 ",这僚机飞行员也是个直肠子,不打折扣地执行了长机飞行员的指令,立即拉动弹射手柄,一具 K36D 型弹射座椅直射向天空,飞行员安全地落在了跑道尽头。
但接下来囧事才刚刚开始,由于僚机的苏 -35S 型战斗机本质上没有问题,且飞行员弹射时它还维持着正上升率、发动机维持着全加力起飞状态、连起落架都没有收回去,因此接下来这架苏 -35S 立即在空中开始了 " 个人表演 "。
据说它以一种奇怪的姿态蹿升到 13000 米的高空,一直到升力不足后又开始转入俯冲,由于苏 -35S 同样是一种静不稳定的飞机,在飞行中是存在自动抬头的趋势的,因此这架倒霉的飞机在俯冲获得了一定的速度后又开始爬升,就这么一路以抛物线姿态往前飞。
这种发动机全加力、起落架不收、信马由缰的飞行状态据说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这架苏 -35S 耗尽了全部机内燃油,转入俯冲后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下一轮爬升、而是维持着一定的迎角往前平飞、最终拍在了库页岛的某座山顶上为止,一场杯具就是这么上演的。
如何评价这一事故?
讲真,我觉得,如果这一传言确实属实,俄罗斯空天军这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的事故,似乎谁都有责任,又似乎谁都没有责任:长机飞行员的责任在哪呢?根据起飞时的情况判断出僚机飞行员可能遭遇双发起火的重大特情,千钧一发之际命令僚机飞行员跳伞,摆明了说明长机飞行员观察能力强,能够有效地担负起空中指挥员的职责,至于眼拙看错了,那谁有办法?
僚机飞行员的责任在哪呢?对于长机 " 你机双发起火 " 的指令,似乎应该首先判断本机状态,搞清楚发动机到底有没有给出火警信号,如果发动机没有火警信号那你跳个毛线;同时,在起飞前将本机综合对抗策略设为 " 自动 ",虽然不合规矩,但谁也没想到苏 -35S 的综合投放盒在起飞后居然能够自动启动,可能存在着容易受到机场导航雷达干扰的缺陷;最后,面对长机飞行员的指令,僚机飞行员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似乎也没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