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吧 关注:19贴子:52
  • 1回复贴,共1

考研政治:知识点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属于马原理当中唯物史观的内容。从考情看,近五年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而且在20年和21年连续考了两次,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也是重点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事物之间辩证关系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事物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或者特点是什么,其次是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我们从含义及结构、二者关系两大方面解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及结构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结合。物质生产过程让人与自然产生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类改造自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变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主要是人们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的生产,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进行社会发展的问题。二是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是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不同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手工业生产是封建社会的特点,机器生产促进社会发展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然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人、两个人的存在不叫社会,三五成群也不是社会,只有多数的人们共同存在才叫社会。此外社会是人类特有的。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1楼2021-08-27 15:36回复
    2、社会意识及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的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形式多样,我们主要学习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也叫观念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表示为A是B的什么,B是A的什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二是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三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社会存在的发展也相应地或早或晚地发生变化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意识相对落后,所以我们要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要资料问题可以加quede①另意衣(翻译成数字),不要大半夜骚扰我就OK


    2楼2021-08-27 1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