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谈解脱,忽忽。说得越轻易,做起来越麻烦。
5楼来的正好,有一段内容涉及佛法,烦请寓目。我对这个没研究,资料也都是随手查来的,不知正误。是以求教方家,看看对否。
如下:
禅床之上,宝相庄严的和尚正在吃馒头。
当然,此事毫不奇怪,和尚毕竟不是佛祖,虽然戒了五荤三厌,饭还是要吃的;但这个和尚吃相与众不同。凝神注目,身形不动如山,左右手各抓一个馒头,行云流水般送入口中,速度奇快无比,仿佛世上除了吃饭,更无别事。不经意间,面前小山一般的馒头就剩下一只。便在此时,和尚突然停下,抹了抹嘴,双手合十,对着那最后的馒头念了一段不知什么经文,而后恭敬虔诚地将它包好,放入怀中。
“咦?为何不继续?”
“贫僧饱了。”
“一只馒头,无关饥饱。”
“饥食渴饮,是谓本性。不饥而食,则是逾份。”
“古语云:食色性也。若是万事皆从本性,直接吃肉娶妻便是,何必要做和尚。”
“罪过罪过,阿弥陀佛。万法皆如一,本性自清静。”
“哈哈,不愧是玄奘师傅,果然辩才无碍。”
禅床之上,酒肆主人肆无忌惮地抱膝而坐。在他对面,青年僧侣低眉垂目,圆头大耳,正是慈恩寺中玄奘和尚。
“本性既已充足,便来与我论道吧。”
“施主此言差矣,道不可论,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好个大和尚,馒头刚吃完,就翻脸不认人了。我问的不是佛家之道,而是外道。”
此言一出,玄奘也怔了一下。佛家将佛陀之外的教法统称为外道,因佛教是心内求法,外道则是心外求法而得名。外道与佛,便相当于异教徒一般。
“末法之世,邪门外道如恒河沙数。但其中并无正见,若想从外道求解脱,无异水中捞月,缘木求鱼。”
“李某是俗人,解脱的事还是容后再议。只是想请教,外道有几种?都有些什么样的表征?”
“既云恒河沙数,那就不胜枚举了。经中所说六师外道,便是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删闍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干陀若提子这六师,每师各有十五名弟子,师徒合论,共九十六种。又有数论派、胜论派、离系派、兽主派、遍出派等等名目。”
“……真是繁杂。”
“头绪虽多,不外二种。一种在佛法之内,是佛门中执妄者,另一种则在佛法之外。”
“佛门中也有外道么?”
“自然有。据《涅磐经》记载,天竺六品苦行外道,如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都曾盛极一时,信从者众多。除此之外,还有拜星、拜火、拜血……”
“慢着,你方才说,有拜火外道,是什么意思?”
“是所谓阿耆尼毗舍,信奉大明尊者,又称为牟尼明王。波斯大食一带往往奉为国教,势力极深。其创教始祖曾发愿,要将这教义遍传天下,因此信徒众多,流传之广,远过于其他外道。”
“东土也有?”
“不但有,其渊源甚至深于佛法。早在达摩渡江之前,已有外道自西域传入,号为苏鲁支。魏宣武帝时有个沙门法庆,自命新佛,奉祀弥勒,实则与佛法无涉,正是苏鲁支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