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曾经听说过,寒蝉的漫画版对原作是90%还原。
不过实际看下来,在出题篇那里还是有不少删改的。当然,这也很正常。毕竟4篇出题篇都是只有两卷的漫画(虽然页数有区别)。连剧本比较短的暇溃篇都需要改编成两卷漫画了,可想而知前面3篇出题篇应该是会删减不少内容的。
主要受影响的是日常部分,比如说鬼隐篇的神社野餐没了以及入部测试被极端精简,还有绵流篇的咖喱大赛也被完全删掉了。除了删减以外,前3篇出题篇也出现了复用,比如说圭一连赢结果最后一场输了之后享受了前面全部惩罚游戏的社团活动在鬼隐篇跟绵流篇同时出现,还有祟杀篇的开头复刻了鬼隐篇的开头。
虽然日常部分对主线的影响不大,但是我是觉得,日常部分是前面3篇出题篇的精髓。竜騎士07在描写欢乐片段方面还是有一手的,原作前3篇出题篇的搞笑片段经常让我忍不住大笑。当然漫画也是要有漫画的节奏的,可以理解。
其实就连剧本比较短的暇溃篇也有删减(当然也有一些加戏)。在暇溃篇的最后大石通过梨花的死法来推测大灾害背后的剧本这一段被删掉了比较可惜,这里算是出题篇里面比较重要的线索了(暗示了大灾害有可能是人为的)。
到了解答篇开始,漫画的篇幅也充足了,总体的内容也比较接近原作。不过实际上多少还是有一些删改的。其实这很正常,漫画的限制虽然不如动画,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节奏的,不能说等了一期的连载却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进展。所以漫画是不能够照抄原作的节奏的,要有自己的节奏。
与删减相对应的,从解答篇开始,漫画版也有了不少原创剧情。虽然这些原创剧情应该都是有经过07的审阅的,但是实际上好不好也不好评论。比如说,在漫画版罪灭篇的早期,蕾娜就“好痒好痒好痒”了,还能看见蛆虫。虽然这大概是想表达那时候蕾娜就有不少的压力吧,不过在原作游戏里面,那时候蕾娜的粉色字体还是很清澈的,表明她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发病吧。漫画版皆杀篇里面梨花带鹰野进入祭具殿的理由虽然比动画版的那个无厘头的理由要好一点,但是还是不如原作舒服。不过漫画版皆杀篇里面圭一说服町会的过程虽然跟原作有点区别,但是还是挺燃的。
总体评价的话,漫画版大概对原作有八成到九成的还原度吧。因为看漫画的速度很快,而且原作的很多重要的内容都在漫画版里面有体现,因此看漫画应该可以算是对想要理解寒蝉的人的一个比较折中的选择吧,毕竟动画版太简略了。
要说漫画版的优点的话,那就是,那里面的角色都画得很好看。当然啦,因为不同漫画的作者不同,因此各个角色的最好看的形象散布在不同的篇章中。个人感觉:沙都子是祟杀篇的版本最可爱,而梨花则是皆杀篇的版本最好看;本篇里面画了3篇的铃罗木感觉比较适合画蕾娜,而绵流篇跟目明篇的作者所画的双子比较好看。(这么看的话,漫画版作者的选人还是很会选的。)另外,漫画版里面有大量的附赠漫画,还是挺有趣的。
最后评价一下寒蝉的几个版本的特点吧。
原作:内容最充实,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都在里面,没有什么限制,当然某些地方也可能比较啰嗦一点。读者只能够通过文本跟立绘来进行想象,画面性不强,但是想象的空间很大。另外,原作的BGM是很强悍的,配合BGM进行阅读的体验也是无以伦比的。
漫画:受到的限制不大,但是漫画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在内容上没办法比拟原作,不过算是把原作的重要点都基本上表达出来了。没有耐心看原作的可以看漫画,但是只看漫画并不能完全理解原作。漫画版拥有大量的画面,不需要读者光靠文本跟立绘来进行想象,可以作为对原作的一种补充。
动画:动画版本身是有很多限制的,每一话的时长,总体的时长,每一话需要中断在哪个剧情节点,第一季需要中断在哪个剧情节点,等等。因此动画肯定是非常简略的,只能够粗略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以及粗略地了解各角色的人物塑造。不过动画版有语音,各声优的表演也相当出色,我觉得这是比“会动”还要大的优点。另外,看动画的速度是最快的,适合入坑进行粗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