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有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黄雀守着螳螂,但是后面有一只更大的鸟准备等着吃黄雀,庄子看到这只大鸟,准备就去捕捉这只大鸟,结果菜园子主人以为他在偷菜,把庄子追着打了一顿。然后庄子回家关了几个月,心情非常的苦闷,庄子妻子死的时候他都在唱歌,但是这个故事里,庄子却忧心忡忡,这里庄子大概是理解到了:这样的环境结构里,你不知不觉就对号入座了,因为有利益,不拿白不拿。就拿很多修佛的来说,物质,性对他们的吸引力如此之强,他们想强行撇开“物”的影响,追求成佛。根本就是不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说,马克思的就是对的,如果在乱世大家都杀人抢劫,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杀人也没什么。盛世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讲道德,讲伦理才是对的,然后大家都喜欢讲道德伦理,我不是说这个是对还是错,而是说的是人受“物质”的制约到底有多么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