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吧 关注:75,544贴子:419,962

回复:“”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到底指的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庄子里有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黄雀守着螳螂,但是后面有一只更大的鸟准备等着吃黄雀,庄子看到这只大鸟,准备就去捕捉这只大鸟,结果菜园子主人以为他在偷菜,把庄子追着打了一顿。然后庄子回家关了几个月,心情非常的苦闷,庄子妻子死的时候他都在唱歌,但是这个故事里,庄子却忧心忡忡,这里庄子大概是理解到了:这样的环境结构里,你不知不觉就对号入座了,因为有利益,不拿白不拿。就拿很多修佛的来说,物质,性对他们的吸引力如此之强,他们想强行撇开“物”的影响,追求成佛。根本就是不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说,马克思的就是对的,如果在乱世大家都杀人抢劫,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杀人也没什么。盛世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讲道德,讲伦理才是对的,然后大家都喜欢讲道德伦理,我不是说这个是对还是错,而是说的是人受“物质”的制约到底有多么的大。


IP属地:湖南18楼2021-11-01 08:45
收起回复
    周围道德环境的制约,人就会产生“罪恶感”“羞耻心”这类的东西,就像伊斯兰世界里,女人出去都不能露脸,怕勾起别人的性欲。当然不要笑话人家,在任何社会,这类制约都存在。在国内,最大的制约就是“儒”。所有的道D制约,都是以罪恶感和羞耻心为基本盘。罪恶感让你觉得自己大逆不道,羞耻心让你虚荣,爱面子。这个就是庄子所说的“是非之果”。
    庄子这里用渔夫篇这里比喻的非常妙,他说:这是逃避影子的人。因为人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罪恶感和羞耻心,一直跑啊跑啊,想逃避这个影子,结果根本跑不掉,因为你跑的越快,这个影子也跟的越快。你越讨厌成为什么人,最后就会变成那个人。这个尼采也洞见的非常强:你没有发现你越来越像你的敌人!这里太恐怖了,人都是在慢慢活成他最讨厌的那个人,当初他最讨厌的那副嘴脸,最后成了他自己!包括你我都是。你非常讨厌那些爱面子的人,结果却发现自己其实也是爱面子的人。
    就像国外流行的那个心想事成大法,或者佛所说“相由心生“””信念会变成实相,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孔子正是因为相信“人是不可能自己会变好”所以要采取教化社会大众,社会才会变好。实际上是“恐惧”,怕人不会自己变好。所以用孔子的学术治国,基本盘反而是:不相信人会自己变好!,最终负面心想事成。所以在庄子借渔父之口,说孔子是逃避自己阴影的人。


    IP属地:湖南19楼2021-11-01 09:03
    回复
      由此我就想到了恐怖的事情,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好像就真的是这么回事,人都是一直在逃避自己的影子活着,人的内心都躲在这些“信仰”“道德”“哲学”知识”的背后。借此让自己来感觉自己好像是“正确”的,实际上则是不断坠入深渊,最终得到一个“心死”的局面。
      你越害怕没面子,最终就会越没面子,你越偏执认为什么是对,那么最后就越错的离谱。你越害怕贫穷,最后就会穷的一贫如洗。越逃避黑暗面,黑暗面就会一直死死跟着你。
      当然了,很多修行人士直接采取“解离”的方法,自己把自己的心杀死了。然后叫“无欲则刚”。但是越逃避欲望,也只越会被欲望吞噬。


      IP属地:湖南20楼2021-11-01 09:14
      回复
        后面庄子又说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这里就说了人受到物的影响,是怎么让自己灵魂灭亡的,他说人这个一旦有了这个肉体(物),不过是用没有死去的身体,来等你的灵魂灭亡。和外在的“环境”砍来砍去(逃避自己的影子),好像就是在开一辆快速奔驰的车辆,根本不能停止下来,谁都不能阻止你,人在用最疯狂的速度来消灭自己的灵魂。但是一辈子都不见得会成功,因为人无法逃避自己的影子,得不到快乐,然后一身疲惫的死去也不知道魂归何处。因为灵魂都被自己消灭了,这不是太可怜了吗,有的人肉体也腐朽了,心也跟着腐朽了,这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吗,人难道可以瞎成这样子吗?是只有我一个人是瞎的,还是全世界人都是瞎的。


        IP属地:湖南21楼2021-11-01 09:27
        回复
          写完这些,我也该遁了。不然遁天之刑又要来了。有时候确实感觉有的东西说多了,真的要遭雷劈的感觉。就是突然的气就要散掉了。我就感觉老天爷要来劈我了。赶紧跑路。


          IP属地:湖南22楼2021-11-01 10:11
          收起回复
            天杀是道之理,这个我是信服的,但是你顺应天杀去杀人,最终作为个人来说,却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那么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如果说某个阶段就应该杀掉世界上的一部分人,那么按理说你替天行道去杀人,应该是会有好下场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看的,这些人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张献忠洪秀全,最终都下场很差,这应该作何解释?我们做事毕竟要站在个人的立场去趋利避害,这才有意义,而不是说做一个事是顺应天道的,但最终自己结果不好。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2-01-03 18:09
            收起回复
              德与贼
              我在想一个问题,德这个字在上古的时候就存在了,阴符作者为什么偏偏要绕弯子说是贼,不直接说成是德就行了吗。需要绕弯子吗?


              IP属地:湖南24楼2022-01-24 12:32
              回复
                贼这个字,在古代是盗的意思,在现代是偷窃的意思,在古代,贼就是代表着抢夺,武力,掠夺,强迫之意,就是带有攻击性的东西。德是一个包容性的话,贼这个字就是一个攻击性。
                最近越发有感了,德这个字好理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类的东西,这个字的意思和贼。一个正面,一个负面。这个德是一个R家说的同理心,就是孟子说的看到小儿落井的,人也会生出恻隐之心。
                但是说回道家,道家的态度是,至仁无亲,伟大的德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德这类的观点,就是为了这个至仁,至德,你需要拥有足够的攻击性才行,就是单单的同理心还是不够的,另外还需要足够的攻击性才能做到的东西。否则就达不到这个至德或者至仁,就是你想想,表面上要做到无亲,无情,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人非草木,人都会受到情绪影响,可是道家的要求,是要做到有人之形,而无人之情。就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打个比方,你要去修道,但是你有家人有孩子,有父母对你的期盼,有一大堆责任,这个时候,你能无情的头也不回吗?我想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景愿,你要得罪很多人,辜负很多人,这个是必然会遇到的事情。没有足够强的这个攻击性,就不可能能真的出得来,就是实现一些价值,这个攻击性得非常的强,就是有着非常残忍的一面。
                就是看明白这一个问题,再说回经文,就是这个攻击性,也本身是人天性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天性,人就无法从动物界里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人。就是天性,人也。当然,现在的流行的都是要压制人的这个攻击性,所以国外是基督教,中华圈是R家,就是任何地区的政治,都是反对这种天然的攻击性而存在。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这一段又是特别有意义的一段,这里用的是”杀机“这种字眼,杀就是攻击性,万物没有杀机,便没有生机。这里作者是说,天人合发的杀机,才能使万化安。就是帮助这个天完成这个新成代谢的意思,所以后文又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就是杀机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具有攻击性的东西,是一种无恩,就是老天真的残忍,但正是因为这种残忍,才是大恩。这和庄子里说的,利泽乎万世,不为爱人,就是不爱人,无亲,就是一种攻击性,就是不跟你讲什么爱不爱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利泽乎万世,就是会有这么一个情况,没有为了爱人,但是别人却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恩惠。
                很多人把五贼理解成为五行,五德,这种垃圾理解基本都是被R家洗脑的结果。唐代张果的版本应该是目前看到最接近原意的本版。
                就是R家思维的人,总要带入什么敬天爱人啊,要有爱心,要慈悲啊,这类无聊的东西
                但是佛陀慈悲本意是什么?就是心里从来没觉得有什么慈悲,就是说白了,虽然我能体会你的痛苦,但是你的痛苦我都没有。内心之中,还是有非常残忍的一面,这个才是真的慈悲。
                具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我现在大概能理解到。这个贼是一种攻击性,但是有哪五个,我暂且没有摸得明白。
                就是能见到这个五贼,就可以实现一个非常大的景愿。这是一个阳的东西,有的人说,道德经是一本阴经,阴符是一本阳经,我认为这个看法很对。就是人要如果人没有这个攻击性,这个人的空,就是一个非常负面的空虚。但是不符合道家本意,道家说的虚,是虚室生白,就是这个虚里面,有着很强的能量,它不是一个负面没有能量的虚空。就是没有能量的空。庄子说这个是叫枯木死灰。哀莫大于心死,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把这个心死,当作是”虚空“。实在愚蠢。
                现在理解阴符的意思,就是要把这股破坏性的能量,攻击性的能量先找回来。有的人说带有攻击性那不是不”静“了吗?这也是非常大的谬论,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才最宁静,庄子的嘤咛决说的也是这个,先要搅得天翻地覆,就是嘤,嘤而宁之。道家系统其实说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动而静之。
                人万物之盗,就是这个万物,原本天性来说,就是让你去盗的。只知其德,不知其盗,又怎么能通透呢?


                IP属地:湖南25楼2022-01-24 13:15
                回复
                  根据楼主给我的提示,我写了一段: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是五德仁义礼智信的反面,暴奸横诈赖,贼是财富转移的机会的意思,就是利用矛盾大环境,去盗取财富或权力,什么情况下属于贼机呀?各种矛盾横生、平衡
                  被打破的时候,利用被贼盗方的矛盾,而嗅探并修补我方的内部矛盾(再次举例蒋介石应提早发现张学良搞西安事变的心理需求)。夺权是贼,泡妞是贼,赚钱也是贼,所有吸取外部能量
                  补充自身的行为都可称为贼。只是有时候做贼用五德的手段,有的时候做贼用五贼的手段。什么是盗亦有道啊?慈不掌兵、义不掌财,适时发展德行,也适时发展盗行,而不一味的只知道
                  发展德行或者盗行的其中一种。打个比方说,刘备以仁德著称,然而他的蜀汉国,却疯狂发行布币,稀释盗取平民的财富,朱元璋以英明著称,却也行苛政,纳苛税,也使天下民不聊生。
                  就是德和盗他是一体共生的。刘邦拉拢英布时先耍横,后送重礼以施恩德,如此进行推拉,也是五贼和五德的适时转换应用;刘邦初期投靠项羽,为顺应项羽政策,也曾屠城,包括朱元璋
                  也曾屠城。


                  IP属地:江西26楼2024-10-05 15:16
                  收起回复
                    五贼互盗,复通为一,这五贼就是道德仁义礼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1-09 14: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