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绘卷吧 关注:254,747贴子:4,692,912

【太吾读书系列】读技艺书——《道德真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日开了个帖子,吹捧了一波茄子的文字考究,过程中发现如果把《太吾绘卷》作为一个阅读指导也很不错。故而今天开帖记录部分读书心得,顺带摘录个人认为的名句,也期望能跟各位交流。帖子时间不定,争取周更,读完一本再开一本,不会多开。
作为开篇,就读一读道法的神一品《道德真经》。
开题简述:
《道德真经》就是《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分为《德经》、《道经》,通常认为应该先读《德经》,这里写读书心得不做区分,但摘抄时会放出处。因其中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类的说法,被引申出了各种意思,结果成了一本众人心中的“魔法书”,其实不然,这是一本哲学书。
《道德经》现流传一版通常本,一版马王堆帛书版,两版在叙述上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在从古至今的流传过程中,为了避去各种帝王名讳,所以对字词做了更改。有研究者认为帛书版读起来更为流畅通顺,这里我不发表意见,自己读通,自己理解,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事情。


IP属地:陕西1楼2021-10-20 22:36回复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以下为基。”——《德经》
    这句讲的特别好。其中“贵”“贱”并非指现代所谓的价值,而是一种事物可被理解、接纳、使用的状态,“贱”是容易、简单,“贵”是复杂、困难(当然,有更好的表述欢迎补充)。拿学习举例,想要学会英文单词,就要学会英文字母。
    但在生活当中常常忘了这样的道理,造成了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一步一脚印,踏实做事。这样又可以将“贵贱”做引申,“贱”是前期准备,“贵”是达成目标,如此理解,不拘泥于更加具体的内容。这又与《道经》中所讲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相对应,“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IP属地:陕西2楼2021-10-20 22:51
    回复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德经》
      这句应该常记心中,争取事事做“上士”。但提醒一句,不能尽信,要能分辨,不守死道,要能变通。


      IP属地:陕西3楼2021-10-20 22:55
      回复
        推荐山家清供,很好玩的一本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0 22:59
        收起回复
          “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德经》
          不是很明白这句话,查阅资料后大概理解:明,解释为理解、学会、明白;费,结合老子所在年代,及《礼记》“君子之道费而隐”中的“费”指广大、普遍,这里先做广大、普遍理解;进,解释为促进、增强,或者推广?退,和“费”一样,结合《周礼》“以图国用,而进退之”中的“退”指下降、减少、衰减,这里“退”解释为减少,也是对“进”解释的一种补充推定;夷,解释为宽阔、安全;类,有解释为通假字“颣”,指缺点、毛病,但“夷道如类”成了“普遍的方法都如同有大病一样”,这样明显解释不通,故本人更倾向于解释为类别、分类。
          下面说人话:
          被悟出的思想应该普遍适用,被扩展的思想应该越来越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这个思想),正确的思想应该都具有通性(如同一类思想)。
          用今天的话说:真理是质朴地。


          IP属地:陕西5楼2021-10-20 23:36
          回复
            今天先到这,明天继续。


            IP属地:陕西6楼2021-10-20 23:38
            收起回复
              我最近倒是有在读四品杂学鬼谷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1 08:47
              收起回复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德经》
                和“明道如费”是一系列的话,前三句都出名,“道褒无名”倒是真无名。
                想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理解《道经》中的“无名,万物之始也”,“无名”是世间万物的发源,那“无名”在这里就特别理解成起源、发源。这样理解对么?不对。“无名”是指不去定义,不给万物起名称、定义,万物就不存在么?当然不是。所以这里“无名”应该理解为不去下定义。
                “道褒无名”,解释为:高档、高级的方法是没有定义的。这也与前面的“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累”相对应。


                IP属地:陕西8楼2021-10-21 10:22
                回复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德经》
                  直译这句: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这样才能达到平衡。百姓们讨厌的事情,就是像死了人、没饭吃种种,但(高高在上地)王公(为了平衡)却拿来当自己的称呼。
                  如果说小了,是让人谦逊(没有说要有礼),如果说大了,达则兼济天下。


                  IP属地:陕西9楼2021-10-21 10:36
                  回复
                    我在读忘了几品的渊海子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21 10:46
                    收起回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经》
                      也算是“知足”的出处,知足、知止用大白话说就是“见好就收”。但并非让人不上劲、不努力,而是注重一次次“知足”、“知止”后的积累。
                      最近知乎有个问题说“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的概念”,并不是没有“努力”的概念,要不然那么多道士在修什么?直接吃完睡多直接。积累、积累、积累,日进一点。
                      学习、工作、人情等等,都是积累,别追求一蹴而就,“步子迈大了,喀!容易扯着蛋”。
                      说在贴吧:后面是对这句的解释说明,不再贴过来,有兴趣可以找书看。


                      IP属地:陕西11楼2021-10-21 10:57
                      回复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德经》
                        溥,通“普”,解释为普遍。“建”指的是“有成就”,但是这个“成就”是广义地,不单指某种,德行成就也算;“拔”解释为动摇;“抱”指的是“遵守”;“脱”,意思有背离、分离、散落、逃跑、欺骗等,按照背离、欺骗理解。这里的“德”就按照“做好人好事”理解,前面有关于“玄德”的解释。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德经》
                        理解、分析事物时要对照着来,更要站在与所理解、分析的同等地位。想象一下,以肉身人的身份去理解概念性质的国家,这自然是拿衣服的,是要学……一个的。


                        IP属地:陕西12楼2021-10-21 11:48
                        回复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德经》
                          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福。我欲无欲,而民自朴。——《德经》
                          首先要理解“正”“奇”。正,理解为正确地、民众所能理解地、好地;奇,在原文中为“畸”,理解为不好地、出其不意地。“无事”这个概念我不太能理解并解释,只能有隐约的感受,就是做好手头的,别多事儿。(社会上的事儿少打听)
                          后面“我无为也”的“我”指的是有思想的人,或者说古代的统治者。
                          但是这句放在现在并不合适。这是古时治邦,古代一个邦多大?一个北京市那么大?可能还小一点,国家头头早上坐在屋里放个屁,下午全邦都知道了,自然是要以身作则。而现代化国家是以机构进行治理,那这个要求应该是对机构的要求。当然,后面的事情,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就不写在这了,多理解。


                          IP属地:陕西13楼2021-10-21 12:17
                          回复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覆为奇;善,覆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德经》
                            侧面回答了问题“正善邪恶都是一定的么”,也成为了玄学数术的开端。
                            个人解释(意译):福祸相依(这就不多说了)。谁知道到底到哪里才算是界限?难道就没有能被大家所理解的方法么?(只是老子在感慨)好坏正恶都是一体两面的。人们已经在这块迷茫很久了。(代指古代人民心志不开、思想不清,无法看清这个一体两面地道理。)


                            IP属地:陕西14楼2021-10-21 13:54
                            回复
                              书中此篇如此高深,我确实不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0-21 14: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