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吧 关注:152贴子:722
  • 9回复贴,共1

金沙神鸟图案中的不解之谜

收藏回复

  • 125.70.163.*


1楼2010-04-29 10:26回复
    • 125.70.163.*
    一楼百度


    2楼2010-04-29 10:26
    回复
      金沙遗址的发现被认为是21世纪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其镇馆之宝——太阳神鸟图案,惊艳寰宇,使所有参观者为之惊叹、折服。现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这个被成都人视为“无价之宝”的金箔图案,除了审美观赏之外,它究竟记存了些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需要我们很好地发掘和解读,以提升这一精美文物的考古价值。本文特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供大家研讨。
           首先要读懂图案。这就必须了解图案设计制作的工艺特点。此图案是以金箔大圆面为基础,用镂空刻制的方式制作完成的。因而被镂空部分所形成的空心图案,才是其刻意表现的主体内容。金色大圆面和被镂空后形成的实体残留部分同空心图案相辅相成,起到凸显整个文物华丽和背景鲜明的效果。
           其次必须了解被镂空部分显现了些什么图象,它们又各代表了什么?
           我认为有以下三部分:
      1.中心部分占整个圆面直径一半的镂空圆面,代表太阳,它是整个图案中最核心的部分,表现了古蜀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2.从太阳圆面边缘镂空刻出十二道逆时针方向弯曲的齿芒,代表从太阳发出的向外辐散的光芒,这是整个图案中独具匠心的部分(这同《神秘成都》中“即十二道光芒的弯曲,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看法不一致)它的意义在于:
      (1)中心镂空圆面有了由光源向外辐散的光芒和强烈的光辉,才使我们能够确定中心圆面表现的确是太阳,而不是仅仅以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亮度不大的月亮,当然更不是其它肉眼能看到的呈光点状的遥远天体,太阳神鸟的命名才有充分的根据。可见光芒的设计,对确定太阳图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十二道齿芒,正好代表了我国古代历法中一年有十二个月的划分。
      (3)齿芒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弯曲组合呈漩涡状的图案,给人以动感,看上去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太阳,而是一个动态的作旋转运动的太阳。
      3.在金箔大圆面边缘,镂空刻出了四只神鸟,他们形状独特,引颈展翅,首尾相连,呈逆时针方向绕太阳飞翔,好像驮着太阳作同向运动。这就给整个图案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它具有神话般的魅力。


      禁言 |3楼2010-04-29 11:15
      回复
        下面试图从天文学的角度对有关图案作出一些解读,以飱读者。
        1.由太阳圆面和所放射出的光芒组合成的、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图案不仅标示了太阳的自转运动,而且同太阳自转的方向惊人的一致。这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最早发现的以实物图案形式,对太阳自转运动所作出的形象记录。是古蜀先民跳跃时代、超智慧力的表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我们见到的古代、近代的太阳图案,有的只有一个静止的圆面,有的虽然从太阳圆面上发出了光芒,但其光芒的轴线是直线式,没有动感。而金沙太阳神鸟图案采用了独特的漩涡状、辐散式的光芒设计,收到了太阳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光焰万丈的光球,是地球上光热的源泉,而且本身也在围绕着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双重效果。
        而金箔大圆面边缘四只逆时针方向围绕太阳飞翔的神鸟,则视为是“太阳的运动由鸟驮而行”(见《成都晚报》2007年5月17日06版《神秘成都》左34-35行)。
        长期以来,人们不知道太阳有自转和围绕银河系核心的公转运动,只是到了现代天文观测有了长足进步,天文知识不断拓展,对太阳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后才确定的。即使在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提出日心说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由于观测技术和时代的局限,在其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中也未提到太阳有自转运动,而是认为太阳是静止的,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在围绕静止的太阳运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太阳神鸟中部太阳自转运动的图象,在天文考古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2.太阳的十二道齿芒和神鸟各跨三道齿芒,同我国古代历法中,一年内月份、季节的划分有关,四只首尾相连飞翔的神鸟,同地球上周而复始的四季更替现象相吻合。
        我同意金沙博物馆王院长引用我国考古界“十二道光芒代表了十二个月,四只神鸟则代表了一年四季”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三个月为一季。太阳发散出的十二道光芒正好代表了12个月,而四只神鸟各跨三道光芒,三个月为一季,即代表了四季。四只神鸟首尾相连,即表示四季季首、季末相连,依次更替。它们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则表示四季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四只神鸟分别各跨三根齿芒(即三个月)的设计,不仅使构图对称、美观,而且也同成都所处的地理纬度出现的四季分明的季节交替现象相吻合。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黄赤交角23.5°)不停地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地球上四季及其更替。但并不是全世界所有地方都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在低纬度的热带地区,长夏无冬;在高纬度的寒带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在中纬度的温带地区才有寒来暑往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而成都位于北纬30°以北,正好处于四季分明的中纬度范围内。所以图案上十二道齿芒和四只神鸟各跨三道齿芒的设计,不仅打上了我国古代历法月份、季节划分的烙印,而且是有其物象、物候变化的自然依据的。


        禁言 |4楼2010-04-29 11:16
        回复
          3.四只神鸟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动,同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的天文现象惊人的一致。四只神鸟的创意和构图,可以说是古蜀先民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思妙想。神鸟飞行的天空不是脱离地球而单独飞行,它的绕太阳飞行,可视为同地球一道绕太阳运行。由此就记存了两个重要的天文信息:一是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来说,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太阳运行;而不是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绕地球运行。二是运行的方向是逆时针的回转运动。这同我们现在对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观测和认识是一致的。超越了当时人们对太阳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直观认识的高度。
          在天文学发展史上,以地球为中心,其他星球绕地球运动的“地心说”,同以静止不动的太阳为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日心说”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宇宙观。在西方,“地心说”长期以来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并成为宗教神权教义的支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在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中,首次提出了“日心说”,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日心说”挑战了宗教神权的理论基础,被认为是异端邪说,遭到了教会的强烈反对,坚持“日心说”,坚持真理,不屈服于教会神权压力的布鲁诺,遭到宗教势力的迫害,被活活烧死在鲜花广场上。而哥白尼的“日心说”传入我国,则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事情。
          如果四只神鸟绕太阳飞行,可以被看作是它们处于地球的上空,同地球一道绕太阳运行的推论成立的话,那位于中心的就不是地球,而是太阳。不是太阳在绕地球公转,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它表明的天文意义就是宇宙不是以地球为中心,而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是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而且公转的方向是呈逆时针的回转方向。因此,这应是世界上最早“日心说”形象的原始记载。


          禁言 |5楼2010-04-29 11:16
          回复
            4.神鸟飞行方向和太阳光芒旋转方向,同地球上北半球上空观测到的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地球上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位中,南北方向可以以南极和北极来确定,对着北极就是朝向北方;对着南极,就是朝向南方。南北两极分别是南方和北方的两个极点。站在南极,四周皆为北。从南极沿经线向北穿过赤道到达北极,都是向着北方行进。到达北极后,就到达了北方的极限,除头顶上对着北极星的上空为北以外,在地面上只要跨出一步,就是朝向南方了。由于南北方向受到南北极的限制,因而被称为“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不可能有像南北极这样的特殊点作为参照,只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确定,同地球自传方向一致的方向就是东方;反之则为西方。因而被称为“回转方向”和“无限方向”。对于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处在北极上空观察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恰好是呈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南北半球就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判定规则: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向东,为东方;顺时针方向为向西,为西方。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向东,为东方;逆时针方向为向西,为西方。
            图案中神鸟飞翔的方向同齿芒旋转运动的方向不仅一致,也同北极上空观测到的地球自转运动方向(也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太阳自转方向一致,它们都呈逆时针方向运转(而同太阳东升西落和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相反)。这种一致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古蜀先民富于智慧,用回转运动来表现物体运动方向的体现。它给地球上的人们如何确定东西回转方向,给予了形象性的启迪。


            禁言 |6楼2010-04-29 11:17
            回复
              天文学史料可以是古观测台、站的遗址,天文观测仪器实物,文字图像记载,也可以是图象实物所记存的资料。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则是以图案实物记存的天文信息资料。像这种整个图案都同天象运动有关,集中记载有大量天文信息的出土文物实属罕见。它的出土也是我国天文考古上的重大发现。其中太阳自转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有关东西回转逆时针方向的记载,都应视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记载,是极其珍贵的天文学史料。把它作为“镇馆之宝”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当之无愧的。
              至于为什么早在几千年以前的先秦时期,天文知识还处于蒙昧时代,天文观测手段和技术十分原始和低下的情况下,古蜀先民何以作出了太阳自转和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萌芽记载,难道他们发现了太阳黑子运动和行星在天球上出现的顺行、留,逆行,合的运动特点作出的推断,还是有其它特殊的如外星人的帮助等原因?这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破解的“千古之谜”。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立言
                                                                2010年3月19日
              (作者1958年毕业于西师地理系,退休前曾任成都市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地版主编)
              


              禁言 |7楼2010-04-29 11:18
              回复
                怎么又和外星人扯上了,难道人类的智慧就那么差劲吗?或许是现代人的智慧退步了吧


                禁言 |8楼2011-06-02 11:50
                回复
                  弄不好那个什么太阳神鸟,是一种吃人的远古怪兽。就因为它要吃人,所以古蜀先民就敬畏它,把它当神灵祭拜。


                  禁言 |10楼2014-05-11 19:41
                  回复
                    太阳神鸟~鸟神


                    来自iPhone客户端禁言 |11楼2015-03-13 18: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