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试图从天文学的角度对有关图案作出一些解读,以飱读者。
1.由太阳圆面和所放射出的光芒组合成的、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图案不仅标示了太阳的自转运动,而且同太阳自转的方向惊人的一致。这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最早发现的以实物图案形式,对太阳自转运动所作出的形象记录。是古蜀先民跳跃时代、超智慧力的表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我们见到的古代、近代的太阳图案,有的只有一个静止的圆面,有的虽然从太阳圆面上发出了光芒,但其光芒的轴线是直线式,没有动感。而金沙太阳神鸟图案采用了独特的漩涡状、辐散式的光芒设计,收到了太阳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光焰万丈的光球,是地球上光热的源泉,而且本身也在围绕着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双重效果。
而金箔大圆面边缘四只逆时针方向围绕太阳飞翔的神鸟,则视为是“太阳的运动由鸟驮而行”(见《成都晚报》2007年5月17日06版《神秘成都》左34-35行)。
长期以来,人们不知道太阳有自转和围绕银河系核心的公转运动,只是到了现代天文观测有了长足进步,天文知识不断拓展,对太阳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后才确定的。即使在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提出日心说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由于观测技术和时代的局限,在其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中也未提到太阳有自转运动,而是认为太阳是静止的,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在围绕静止的太阳运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太阳神鸟中部太阳自转运动的图象,在天文考古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2.太阳的十二道齿芒和神鸟各跨三道齿芒,同我国古代历法中,一年内月份、季节的划分有关,四只首尾相连飞翔的神鸟,同地球上周而复始的四季更替现象相吻合。
我同意金沙博物馆王院长引用我国考古界“十二道光芒代表了十二个月,四只神鸟则代表了一年四季”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三个月为一季。太阳发散出的十二道光芒正好代表了12个月,而四只神鸟各跨三道光芒,三个月为一季,即代表了四季。四只神鸟首尾相连,即表示四季季首、季末相连,依次更替。它们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则表示四季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四只神鸟分别各跨三根齿芒(即三个月)的设计,不仅使构图对称、美观,而且也同成都所处的地理纬度出现的四季分明的季节交替现象相吻合。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黄赤交角23.5°)不停地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地球上四季及其更替。但并不是全世界所有地方都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在低纬度的热带地区,长夏无冬;在高纬度的寒带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在中纬度的温带地区才有寒来暑往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而成都位于北纬30°以北,正好处于四季分明的中纬度范围内。所以图案上十二道齿芒和四只神鸟各跨三道齿芒的设计,不仅打上了我国古代历法月份、季节划分的烙印,而且是有其物象、物候变化的自然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