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川文集》
——听教育“独行侠”讲故事
我希望用我的文字搭建起另一个教育与爱的时空
我希望用我的文字深入刺探人性的边界
我希望用我的文字为孩子们和我们自己辟另一种生活的路
“双减”或许可以减轻一些学业压力
但如果我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就无法真正减轻人们内心的焦虑
去追寻 生命的意义
找到每个不同生命个体独一无二的自身价值
才是让人获得宁静和幸福的源泉
——共川
作者简介:范希亮老师新修订的作品——《共川文集》全两册《微笑,清晨》、
《云的方向》(珍藏版)全新面世。
文集作者范希亮,笔名共川,从事多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与文学创作工作。教师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既能发现当前各类教育问题的本质,又能运用文学手法进行恰当和易于让人接受的表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微笑,清晨 : 共川集 / 范希亮著. -- 南京 : 江苏
人民出版社, 2017.12
ISBN 978-7-214-21141-5
Ⅰ. ①微… Ⅱ. ①范… Ⅲ. ①中国文学-当代文学-
作品综合集②绘画-作品综合集-中国-现代 Ⅳ.
①I217.2②J221.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93713号
稿子简介:共川先生的作品集《微笑,清晨(共川集)》即将付印,有幸先读,感受颇深。作品集分四个篇章,在第一篇章《写给孩子的小剧》里,我们读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忧虑、思考和期盼。
微电影剧本《梦》,写的是一位学生阅读了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书《空谷幽兰》,很感兴趣,想与大家分享。可
老师说:“这是考点吗?”父亲说:“这是学校让你读的书吗?”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功利正在剥夺着孩子们学习的快乐、
选择的权利!把孩子们逼上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困境,在不是把别人挤下去就是被别人挤下去的噩梦中挣扎。
剧本《理想》有这样一个场景:老师问学生人生的理想是什么?许多同学的回答是艺术家、科学家、宇航员……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却是“修自行车”,老师疑惑了:“你的理想为什么是修自行车呢?”孩子天真地反问:“为什么不能是修自行车呢?”老师愣住了。是啊,为什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普通人就不能是理想呢?人生可以有许多选择、许多条路!儿童舞台剧《微笑,清晨》则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严酷现实的勇气。小羊笑笑就是用乐观、坦荡的微笑使屠夫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小剧虽小,给我们的视野却很宽广。
第二篇章《岁月如诗》是作者的随笔、诗配以绘画作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对艺术的认知和追求。他在“什么是艺术”的短文中这样表述:“我常在想画的本质是什么?……我有一把哈萨克刀,十分锋利,我用它剖开画布,不管所谓对美的讴歌、丑的愤怒、生的赞美、死的恐惧;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方的、圆的、点的、线的统统开膛破肚……献丑是需要勇气的……伟大的灵魂也许不能创造出艺术品,但真正的艺术必定是伟大的灵魂创造的……”于是,作者用画笔去触摸毕加索、梵高……去点燃心中的诗歌。
他在《天台一角》里寄托生活的情趣;他在《摇滚之夜》中感受涌动的空气;他在《静物写生》面对石膏骷髅时,感受阳光里生命的安详和尊严……他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种感情的寄托和传递。
在第三篇章《短小说》里,我读到了一个东北汉子的真诚和粗犷。作者在小说的天地里极尽讽刺、呐喊和鞭挞,向社会的丑陋现象猛烈投抢、对人性的边界深入刺探。思维纵横、语言犀利、结构奇幻。
小说《聚》写出了人生百态;《汤驴》中作者成了任人宰割的驴,面对可怕的屠杀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
云的方向 / 范希亮著 . -- 北京 : 团结出版社 ,
2020.8
(桃花渡·金凤凰榜作家文库 / 杨如风主编)
ISBN 978-7-5126-8156-9
Ⅰ . ①云… Ⅱ . ①范… Ⅲ . 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 . ① 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147091 号
简介: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也是关于成长和追寻的书。全套书分“写给孩子的小剧”“不说教”“岁月如歌”“短小说”“长长的旅行”等多个章节。“不说教”以随笔为主,作者通过描述身边的教育事件、教育故事,提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阐发自己的观点。在“写给孩子的小剧”中作者通过一个个小剧本,反映我们教育中的“有毒”因素对人的伤害,讴歌纯真、美好、善良的品格。在“岁月如歌”中作者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通过一篇篇生活散文,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丰富多彩和充满感情的生活中汲取心灵的养分。在“短小说”和“讲故事”中,作者通过创作的一个个寓言体的小故事、奇幻的短小说,审视人性。教育要想以人文本,教育者本身应该洞悉人性,涵养人格。“长长的旅行”则收录了作者多篇旅行散文。其中的一个系列游记《千里走单骑》记述了作者利用暑假,不畏风雨酷暑、山高路远,带着九岁的儿子,骑着一辆八零年代的老凤凰自行车,千里骑行黄山的系列故事。骑行历时十三天,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累计骑行五百多公里。沿途作者带着儿子考察、走访、采访,拍摄大量照片、视频资料,写文章、旅行笔记18篇。通过长长的骑行,孩子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开阔了眼界、感受了真实的自然与社会,增进了亲子之情,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教育意义。
今天的教育或许已经狭窄成一张张考卷、一门门分数、一封封录取通知书。教育者、家长、孩子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挟着,涌入了一个同质化的漩涡。教育者鞠躬尽瘁地教,孩子们没黑没白地学,家长们耗尽心力地“爱”。然而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生命本身——美妙的、多姿多彩的、不可预知的生命个体本身。如何引领一个人走过有意义、有趣味的人生。怎样培养一个人成为善良的、真诚的、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是不是教育更大的内涵与为师为长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