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绘卷吧 关注:254,747贴子:4,692,915

【太吾有书读】上七品《本心斋食谱》——宴会风雅吃喝指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吾有书读】已经开了三篇帖子,算上无脑吹茄子的立项帖,已有四篇。
前面都是道法,这次开个吃饭的——《本心斋食谱》。书的现实原型应该是《本心斋疏食谱》,一个被称作本心翁的人写的食谱。但其实算不上食谱,理解为“宴会吃喝指南”更好,书中记录了二十道宴会美食,以及本心翁对这些美食的点评。
因为书并不长,所以就尽可能全记下来。网上能找到的版本多包含了《四库全书》的解释说明,就后面那一大坨,咱不读。


IP属地:陕西1楼2021-11-03 12:28回复
    本心翁斋居宴坐,玩先天易,对博山炉,纸帐梅花,石鼎茶叶,自奉泊如也。客从方外来,竟日清言,各有饥色,呼山童,供蔬馔,客尝之,谓无人间烟火气。问食谱,予口授二十品,每品赞十六字,与味道腴者共之。
    这是书的开篇,大白话翻译一下:
    本心翁是“本心翁文化大酒店”的大佬,自己没事儿就在“文华大酒店”里研究梅花易数,焚香用的是博山炉,卧榻布置也按照纸帐梅花,就煮装茶叶用的都是玉石鼎,反正人家就文化的一批。
    一天来了客人,饿的一批,(本心翁)让家里的侍童造饭,好家伙,全素。客人吃饱了,问本心翁说:你这瓜保熟么?本心翁对答如流,“我一开酒店能卖你生菜蛋子”、“你劈我蛋是吧”,侍童在一旁大喊:萨日朗!萨日朗!(全部划掉)客人吃饱了问:你这菜保人间烟火味儿么?翁对答如流:我一开文化大酒店的,能卖你荤菜?客人又问了这咋做的,本心翁就口述了二十道菜的做法,还给每个菜后面带了十六字评论,客人听过记下,接着说到:经验+3,告辞。(划掉)
    以上是白话翻译。
    里面有个东西我没翻——纸帐梅花,这个就是古代的一种卧榻或者床铺搭配方法,现代也会用,可以作为成语吹牛逼。
    “纸帐梅花”是个啥样呢?床四角顶起暗色柱子,上面放着木质罩子,罩子上再搭上一层垂地素纱,这就是所谓的“纸帐”,然后四根竹子上各插梅花新枝(也有说是挂瓶子,瓶子里插花),这就是“梅花”。合起来就是“纸帐梅花”,旁边也会放着香炉,就是博山炉,真风雅一批。
    还有个“石鼎茶叶”,有句诗“石鼎茶烟隔户闻”,翻译“我用石鼎煮茶,清香味儿的隔壁都能闻见”,所以这里“石鼎茶叶”翻译成了“石鼎煮茶”。
    另有一件事儿想不明白,明明是侍童做的饭,明明是侍童端上来的,为啥本心翁知道这怎么做?(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是给人家胡诌的吧!)


    IP属地:陕西2楼2021-11-03 13:04
    回复
      tj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03 13:26
      收起回复
        woc,写好快


        IP属地:浙江4楼2021-11-03 14:09
        回复
          好帖,加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03 14:35
          回复
            开始说书中菜品,因为本人不会做饭,所以说的可能有不对的。要是有生活强者,请多多补充、修正。
            第一道:啜菽
            菽,豆也,今豆腐条切淡煮,蘸以五味。礼不云乎,啜菽饮水。素以绚兮,浏其清矣。
            白话翻译:
            菜名就是“啜菽”(如同咖啡里的“拿铁”就是“牛奶”一样,直译是品尝豆子,但这里就叫“啜菽”。豆腐切成条,用白水煮熟,然后蘸佐料吃。《礼记》不是说了吗,啜菽饮水(吃豆子喝水)。这是啥?极致地华丽那就是朴素,如深水一般清澈。(这就是自然美,吃的就是那个豆腐味儿,为了这碟子醋才整的豆腐。)
            说字:
            啜:啜啜啜,“啜泣”的“啜”,这里解为“品尝”。本意是喝、品尝的意思,后来以动作引申为抽泣的动作。
            菽:读shu,一声,指豆子的总称(不包含祢豆子)。有成语“不辨菽麦”,说人没有常识;有“菽水承欢”,夸赞人孝敬父母的,引自《礼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笑”。
            素:平实地;绚:xuan,华美地。就两个相对应。浏:通“漻”,指深而清澈(想起了“皆若空游无所依”)。
            这玩意,白水煮豆腐,小葱蘸大酱,本心翁别是辽阳空桑派的。
            说着确实风雅,但吃之前看看人家啥条件,纸帐梅花博山炉,别说吃白水煮豆腐,就是喝凉白开都像是琼浆玉露。


            IP属地:陕西6楼2021-11-03 14:36
            收起回复
              开始说书中菜品,因为本人不会做饭,所以说的可能有不对的。要是有生活强者,请多多补充、修正。
              第一道:啜菽
              菽,豆也,今豆腐条切淡煮,蘸以五味。礼不云乎,啜菽饮水。素以绚兮,浏其清矣。
              白话翻译:
              菜名就是“啜菽”(如同咖啡里的“拿铁”就是“牛奶”一样,直译是品尝豆子,但这里就叫“啜菽”)。豆腐切成条,用白水煮熟,然后蘸佐料吃。《礼记》不是说了吗,啜菽饮水(吃豆子喝水)。这是啥?极致地华丽那就是朴素,如深水一般清澈。(这就是自然美,吃的就是那个豆腐味儿,为了这碟子醋才整的豆腐。)
              说字:
              啜:啜啜啜,“啜泣”的“啜”,这里解为“品尝”。本意是喝、品尝的意思,后来以动作引申为抽泣的动作。
              菽:读shu,一声,指豆子的总称(不包含祢豆子)。有成语“不辨菽麦”,说人没有常识;有“菽水承欢”,夸赞人孝敬父母的,引自《礼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笑”。
              素:平实地;绚:xuan,华美地。就两个相对应。浏:通“漻”,指深而清澈(想起了“皆若空游无所依”)。
              这玩意,白水煮豆腐,小葱蘸大酱,本心翁别是辽阳空桑派的。
              说着确实风雅,但吃之前看看人家啥条件,纸帐梅花博山炉,别说吃白水煮豆腐,就是喝凉白开都像是琼浆玉露。


              IP属地:陕西7楼2021-11-03 14:37
              回复
                第二道:羹菜
                凡畦蔬根叶花实皆可羹也。先圣齐如,菜羹瓜祭,移以奉宾,乃敬之至。
                大白话翻译:
                就跟你说,只要是地里长出来能吃的,都整一块凑合就成(东北大烩菜?坐实辽阳)。之前有圣人说过,就是做个青瓜素菜啥的,你也要正儿八经的,毕竟要给客人吃,也算个礼仪。
                没有什么字需要解,本心翁会这么说,是因为“齐如”、“菜羹瓜祭”是有典故的,典故来自《论语》“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句怎么说,“搞仪式、祭典时候即便只能奉上(不丰盛地)瓜果蔬菜,也要保持庄严恭敬”。
                白话翻译就是“别管啥时候,心里要有着礼节,这是规矩,懂不懂”(身高一米八、一身腱子肉的孔子跟一米五的弟子如是说道,弟子只能“对对对”)。
                这本心翁就还……挺能说的。


                IP属地:陕西8楼2021-11-03 14:51
                回复
                  经中此篇如此高深,我确实不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1-03 14:59
                  回复
                    第三道:粉餈
                    粉米蒸成,加糖曰饴。天官笾人,糗饵粉餈。未见君子,惄如调讥。
                    大白话翻译:
                    用面粉蒸的,整点糖上去就甜的很。笾人有时候也会用干粮、驴打滚做祭祀用品,也没见有达官贵人就不高兴到要讥讽别人。
                    说字:
                    餈:ci二声,如同糍粑一样的面食。
                    饴:yi二声,指“甘甜”,有成语“甘之如饴”。
                    笾:bian一声,用来装食物的竹编小兜兜。笾人,周朝祭天礼仪主管伙食的天官。这里“天官”指的是一种职责,并非如同“宰相”、“科长”、“主任”之类的职位。“天官笾人”就是指祭天时候负责伙食的人。
                    糗:qiu三声,指把米面熬成糊糊后制成的干粮。糗饵,泛指干粮。
                    (现代有词“出糗”、“糗事”,就是这个“糗”,属于方言范畴,江西一带、山东一带都会说,后来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如果有江西、山东的朋友可以讲讲。)
                    惄:ni二声,失意不得志的样子。
                    (《方言》中有记“自关而西, 秦 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湿,或谓之惄。”)
                    (《方言》是西汉扬雄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训诂学著作,就是研究读音的,后来的汉语拼音就属于训诂学)
                    (扬雄,西汉蜀郡郫县人,就现在有“郫县豆瓣”那个郫县,除了《方言》还写了《太玄》宣传道家思想。年轻时候读书多,然后进了朝廷写书,写书时候认识了个人,名叫王莽。)
                    这个粉餈,个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驴打滚,蒸面食、夹豆沙、粘豆粉,好吃,放在现在都好吃。(驴打滚流行在东北、天津等地,这个本心翁,他真就是东北人?)


                    IP属地:陕西10楼2021-11-03 16:03
                    回复
                      吞吞吞吞吞吞吞吞吞吞


                      IP属地:江苏11楼2021-11-03 16:30
                      收起回复
                        第四道:荐韭
                        青春荐韭,一名钟乳草。四之日蚤,豳风祭韭,我思古人,如兰其臭。
                        大白话翻译:
                        宇宙超级无敌地上最强的鲜嫩韭菜,又叫作钟如草。在《豳风》里面都写到了,祭祖时候都能用着宇宙超级无敌地上最强的鲜嫩韭菜,之前的人,如兰其臭。(经中此篇我确实不懂,所以前面除了韭菜都是凭想象写的。)
                        说字:
                        荐:不用任何酒肉的祭祀。“荐韭”用道具名来理解,就是【祭祀用韭菜】,道具说明:为什么祭祀都不灵了?
                        钟如草:韭菜根。又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草、懒人菜。现在也作为冷背药材,就是不常用的中药。
                        豳:bin一声,古代的地方名字。但有《诗经 豳风》,这里我不好翻译的典故就来自《豳风》,“四之日蚤”在《豳风》中被解释为“农历二月的祭祀活动”。
                        如兰其臭:形容两个人拥有超越金钱利益的关系(老铁)。来自《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兰如臭”。
                        可以看到“其利断金”中的“利”并非“力”,指:两个人如果能想到一块,那两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代指 两人关系,与“金”对应)关系自然是能超越金钱利益;几个人能说到一块去,那自然闻到的气味也相似。
                        解释为“两个人的力量能掰断金子”的都是瞎扯、乱用。有个成语叫作“臭味相投”,出于《左传 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这里就是用“味”来代指一个人的各类素质。
                        时至今日依然有用气味作为形容词,从而形成惯用词汇的习惯,如“香港脚”、“臭男人”、“馊主意”等等。
                        这个“荐韭”简直就是“韭菜吹”,又说是中药,又说《诗经》有写,就这个“韭菜”宇宙超级无敌地上最强的好。
                        但是万万没想到,韭菜能壮阳的传说从宋朝就有了。


                        IP属地:陕西12楼2021-11-03 16:36
                        收起回复
                          今天先写到这块,万没想到一个食谱里面有这么多《诗经》、《周易》的引用,写一个从豆腐到韭菜差点写的走火入魔、神魂俱灭。
                          本心翁要是做了其他书,必是大牛。


                          IP属地:陕西13楼2021-11-03 16:40
                          回复
                            饿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1-03 17:13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1-03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