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1.联想曾经是“红帽子企业”(见“五:名词解释”),当时红帽子企业股份应该按照个人投资、经营和国家商誉的贡献各占一部分。
2.中科院当时很穷,计算所给了联想,是因为当时太穷了,为了解决大家的生存问题。后柳传志担任计算所负责人。
3.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卡脖子,原因是产品兼容(我不懂技术,说的比较抽象)
二:过程
1.联想挂靠的是中科院,倪光南带着技术和4万加元回国,在联想工作,研发出了汉卡、主板,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4万加元个人收入全部投入进去——买材料、买资料(资金投入加技术研发,贡献超过中科院20万人民币)。
2.柳传志以红帽子企业为由,搞企业改革,瓜分联想股份。但是以联想这家企业是国企、是国家的为理由,没有给倪光南股份。
三:结果
柳传志管计算所——发迹了、有钱了,倪光南投钱、投技术、投精力,搞研发——扫地出门、啥都没有。
四:总结
联想在红帽子企业以及接收计算所的背景下,经过倪光南的投入、研发,制作出汉卡、主板,赚钱了。按照红帽子企业的明规则,倪光南应该是企业投资人,用的是中科院商誉。但是最后柳传志主导的企业改制,以红帽子企业为由,脱离国有,又以国企为理由,否认倪光南的投入。最终,达到了排除倪光南,独自划分联想股份的目的。
五:名词解释
红帽子企业:在公司法颁布实施以前,由于个人不能注册私人公司,因此,办公司只能找单位,通过挂靠的方式,办单位、国家名下的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由于个人出资又享有国家或集体商誉,因此股份方面属于个人和国家(集体)各占一部分。在《公司法》颁布实施允许注册私人企业后,对之前的企业,将其称之为红帽子企业。并且在《公司法》颁布实施后,这类企业可以脱离挂靠单位,实现完全私营。
1.联想曾经是“红帽子企业”(见“五:名词解释”),当时红帽子企业股份应该按照个人投资、经营和国家商誉的贡献各占一部分。
2.中科院当时很穷,计算所给了联想,是因为当时太穷了,为了解决大家的生存问题。后柳传志担任计算所负责人。
3.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卡脖子,原因是产品兼容(我不懂技术,说的比较抽象)
二:过程
1.联想挂靠的是中科院,倪光南带着技术和4万加元回国,在联想工作,研发出了汉卡、主板,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4万加元个人收入全部投入进去——买材料、买资料(资金投入加技术研发,贡献超过中科院20万人民币)。
2.柳传志以红帽子企业为由,搞企业改革,瓜分联想股份。但是以联想这家企业是国企、是国家的为理由,没有给倪光南股份。
三:结果
柳传志管计算所——发迹了、有钱了,倪光南投钱、投技术、投精力,搞研发——扫地出门、啥都没有。
四:总结
联想在红帽子企业以及接收计算所的背景下,经过倪光南的投入、研发,制作出汉卡、主板,赚钱了。按照红帽子企业的明规则,倪光南应该是企业投资人,用的是中科院商誉。但是最后柳传志主导的企业改制,以红帽子企业为由,脱离国有,又以国企为理由,否认倪光南的投入。最终,达到了排除倪光南,独自划分联想股份的目的。
五:名词解释
红帽子企业:在公司法颁布实施以前,由于个人不能注册私人公司,因此,办公司只能找单位,通过挂靠的方式,办单位、国家名下的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由于个人出资又享有国家或集体商誉,因此股份方面属于个人和国家(集体)各占一部分。在《公司法》颁布实施允许注册私人企业后,对之前的企业,将其称之为红帽子企业。并且在《公司法》颁布实施后,这类企业可以脱离挂靠单位,实现完全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