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6,918贴子:578,728

我认为这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篇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引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
这个案件根本没有网文传的那么神乎其神。那个黑尼撒推理的凶手特征太脱离实际,跟侦探小说似的。实际的凶手,说出来就太普通不过,完全会让你们失去关注这个案件的兴趣。————凶手不过是个独居的屠户,兼营熟食。我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我父母干了十几年屠户,案中的很多特征都跟屠户杀猪做熟食的手法一模一样,而网友推理说是有解剖知识的人,完全是扯淡,就算你是解剖专业的教授,你可能天天都有尸体让你把技术练的这么熟练?但是这些手法和技术在屠户当中则太普通不过,我父母的那些同行,随便干个3年以上的都能达到。不说了,去上班了,有人看在更!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17 17:16回复
    一更趁着放假更一波。说实话,南大碎尸案真的是一起相当普通的案件,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是被人艺术加工,又依托于网络传播的迅速,才被人反复提及。我的分析基于2014年由茅小喵首发在人人网上的文章。看了很多分析文章,只有茅小喵的分析还算靠谱,至于黑弥撒的分析,真的荒谬到不值得浪费笔墨。茅小喵的分析链接我比较懒,直接上结论。凶手是个兼营熟食的屠夫。作案动机,被欲望撞晕了头脑,猜测是受《八仙饭店》或当时其它同类影片的启发。96年前后,正是大陆热衷看港台录像的时期,很多家里都有购买录像机,出租录像带的店铺四处可见,而八仙饭店这种片子,很受欢迎,原因你懂的!凶手跟刁爱青不认识,是随机下手作案,但是很可能心里早有这种想法。我不是在根据电影情节脑补凶手,而是根据案件中实锤的几个作案特征,结合我家十几年的屠户经历推测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2-17 17: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以下为推理正文
      引用茅小喵:
      根据上面的说法,本喵汇总后得出刁爱青被碎尸的尸体呈现以下情况:
      1、头和四肢被较为锋利的刀很顺利的斩下,骨架在关节处被下刀斩断,然后骨肉分离,骨头和肉被分开包装丢弃。
      2、内脏(包括子宫等)完整没有遗失,头颅与部分内脏有与烫水有过接触的痕迹,呈现被煮过的状态。
      3、从骨头上取下的肉,被细致的切割成零碎的块状(不是片状)大约2000多块左右。
      4、肉块与骨头有规律的被放置在包里,肠体组织有规律呈直线型排列在包的底部,有颗粒状排泄物溢出。
      5、(无法确定)2008年在肉内检测到木屑和猪肉成份
      以上5点是本喵根据多人的论述,取较为可信的共性特征汇总,其中的1、3、4条基本不会有疑问,第5条,现在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从时间线上看,第一符合多家媒体报道的,南京警方在08年再次深入调查“1.19”案的事实,第二符合十几年来技侦手段不断提升的客观现实。本喵姑且将此条算上。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2-17 17:20
      回复
        小喵全文啰里啰嗦了一堆,其实对案件本身有价值的信息极少,这个是其中之一。
        1、3、4条是实锤,那就从这3条逐字逐句的分析。
        “头和四肢被较为锋利的刀很顺利的斩下”
        短短的几个字,对于那些从来不自己切肉做菜的网友,估计根本看不出这几个字隐含了多少内容。--------- 通常家里切肉,都是用那种方形的不算太重的菜刀,这种菜刀适合切菜和切小块肉,但其实并不适合切带硬骨的大块肉。因为普通菜刀太轻,而且不够锋利,切带骨肉是相当费力的事情,不信的朋友可以买一条猪脊椎骨用自己家的菜刀试试。像头和四肢这种大块肉,用菜刀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实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信息里强调是刀,而没可能是斧子?有一种可能是,切口非常平整,是一刀整体切断,斧子的刃口较窄,需要砍很多次才能切断,造成的切口肯定不会是平整的,家里的菜刀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可能一刀就将头和四肢平整的砍下来。但是对于屠户,真的轻而易举。屠户用的是一种宽刃的砍刀,类似下图,但是其实我家当初用的砍刀比图片中的还要宽大。这种刀,一个技术熟练的屠户,抡起膀子可以一刀将猪棒骨切断(猪棒骨是很难切的)。(题外话:有一些地方切骨用的是一种小型铡刀,更是锋利,但是我老家没有人用。)有些人推测说是一个有解剖学知识的其它职业人士,我不太了解人体解剖的过程,难道解剖人体的时候还需要拿这种砍刀把人体剁碎?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12-17 17:23
        收起回复
          “骨架在关节处被下刀斩断”
          能够在关节处下刀斩断,更是一项技术活,就像《庖丁解牛》,早期杀猪卖肉,最考验技术的就是是否能够从关节处分解。如果甩开膀子硬是拿砍刀砍,是简单,但是费刀,容易崩刃口,而且肉块会四处飞溅,屠户们都不屑于这么做,生手这么拆肉通常都会被老手嘲笑。这里还有一个外人无法看出的信息,还是刀的问题。切骨架的关节,首先要切断和清理关节外围的肉,再用刀尖顺着骨缝下刀,这个时候用的是另一种比较专业的刀-----剔骨尖刀(如下图)。会什么要用这种刀,普通菜刀不行么?普通菜刀很难,因为刃太宽,无法顺利的插入骨缝,即使是那种常用的匕首,刃虽然也较窄,但是刃尖不够锋利,也不太容易顺利的斩断关节。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2-17 17:38
          收起回复
            然后骨肉分离,骨头和肉被分开包装丢弃”类似上面,对于非专业出身的人,拿菜刀剔骨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比较耗时。屠户剔骨,同样是用剔骨尖刀,锋利,轻巧,容易顺着骨膜将肉干净的剔掉。骨肉分包,是标准的屠户拆肉流程。接下来先把第三条拿出来说。“3、从骨头上取下的肉,被细致的切割成零碎的块状(不是片状)大约2000多块左右。”2000多块,我也不清楚警察同志是不是真的数过,但是总之也应该是很多了。零碎的块状,这是一件很考验耐心和心理素质的事,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刁爱青从死亡到被抛尸中间间隔9天,有推测说死亡时间大概在尸体被发现的前两三天,我比较倾向于这个死亡时间,原因后面说。按照如此复杂的尸体处理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娴熟的手法和不能引起他人注意的处理的环境。如果这个凶手不是屠户,这么做就相当复杂和不易实现。按这个处理方式,凶手如果有这样的时间和环境,用斧子将尸体连肉带骨剁碎后抛尸更简单,斧子哪都有卖,又不用费时的去剔骨。那凶手为什么这么复杂的处理尸体?-------因为对于屠户来说,这是处理尸体最熟悉简便的方式,而最熟悉的方式,就是最简单的方式。工具无需额外寻找,技术职业自带,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凶手很可能是在光天白日之下大大方方的处理尸体,不至于在众目睽睽的环境下,但是很可能跟外屋只隔了一扇门或窗户,分割尸体本身就是每天必做的工作,即使外人看到,也不会做太多怀疑。凶手只需要把这具尸体当成普通的猪处理即可,无需任何特殊的工具、技术和时间。有人看再更。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12-17 17:40
            回复
              二更。
              说实话,写这种真实案件的分析很费精力,不能胡编乱造信口开河,每次都要对照资料逐字逐句的看,但是有人看我还是很开心写下去。
              “4、肉块与骨头有规律的被放置在包里,肠体组织有规律呈直线型排列在包的底部,有颗粒状排泄物溢出。”
              我相信大家一定认同,普通人一定不会这么做。当然可以假想杀人犯是个强迫症,可是如果凶手的强迫症,在摆放死人肉块和骨头的情况下,在亟需迅速处理掉尸体情况下,还能有这样严重的强迫症倾向,那这个人在社会中是不是应该识别度很高呢?可对于屠户来说,大部分的屠户都会这么做,因为是职业习惯。我不太清楚句中说的规律是什么样子,但是大概率只是整齐的码放,这是因为切完后就是保持的整齐码放的状态,然后直接用刀托起摆在了包中。就跟熟手切猪肉一模一样。然后再将骨头放入。“肠体组织有规律呈直线型排列在包的底部”。我父母当初处理猪肠子时,都是先将猪肠子捋顺,几乎不会杂乱的扔在地上,这样会方便后续处理。凶手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职业习惯,另一方面,其它的猪肠子都是规规矩矩的放置,如果出现一套杂乱的肠子,会引人生疑。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2-17 17:43
              回复
                三更。我大概四五年前看到这个案子的介绍时,当时的第一想法就认为是屠户干的,但是有一些细节我也无法确定。后期不断的思索推敲,还问了我妈一些关于屠宰和做熟食方面的细节(以前我爸负责屠宰,我妈负责做熟食。)我妈看过这个案子的介绍后,也认为这些手法就跟处理一头猪几乎一样,普通人很难有这种技术和处理条件。有个知友的回复给我提了个醒,就是头颅和内脏可能不是用做熟食的余水煮的,因为余水中通常都有调料,警察检测时不至于检查不出来。应该只是有了余火。为什么我说是余火,因为九几年的时候,煮熟食通常用的是煤,南京这种大城市,大概率用的是蜂窝煤,凶手应该是用煮熟食后未燃尽的蜂窝煤煮的头颅和内脏,同时有可能是时间或环境不允许长期煮,导致头颅和内脏只是被开水烫过。“ 5、(无法确定)2008年在肉内检测到木屑和猪肉成份”这一条无法确定,如果能确定,我都觉得上面4条不分析都能确定是个猪肉贩子干的。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为什么会有木屑。略微想一下大家都会觉得挺正常的,案板上的木屑么,有什么奇怪的,其实没那么简单。新案板几乎无法砍下木屑,木质案板上的木屑并不是很容易被砍下来,我们普通人家的案板,想要达到容易砍下木屑的程度,必须得相当陈旧,然后用大力劈砍,即使这样,因为普通人家的案板通常都收拾的比较干净和干燥,用普通的菜刀还是不太容易砍下木屑。可是屠户的案板就比较容易砍下木屑,因为屠户的案板经常会用那种大砍刀砍下去,表面破损严重,同时屠户的案板会持续的使用,案板长期处于一个潮湿的状态,导致板面处于类似于腐烂的状态,木屑极易掉落。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12-17 17: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伪四更:这个三更中其实我写了关于抛尸的分析,而且已经写了好几天,但是一直不敢发出来。因为抛尸是需更纯粹的推理,已经脱离了我基于屠户经历的推断。我本来是有一个基于屠户工作规律的理论来解释,虽然我觉得合情合理,但是如此情况下,凶手的身份又过于明显,警察不至于查不到。我仔细看并且思考了抛尸的所有情况,并且阅读了其它高赞答主的推测,其实都不能自圆其说。比较显然的是,一会说凶手及其心细冷静,但是下文又说凶手疏忽遗漏了手指,然后看见警察后慌乱中将尸体抛弃在南大附近。推测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自圆其说,在非重要的情节上可以有瑕疵,但是分尸抛尸都是是主要情节,怎么可以一会推理说根据这个主要情节推断凶手心细冷静,一会又根据另一个主要情节说凶手疏忽大意见警慌乱呢?这个抛尸的分析,真的可以写好多,实际上我也真的已经写了好多,但是没有完善,不敢发出来。还是先说个结论,其实我真的不认为凶手是个所谓的高智商心细冷静的凶手,他并没有仔细斟酌过分尸的手段和抛尸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只是大致想过,然后相对随意的抛弃。因为仔细分析,分尸手段过于复杂耗时,抛尸又过于草率。本身实锤的情况就很多自相矛盾,这也导致了很多答主的推测也自相矛盾。也看了一些知友的回复,不管是赞同的还是提出质疑的,都感谢关注。这种没有侦破的案子,其实不可能有哪个推断能解释所有的疑点,否则这个案子就能侦破了。所有的推断,其实也的确是一厢情愿,最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众多的一厢情愿中,去辨别哪一个一厢情愿最接近现实,更贴近生活。之前我的推断也是在不断的自我质疑中完善,现在我也需要在网友的质疑中去完善。 但是我需要先把自己对案情的分析写好,再根据网友的质疑去补漏。抛尸的分析虽然我写了,但先不发。因为看了几个高赞答主的推测,我觉得在抛尸问题上有很多地方需要详细推敲和辩驳,估计需要找个周六日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去完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12-17 17:50
                  回复
                    五更抛尸的问题我已经写了几周,反反复复的写了几个版本,但是都不能合理解释里面太多自相矛盾的线索。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可能会进入一个牛角尖,就是我们可能会执着于某几个很细节的线索,而这个线索又跟其它线索冲突,然后我们苦苦思索,想要找到一个说法去把自相矛盾情节都能合理的解释清楚,但却很难找到那么完美的解决方案,虽然能完美解释这个情节,对于另一个情节却又太牵强。作为无法接触到第一手真实材料的我们,想要分析案情,是很困难的。即使能确定所有的线索都是真实的,其中也不敢保证每个线索都是有意义的。例如知友提到白银案中,凶手有一次在现场的两个茶杯中都到了水,这样大家就死死盯着这个线索而分析是两个人作案,而实际上,凶手只是看到了两个杯子,有意无意的就都倒满了。这种线索极易混淆视听,让我们执着于某中而被带偏思路。我甚至认为警察当初就是因为这一点,无法第一时间确定凶手的情况。那如何规避这种情况呢?我刚想到的方法是,无法实锤的旁枝末节,最后去考虑,只考虑主要情节,尽量先梳理出主干,再去详细推敲细节。抛尸上的很多情节,充满了自相矛盾,而且不是细节的自相矛盾,而是主干情节的矛盾。根据屠户的工作规律,我是能够解释抛尸的很多疑点的,但却又让凶手特征太过明显,警察不至于找不到凶手。这点也是我被很多知友质疑的一个方面,其实我也对这个矛盾耿耿于怀。但是如果陷入这个矛盾,案情就没办法分析下去了,所以我只能先忽略掉这个要素,原因后面会讲。在分析抛尸上,我不懂什么犯罪心理学,我只能设身处地的去想,在现有已经实锤的种种案件主要情节上,如果我是凶手,我要怎么做,我为什么要那么做,我又是如何去做?然后根据我想到的贴合实际的情况,去猜测凶手的一些情况。我们先来做个整体分析。很多人分析说凶手的特征是高智商、心理素质好、独居,有单独处理尸体的环境和时间。那我们来分析下这个凶手是否真的满足这个特征。我自认为我的智商水平,顶多算是中等偏上,绝对算不上高智商。那么以我的智商水平,我会如何处理尸体呢?----------毫无疑问,我会努力把这起案件做成失踪案。因为失踪案明显要比抛尸案更难侦查。抛尸案被发现后,即使不被侦破,至少还能上个报纸。而失踪案,根本无人关注。刁爱青失踪了9天,这9天中,警察没有接到学校的报案,甚至学校根本不知道刁爱青失踪(刁爱青的室友也是心大),如果不是因为发现尸块,我无法想象,要多久后警察才会接到失踪报案,而警察即使接到报案,在没发现尸体前,也不可能当成凶杀案处理,不可能去大规模排查凶杀,警察第一次时间应该去排查刁爱青的亲朋好友,这样排查下来,估计即使确定刁爱青已经真的失踪,也要很长时间以后,而被确定为失踪案以后----------就没有以后了,失踪就失踪了,这件案子都不会引起任何人关注,也就不会有我们在这胡扯案情了。全国每年那么多失踪人口,谁查的过来?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12-17 17:52
                    收起回复
                      六更接着分析抛尸。我还是先抓住主干情节,按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分析,把自己想象成凶手设身处地去考虑以下问题:1、抛尸地点是我仔细考虑后有意选择的吗? 2、如果是经过仔细思考才选择的抛尸点,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地点?3、我又是在何时,如何到达这些地点进行抛尸的?4、我是分次抛尸还是一次性抛尸?刁爱青失踪9天中,凶手从禁锢刁爱青到杀害抛尸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被人发现任何踪迹,甚至没有引起过任何人的怀疑。大家有想过这有多难吗?刁爱青很可能是被禁锢一段时间后才被杀死的,将一个活人绑架,隐藏起来,再到杀死,用劈砍的方式处理尸体,整个9天中都能做到不让任何发现甚至怀疑,那隐藏一具切碎的尸体又有何难呢?如果凶手住的是常规的楼房和宿舍,即使刁爱青是主动跟随凶手进入房间,不被发现的几率也是相当低。如果凶手真的做到9天中不让人产生任何怀疑,有网友说是半熟人作案,即刁爱青与凶手认识,并且有过来往。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刁爱青跟凶手绝对不止见过一两次,那么多次见面中难道就没有任何目击者?刁爱青每次与凶手见面都是躲起不让任何人看到?在跟说明凶手的确有一个很独立的私人空间。而自相矛盾的情节是,他为什么不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藏尸和更细致的处理尸体呢?如果凶手第一次抛尸的时候还认为大家不会发现尸块,情有可原,但是,19日发现尸体后,在警方已经开始在南大附近查找后,第二次抛尸时的情况就有点太明目张胆了。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很多人推测说是凶手在准备去远的地方抛尸时,在南大附近路遇警察,慌乱中急急忙忙的将尸体抛弃掉。实际上,凶手能够带着数量相当大的尸体出现在南大附近,就已经是一件相当诡异的事情。我们设身处地的去设想一下凶手当时的情况。首先,他是何时出现在南大附近的?如果是凌晨或者是很早的时间,街上人烟稀少,少到了什么程度?凶手带着特征鲜明的双肩包,几乎在南大转了一圈,在大街上扔下两个黑色塑料袋,一个双肩包,尽然没有目击者?早到了这种程度,警察也会这么早去办公吗?如果大街上人少到这种程度,警察看不到拿着包的凶手吗?如果凶手是相对较晚去的,这几个地点的人流量都相对较大,为什么没有目击者?我给出的解释是,凶手就是在半夜人烟稀少的时候去抛尸的,根本没有遇到警察,之所以没有目击者,是因为凶手抛尸时的第一目的根本不是抛在哪,而是哪里没有人就抛在哪。凶手选择的其它抛尸地点也是遵循的这个原则,而这个原则也直接导致了此案无法被侦破的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凶手智商高才如此做,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会这么做。刁爱青那么晚出门,会去哪里?我相信不会走的太远。那么凶手是如何控制住刁爱青的?控制住以后,又把她禁锢在哪里?这件案子无法找到凶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几个可能是,无法锁定凶手,或者是凶手锁定人群错误,或者是,锁定了凶手所在人群,但是凶手有不在场的证据。当我们分析一个案件的时候,合理的分析顺序是,优先梳理出那些凶手必须具备的每一个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去找出符合的嫌疑人。主要必备条件包括,作案动机、作案时间、作案现场、作案工具(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列的全不全)。通常只要找出任意两个,甚至一个,就能通过不断的顺藤摸瓜或者刑讯手段找到另外几个。但是,如果凶手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完全排除作案可能性么?显然不是,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侦破的悬案,很多案件无法侦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法找到符合必备条件的凶手。而这起案件无法侦破的原因,估计是四个必备条件都毫无线索。作案动机上,如果是熟人作案或者半熟人作案,锁定的群体其实很小。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12-17 17:55
                      收起回复
                        当初南京景芳把厨师屠夫等职业列为重点调查对象,肯定是在死者遗体上找到了相关的信息。遗体被热水烫(煮)过的做法有点类似于做菜、杀禽畜时,处理肉类的“焯水”手法,能把肉类,尤其是冰冻过的肉类中的血水去掉,如果水中放入生姜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肉类的血腥味和雪藏味……我猜这是凶手当时为了避免在抛S路上发出气味而做的准备工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2-18 17:40
                        回复
                          已关注,继续跟进楼主讲述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12-18 19:20
                          回复
                            这到底要有多强大的心里素质才能这样做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2-18 20: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1-12-18 2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