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己巳之变的最大迷案——蓟州之战
但凡认真看过地图,就知道蓟州的重要性,不论任何原因,袁崇焕放弃蓟州防线无异于投降。
一、关于袁崇焕的忠奸问题先放在一边,先说蓟州的军事战略价值。
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三十年前,蓟州一带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蓟镇在明朝是九边重镇中最重要的防线之一,一直到现在蓟州区也是重要军事基地,三十年前驻扎在此的部队地位非常高(前装甲第1师),即便经过改编以后,蓟州区仍具有重要军事作用。
两千多年来,不论哪朝哪代都将蓟县作为重要关隘,部分袁粉为了反驳编造所谓“蓟县无防守价值”的言论,把历朝历代在此设立重镇的行为当做“笑话”吗? 即便如今,交通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蓟县仍旧驻扎装甲部队,这难道没充分说明此地的战略价值?
请看史料: 明末经略辽东王在晋:“蓟州山不甚险然城郭依岩又当孔道设重兵守之贼不能过”。(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明末时期的地形地貌与现在相比差别很大,最大的差别有两点: 1、 于桥水库尚未修建,翠屏山(神仙山)至府君山之间 为河湖湿地,遍布滩涂丛林;2、蓟运河尚无修整,潮白河和蓟运河之间常发生洪涝灾害,同样遍布沼泽湿地。
所以自皇太极攻克遵化以后,“遵化-蓟县-通州”一线将是唯一可供大规模兵力通过的路径,而这条路线的关键则是“蓟州防线”。
二、当时袁崇焕本人对“蓟州”重视程度如何?
1、九日,入蓟料理战守,以旧总兵朱梅、副将徐敷奏等守山海;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镇华守建昌;参将邹总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以昌镇尤总兵世威仍回昌平,保陵寝;宣镇侯总兵世禄前守三河,以防贼西奔。保镇曹总兵鸣雷同辽镇祖总兵等驻蓟以遏敌。《辽西入卫纪事》(作者 周文郁为袁崇焕亲信,己巳之变中一直追随其左右。)
2、(十二日)昨接袁崇焕塘报,凡要害地方俱已拨兵防守,其蓟州守则不忧矣;西建昌、迁安、永平守则不忧。(崇祯长编卷之二十八)
袁上书“初四日早发山海,初十日抵蓟州,计程五百里,而六日驰到入蓟城,歇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拔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崇祯长编》卷二十八)
从此可见,“袁”本人对“蓟州”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视,不仅亲自将指挥部设在蓟州,而且调遣重兵防守。 可见不论“袁粉”如何狡辩,袁崇焕对蓟州的战略地位非常肯定。
前线总指挥“袁”本人的言行就表明“蓟州”的至关重要。所以,部分"袁粉”所谓“蓟州无战略价值,不可守的言论”,本身就与“袁”对“蓟州”的重视相矛盾。
袁崇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蓟州”的重要性,这就充分反驳了那些“袁粉”的奇葩言论。
袁是否需要对“蓟州防线”失败负责?
首先,袁身为前线军事总指挥(“谕兵部各路援兵俱令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崇祯长编》卷二十八))又是怎么做的呢?
其次,袁总指挥多次信誓旦旦承若严守蓟州。
“初四日早发山海,初十日抵蓟州,计程五百里,而六日驰到入蓟城,歇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拔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崇祯长编》卷二十八)
甚至在战前的前一日,袁本人在蓟州城内信誓旦旦“已拨兵防守,其蓟州守则不忧矣”。
结果是不论袁总指挥战前如何承诺,事实再次疯狂打脸,袁连敌军主力都未探查到,敌军已经越过蓟州城,蓟州防线彻底失败。
十三日清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见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辽西入卫纪事》
十四日,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公即督辽将士西追。《辽西入卫纪事》
所谓袁本人重点防御,本为“京师锁钥”被分兵防守的重镇“蓟州”,竟然成为皇太极入关以来最为顺畅的一段路程,过关速度达到50里/日 的惬意行军速度。
这一段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太极数万大军又是如何通过的重镇防区? 不仅当时是个谜,而且至今都不能知晓数万大军如何通过背山依水、丛林密布、沼泽遍布的“孔道”,仅稍微接触就已经到达三河县。
至此,京师一马平川,再无关隘可守。
更为迷惑的是,原驻守蓟州的保定总督刘策和昌平总兵尤世威等本在蓟州重点防御的部队,被袁总指挥临时纷纷调离防区。而本在三河县驻扎的侯世禄也被调离三河,致使清军轻松逾越蓟州后,又占领三河县,轻松渡过通州河。
对此,当时孙承宗都表示大惑不解:“臣闻袁崇焕驻蓟州,满桂驻顺义,侯世禄驻三河,此为得策。又闻尤世威回昌平,世禄驻通州,似未合宜。” 此番调动令各地援军纷散京师。
至于袁本人的调动合适与否,难以判断其合理性,但最终结果就是'蓟州防线”丝毫未发挥作用,而且各地援军却被频繁调动,疲于奔走。而经过蓟州防线以后,京师周围一马平川再无兵力可以阻挡皇太极的骑兵部队,华北地区被劫掠一空,几十万户居民遭难。
请问,作为总指挥的“袁”该当何罪?
袁崇焕本人“忠奸”难以评价,战役经过也破朔迷离,但仅仅就防守“蓟州”而言,自“石门驿”至“三河”竟然被一日逾越的事实却是毫无疑问的,拥有如此“战绩”也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而清朝灭亡以后,通过保留下来的《满文老档》却发现,皇太极对这两日记载如下:
“十三日,大军至蓟州,获一生员,令持书往谕驻城道员、军官及庶民降。又获明兵之一人遂令持书往谕爱塔,桑阿尔寨来降。将行,谕之曰:“将书与彼,事若成,则授以职。”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十四日,大军至三河县,获一汉人,令持书招降。”
皇太极的记载中,详细写到几次招降,尤其记录了“明兵往谕爱塔,桑阿尔寨来降”说明第二次招降成功,通过其他记载发现桑阿尔寨,当时在辽兵中,且后来被皇太极授予军职,说明十三日当天,桑阿尔寨似乎“事已成”,结果皇太极“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
在“蓟州五里外驻营”这么近的距离哪怕是瞎子也能听见数万大军的行军和扎营的声音吧,但袁总指挥愣是“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但《满文老档》却清晰记载皇太极大军的行军路线:
“十三日,蓟州”---“十四日,三河县”---“十五日,渡通州河,驻营城北, 败明大同满总兵官、宣府侯总兵官”
至今都不知道皇太极是如何神奇的“一日飞跃”蓟州防线,而袁总指挥又是如何未能发现近在咫尺的大军的?清朝入关的档案中也独缺少了对如何通过“蓟州”详细经过,但是从行程日期而言,十三日早上皇太极大军在“石门驿”,当晚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全程50里路,说明皇太极大军并未绕行而是顺畅经过蓟州城,并在第二天就直奔三河县而去,大军毫无疲惫。
本为京畿重镇的“蓟州城”也成为了皇太极入关以来唯一没有发生战斗痕迹,袁总指挥仅仅“放炮”数次,却未伤亡清兵一人的军事要地。所以“蓟州城”到底发生的事情,也成为了“悬案”。
“悬案”真相如何不做追究,仅从军事后果而言:请问,作为军事总指挥的“袁”又该当何责?附北京地形图一份,想一下在这样的地形能不能潜越?
但凡认真看过地图,就知道蓟州的重要性,不论任何原因,袁崇焕放弃蓟州防线无异于投降。
一、关于袁崇焕的忠奸问题先放在一边,先说蓟州的军事战略价值。
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三十年前,蓟州一带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蓟镇在明朝是九边重镇中最重要的防线之一,一直到现在蓟州区也是重要军事基地,三十年前驻扎在此的部队地位非常高(前装甲第1师),即便经过改编以后,蓟州区仍具有重要军事作用。
两千多年来,不论哪朝哪代都将蓟县作为重要关隘,部分袁粉为了反驳编造所谓“蓟县无防守价值”的言论,把历朝历代在此设立重镇的行为当做“笑话”吗? 即便如今,交通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蓟县仍旧驻扎装甲部队,这难道没充分说明此地的战略价值?
请看史料: 明末经略辽东王在晋:“蓟州山不甚险然城郭依岩又当孔道设重兵守之贼不能过”。(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明末时期的地形地貌与现在相比差别很大,最大的差别有两点: 1、 于桥水库尚未修建,翠屏山(神仙山)至府君山之间 为河湖湿地,遍布滩涂丛林;2、蓟运河尚无修整,潮白河和蓟运河之间常发生洪涝灾害,同样遍布沼泽湿地。
所以自皇太极攻克遵化以后,“遵化-蓟县-通州”一线将是唯一可供大规模兵力通过的路径,而这条路线的关键则是“蓟州防线”。
二、当时袁崇焕本人对“蓟州”重视程度如何?
1、九日,入蓟料理战守,以旧总兵朱梅、副将徐敷奏等守山海;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镇华守建昌;参将邹总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以昌镇尤总兵世威仍回昌平,保陵寝;宣镇侯总兵世禄前守三河,以防贼西奔。保镇曹总兵鸣雷同辽镇祖总兵等驻蓟以遏敌。《辽西入卫纪事》(作者 周文郁为袁崇焕亲信,己巳之变中一直追随其左右。)
2、(十二日)昨接袁崇焕塘报,凡要害地方俱已拨兵防守,其蓟州守则不忧矣;西建昌、迁安、永平守则不忧。(崇祯长编卷之二十八)
袁上书“初四日早发山海,初十日抵蓟州,计程五百里,而六日驰到入蓟城,歇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拔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崇祯长编》卷二十八)
从此可见,“袁”本人对“蓟州”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视,不仅亲自将指挥部设在蓟州,而且调遣重兵防守。 可见不论“袁粉”如何狡辩,袁崇焕对蓟州的战略地位非常肯定。
前线总指挥“袁”本人的言行就表明“蓟州”的至关重要。所以,部分"袁粉”所谓“蓟州无战略价值,不可守的言论”,本身就与“袁”对“蓟州”的重视相矛盾。
袁崇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蓟州”的重要性,这就充分反驳了那些“袁粉”的奇葩言论。
袁是否需要对“蓟州防线”失败负责?
首先,袁身为前线军事总指挥(“谕兵部各路援兵俱令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崇祯长编》卷二十八))又是怎么做的呢?
其次,袁总指挥多次信誓旦旦承若严守蓟州。
“初四日早发山海,初十日抵蓟州,计程五百里,而六日驰到入蓟城,歇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拔哨,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崇祯长编》卷二十八)
甚至在战前的前一日,袁本人在蓟州城内信誓旦旦“已拨兵防守,其蓟州守则不忧矣”。
结果是不论袁总指挥战前如何承诺,事实再次疯狂打脸,袁连敌军主力都未探查到,敌军已经越过蓟州城,蓟州防线彻底失败。
十三日清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见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辽西入卫纪事》
十四日,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公即督辽将士西追。《辽西入卫纪事》
所谓袁本人重点防御,本为“京师锁钥”被分兵防守的重镇“蓟州”,竟然成为皇太极入关以来最为顺畅的一段路程,过关速度达到50里/日 的惬意行军速度。
这一段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太极数万大军又是如何通过的重镇防区? 不仅当时是个谜,而且至今都不能知晓数万大军如何通过背山依水、丛林密布、沼泽遍布的“孔道”,仅稍微接触就已经到达三河县。
至此,京师一马平川,再无关隘可守。
更为迷惑的是,原驻守蓟州的保定总督刘策和昌平总兵尤世威等本在蓟州重点防御的部队,被袁总指挥临时纷纷调离防区。而本在三河县驻扎的侯世禄也被调离三河,致使清军轻松逾越蓟州后,又占领三河县,轻松渡过通州河。
对此,当时孙承宗都表示大惑不解:“臣闻袁崇焕驻蓟州,满桂驻顺义,侯世禄驻三河,此为得策。又闻尤世威回昌平,世禄驻通州,似未合宜。” 此番调动令各地援军纷散京师。
至于袁本人的调动合适与否,难以判断其合理性,但最终结果就是'蓟州防线”丝毫未发挥作用,而且各地援军却被频繁调动,疲于奔走。而经过蓟州防线以后,京师周围一马平川再无兵力可以阻挡皇太极的骑兵部队,华北地区被劫掠一空,几十万户居民遭难。
请问,作为总指挥的“袁”该当何罪?
袁崇焕本人“忠奸”难以评价,战役经过也破朔迷离,但仅仅就防守“蓟州”而言,自“石门驿”至“三河”竟然被一日逾越的事实却是毫无疑问的,拥有如此“战绩”也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而清朝灭亡以后,通过保留下来的《满文老档》却发现,皇太极对这两日记载如下:
“十三日,大军至蓟州,获一生员,令持书往谕驻城道员、军官及庶民降。又获明兵之一人遂令持书往谕爱塔,桑阿尔寨来降。将行,谕之曰:“将书与彼,事若成,则授以职。”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十四日,大军至三河县,获一汉人,令持书招降。”
皇太极的记载中,详细写到几次招降,尤其记录了“明兵往谕爱塔,桑阿尔寨来降”说明第二次招降成功,通过其他记载发现桑阿尔寨,当时在辽兵中,且后来被皇太极授予军职,说明十三日当天,桑阿尔寨似乎“事已成”,结果皇太极“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
在“蓟州五里外驻营”这么近的距离哪怕是瞎子也能听见数万大军的行军和扎营的声音吧,但袁总指挥愣是“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
但《满文老档》却清晰记载皇太极大军的行军路线:
“十三日,蓟州”---“十四日,三河县”---“十五日,渡通州河,驻营城北, 败明大同满总兵官、宣府侯总兵官”
至今都不知道皇太极是如何神奇的“一日飞跃”蓟州防线,而袁总指挥又是如何未能发现近在咫尺的大军的?清朝入关的档案中也独缺少了对如何通过“蓟州”详细经过,但是从行程日期而言,十三日早上皇太极大军在“石门驿”,当晚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全程50里路,说明皇太极大军并未绕行而是顺畅经过蓟州城,并在第二天就直奔三河县而去,大军毫无疲惫。
本为京畿重镇的“蓟州城”也成为了皇太极入关以来唯一没有发生战斗痕迹,袁总指挥仅仅“放炮”数次,却未伤亡清兵一人的军事要地。所以“蓟州城”到底发生的事情,也成为了“悬案”。
“悬案”真相如何不做追究,仅从军事后果而言:请问,作为军事总指挥的“袁”又该当何责?附北京地形图一份,想一下在这样的地形能不能潜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