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吧 关注:29,366贴子:298,050

冒个泡,新藏线后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5年,在庸庸碌碌的两点一线,枯燥无味的上班中,突然感觉 我们在排队等待死亡的时候,仿佛有些事情未曾做过,或者之前的想法自己早就忘记了,却突然的涌在心头,比如说,小时候特别想环游世界。环游世界,腰包受限,但环游西藏,确实可以实现的,当然前提是辞去工作,失业一段时间而已。

Doggy 自行车

藏族小姑娘

美丽的班公湖
Doggy旅行车,骑行还是比较舒适的。当年逛各大论坛,也一度成为所谓的装备党,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很可笑的。其实自己完全是骑车旅行的小白,长途也就骑行了两次,从新疆喀什出发骑到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另外一次从山东威海骑到了浙江舟山。非常愿意和各位骑友分享故事。
1.长途骑行,最重要的是舒适性。国内的道路环境已经是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了,我骑行的胎偏向铺装路面其实已经够用了,但为了舒适,还是应当选择稍宽点的轮胎,哪怕损失些公路巡航下坡的速度,但能提高很好的舒适度,减少车架的震颤,还是有很大的帮助。鞍座当时选的Brooks,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途中会下雨,牛皮座椅不防雨水。
长途骑行,最难受的是屁股,长期和座椅摩擦,一个舒服的鞍座和减震立管 我认为是一台好的旅行自行车重要的配件。如果鞍座很舒适,骑行短裤也就没有必要了,这样就会减少携带的物品了。
其次身体难受的是手腕,由于有些路面路况不好,握把反复的震颤,用不了多长时间,手腕疼,还有骑行姿势的问题,手腕要分担一部分上身的重量,手腕的支撑处反复的受力,会非常非常非常之难受。一个舒适的握把 是长途骑行中最为重要的配件之一。至于什么样的把立 是最好的,这个问题是开放的,平把 公路把,燕把,还有现在大热的牛角把。得看每个人骑行的场景。
新藏线上 还有尼泊尔境内山路比较崎岖,尤其是尼泊尔,山路多,拐弯多,且很多不是铺装路面,握把 必须要考虑操控性问题,毕竟山路上,旁边就是陡峭的山崖,道路很窄,大货车会把你挤到悬崖边上,平把的操控性要明显好过公路把。
无论在什么时候,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永远是排到第一位的。
2.个人真的应当向装备器材党泼一下冷水,其中包括我自己。
什么自行车都可以旅行,我在新藏线上遇到过好几个骑公路的年轻人,装备很少的食物和衣服,由于骑行速度快,每天晚上都可以住店。还碰到过骑二八大杠的自行车。东部沿海地区 人烟密集,无论山地车 公路车 或者 折叠车都完全没问题。简单的带个单人帐篷,可以省下不少的酒店费用,如果不带帐篷,只是携带简单的衣物,任何单车都完全没问题,当然长时间骑行的舒适度是另外的问题了。
什么车架都适合旅行车,钢架铝架都完全没有问题。材质并不是至关重要的的东西。我个人反对一切把材质神话,所谓的钢架自行车比铝架自行车更舒适更耐用的这种迷信。
这个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Cyclingabout已经详细的论证了,实验室环境和真实的骑行环境,车架材质和车架的震颤及垂直方向的移动频率和大小无关。而轮胎宽度和鞍座立管 高度相关。简单来说越宽的轮胎 震颤越小 越舒适,这也符合人的常识。
大厂的整车比DIY散车更具备性价比。
DIY 注定会是一个小众的极客市场,自行车市场需要这样的市场,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的骑友来说,DIY成本极高。在人工费越来越高昂的今天,让优秀的有经验的机械师傅升级组装各种零部件,费用并不是一般骑友所能承受的起。看看曾经火爆一时的电脑组装DIY,到现在空置的中关村各种电子城,都反应了这样的历史趋势。
现在旅行车,国内的话,我个人更会推荐捷安特 迪卡侬 ,尤其是迪卡侬,不仅仅国内门店多,国外门店也非常多。这就意味着维修的零部件补给会非常方便,这非常非常重要。
大厂的品控质量和售后都和小厂不是一个级别的,就拿长途骑行来说,除了舒适度以外,车身的异响会严重影响您的心情。小部件挡泥板 中轴螺丝的响动 挂包的摩擦噪音,会让您抓狂和烦不胜烦!
很多人高估了自行车的可靠性,强烈的推荐大品牌各种高配置车型,如国外的surely koga等,我想说的是,在长途骑行中,摔车是注定要发生的。骑车摔倒的发生率是100%。所谓的再坚固耐用的零部件在严重的冲击下,都会变形,都会让您面临等待救援的境地。论坛Koga赞助的澳大利亚的哥们,骑行3万公里,在途中道路塌方,肋骨骨折,自行车多处受损,在哥伦比亚等欧洲的配件,等了3个月。才能继续骑行完成穿越美洲。
3关于我的梦想 环游世界的骑行
实现这个梦想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第一是时间,也许对于单身人士没有家庭负累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挑战,问题是年轻人是混沌的,他未曾有过梦想,或者说金钱恋爱足以把他绊倒。如果是离婚或者单身的中年人,体力尚可或许经济上不成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护照问题。
毕竟现实的原因,我们的护照出国麻烦多多,并不好用。
最后Doggy的旅行车扔到马来西亚了,托运费太贵,送朋友了。
怀念西藏巍峨的雪山,印度的神庙,尼泊尔的青旅,越南的小吃,马来西亚的滨城和新山。
走出去,猛然发现这个地球不大。各种不同信仰和背景的人凑在一起 还是蛮有意思的。
还好 我们这个国家很大,虽然被高墙挡住,踩个单车,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不亦快哉?
Get fun!


IP属地:山东1楼2022-01-17 13:16回复
    托运不是免费么?经济舱25-30公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1-17 13:49
    收起回复
      很中肯。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17 14:06
      回复
        写得好。说出了一个真正的骑行运动爱好者的心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1-17 17:17
        回复
          如果我是大学毕业的普通家庭的年轻人,也许为了心爱的姑娘还需要努力拼搏,在准备走入996奴隶工厂之前,不愿意辜负年轻的激情。我会选择二手的越野车,简单的加个货架,载个帐篷,走遍大江南北。
          如果我是教师或者每年有固定假期的体制内编制人员,计划每年走遍一个国家。无衣食之忧,有钱有闲,人或已中年,我会选择小轮折叠车,配置拉满,因为硬件的成本并不高,时间的成本最高。小轮车托运最方便,无论非洲欧洲,走走停停,尽享当地风情,谁说要一天骑7,8个小时。自行车给人以自由的伟大工具。借用一句话,他足够快也足够慢。慢的时候可以欣赏和分享美景和不同人的交流,快 体现在,用不了多长时间 我们就能从容的穿越一个国家。
          如果我足够疯狂,能够 离爱无忧无惧。任何亲情物质 无法束缚内心狂野的自由。那么申请一本 畅通全球的护照,骑上心爱的单车,翻越无数的戈壁沙漠绿洲森林溪谷,最后在与世隔绝 语言不通的这个星球的某个孤僻的角落等待死亡的最终降临。
          和这个荒谬和有趣的世界说声 再见!
          然而现实的我,面对着车库里 蒙着灰尘的单车们,只能听到灵魂的叹息。


          IP属地:山东5楼2022-01-17 20:21
          收起回复
            感谢老骑友分享!!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7 21:01
            回复
              感谢分享骑行最重要的是快乐~铝碳钢钛架都有,很赞成你对材质器材的看法,无奈吧商太多无法扭转吧里的意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1-17 21:22
              回复
                我也感觉被brooks坑了,用过之后换掉的第一样装备就是b17,可能是我不适应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1-17 22:05
                收起回复
                  建议吧主给精华,这很中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1-17 22:55
                  回复
                    关于变速器,我个人的偏见,如果不在乎价格的话,我更偏向于内变速+皮带。头些年,山地车风靡这个国家,虽然山地车有着全地形等等优点,但更适合的还是山间路 土路 砾石路等非铺装路面,现实的国内道路环境,想要找这样能够较长时间骑行的没有路面硬化的道路,难,非常难!
                    我几乎从未见过在山间小路长时间骑行的骑友。用山地车去骑行城市道路,我认为是得不偿失。
                    国内的通勤车市场,基本上被电动车取代了。其实通勤车和旅行车很相似,用内变+皮带传动是非常合适的,外变速器优点很多,价格低廉,传动比高,变速范围广。但有一个毛病是强迫症的我实在是无法接受的,
                    就是油污太多,链条油污 齿轮,等等,骑行时候,裤脚 驮包都是油污 极难清理。而且定期得去店里清洗,上油保养。再就是飞机托运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脆弱的后拨齿轮。脆弱的后拨在骑行摔车的时候,也容易中招。
                    正在考虑把小轮车的外变 改为 内变。 毕竟折叠车折叠的时候,放在后备箱里再也不用担心满车的油污问题了。


                    IP属地:山东10楼2022-01-17 23:07
                    收起回复
                      作为一个标准的装备党,说说自己不同的看法。
                      DIY注定是个小众市场,没错,但DIY确是每个对自行车有所了解的人真的需要的。欧洲不少(小众)品牌,比如名气大一点的Tout Terrain,名气小一点的Patria,Norwid,Velotraum,完全没有名气的Poison,Herkelmann,在车架一定的基础上,其实都能DIY,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颜色,自己想要的套件,选择自己想要的轮毂,自己想要的辐条,选择自己想要座垫,选择自己想要的把横,自己想要的外胎。整车固然方便,但买了之后少不了折腾,Decathlon最近新出的520配置真的是惨不忍睹。好好的一个XT发电花鼓,去配个AXA的30Lux的灯??有必要简配成这样吗?车架数据确实不错,可是其他呢?作为长途旅行车,好歹配个Marathon的轮胎,好歹配个Deore级别的刹车,可惜都没有。重装旅行车搭配11速,齿比够吗?这样的车买的意义是啥,为了换零件?
                      骑行和别的户外并没有差别,购买好一点的装备只是为了自己用的舒服。我用Marathon的轮胎可以减少路上补胎的几率,用Ortlieb的包可以减少(避免)包里被淋湿的窘境,用SON的发电花鼓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至于钢架还是铝架,我并不在乎。至于你说的,遇到道路塌方,这样的事能多久遇到一次?如果遇到了,能等到救援,总比就此放弃来的好吧。
                      Cycling About我也关注过,他曾经在Instagram上推Tout Terrain的经典车型Silk Road,我问过他,为什么SON的东西在Tout Terrain卖的那么贵,他说,因为SON的东西好,我说东西好也不能比官方售价还贵那么多吧,对话结束。他没有再回答我的问题。
                      P.S.:你的观点2和你对变速器的观点(内变+皮带传动)完全矛盾。


                      IP属地:德国11楼2022-01-19 04:38
                      回复
                        楼主是真正跑过长途的人,观点很客观,不是那些奸商能比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1-19 08:45
                        回复
                          接着往下聊,我是个对装备一概无知的小白,说错了请各位斧正。说说刹车,关于鞍座和车把 对于长途骑行的舒适性,(个人并没有骑过太多的旅行车品牌,还是推荐大家自己上车去实际体会)。
                          我不想陷入 吊刹 线碟 和油刹,这样无穷无尽的争论之中的,具体哪个好哪个如何如何,还是请大家实际体验。
                          我想说我的旅行车佩的线碟,它的表现 我并不满意。要知道,如果长距离 几个月骑行的话,载着四五十斤重的装备和平时空载骑车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大多数骑行场景,我对刹车的好坏和体验 并没有什么感知。但在一个场景下,我深刻的感受到了 刹车体验的重要性。就是长距离下坡。无论是新藏线和尼泊尔境内的山地环境下,翻越一个山头大概就得大半天的时间,而迎接我的是长达几十公里的缓坡,这就意味着,我要时时刻刻的握着刹车,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紧握刹车,手痛,如果临近傍晚,寒风刺骨,感觉酸爽。一个好的刹车一方面刹停距离较短,紧急制动的情况下能给人信心,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 长时间握刹车,保持较小的力道,控制好速度。其实我们大多数情况并不是把车刹停,而是控制车速。有质量上乘的吊刹,也有体验不好的油刹,具体怎么样,还得去实际去骑,而不是看参数。
                          我随身没带刹车片,由于车子载重和下坡路较多,在尼泊尔境内刹车片磨没了,硬是靠脚,遛了几公里山路。


                          IP属地:山东13楼2022-01-19 13:21
                          回复
                            接着谈谈灯光。刚开始接触骑行的时候,网上很多大佬是不主张夜骑的,视野不好不安全。早上开张,晚上收摊。我当时非常认可这个观点,结果就带了个手电筒。但骑行的时候,发现,有些时候,与所想象的东西并不一样。
                            骑行时 最大的敌人不是高温 也不是连绵不断的落雨,不是巍峨的高山,和高海拔稀薄的空气。而是风。很多时候,我们骑行都在和风搏斗。我对西藏的印象是,下午两点风越刮越大,有些路段骑行困难。
                            可有时候,有些时间段,却偏偏风小,比如说早晨,还有晚上。还有个原因是,有些晚上的时候,偏巧 你的身体状态非常好,往往比糟糕的还没睡醒的早晨和阳光刺眼的下午要好很多。
                            完全可以夜骑,要是您有好的灯光照明。
                            我就不想提我那个糟糕的手电筒照明,我在乌漆麻黑的夜晚骑了近100公里骑到了凌晨两点。
                            欣赏着夕阳落日,伴随着徐徐清风,看着巍峨高山的明月。夜骑的体验,真的不容错过。(这里没有任何推荐晚上去攻陡坡,搞速降的任何意思,毕竟安全第一)
                            所以 带发电的轮毂和自行车灯。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IP属地:山东14楼2022-01-19 13:46
                            收起回复


                              再说说水壶架。


                              IP属地:山东15楼2022-01-19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