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者的书来说,目前为止,只有一点我不赞同,正好今天看到紫煌仙宫分为正邪两派,所以有感而发。
不赞同处还要从鸿钧以杀证道说起,作者的意思是,只要能正视己心,就无所谓滥杀无辜,这样才能以杀证道,这一点恕我无法赞同。
滥杀无辜本就是邪道,绝非正道,再怎么正视己心,也依然是错的。在我看来,所谓正邪,应该控制在手段这个范畴里,而并非内心。我一直信奉:心正,无不正;心邪,无不邪。正,属秩序、和谐;邪,属混乱、动荡。成吉思汗一生屠城无数,他可以被称为征服者,但无法被称为英雄。不少人敬仰他,其实只是敬仰他的权势,如果他的那些手段用在你身上,你会敬仰他吗?
鸿钧所谓的以杀证道,在我看来,其实只是用这种泯灭人性的杀戮来冲击道心,如果道心能保持不崩溃,那么自然就会意志坚定。其实以杀证道完全可以杀尽万千宇宙中的恶人,但这种杀法是维持正义,远不如滥杀无辜能给自己的良心以更多的折磨。在我看来,鸿钧最终未能斩断心之枷锁,恐怕根源就在于此,滥杀无辜终究是让他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永远无法斩断心之枷锁登顶绝巅。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紫煌仙宫,他们认为世间要保持平衡,就必须分正邪,否则就会死水一潭,忘战必危,其实这也是非常片面的。谁说只有正而没有邪就会死水一潭?看看历史上历朝历代,开国之初,大家往往都一条心,文敢死谏,武敢死战,这是死水一潭?而往往到了王朝末期,反而是邪压过了正,导致国家灭亡。是否死水一潭根本不在于有正必须要有邪,而是在于人是否有继续前进,无限超越自我的欲望,只要有这个愿望,人就不会懒惰,就会一直保持蓬勃向上的劲头,而邪则是永远在拉正的后腿,在拼命破坏人的向上的愿望。所以说,邪的存在,不但不会引导良性竞争,反而是在破坏良性竞争。或许有人会说,正邪交锋会使正义更好地成长,那么难道不断超越自己就不能更好成长了吗?正邪平衡是悖论,绝非正道!
人是否成长,世界是否平衡,根本不在于正邪平衡,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避免懒惰和衰落的根源,失去了这个动力,才会真正地沉沦!
不赞同处还要从鸿钧以杀证道说起,作者的意思是,只要能正视己心,就无所谓滥杀无辜,这样才能以杀证道,这一点恕我无法赞同。
滥杀无辜本就是邪道,绝非正道,再怎么正视己心,也依然是错的。在我看来,所谓正邪,应该控制在手段这个范畴里,而并非内心。我一直信奉:心正,无不正;心邪,无不邪。正,属秩序、和谐;邪,属混乱、动荡。成吉思汗一生屠城无数,他可以被称为征服者,但无法被称为英雄。不少人敬仰他,其实只是敬仰他的权势,如果他的那些手段用在你身上,你会敬仰他吗?
鸿钧所谓的以杀证道,在我看来,其实只是用这种泯灭人性的杀戮来冲击道心,如果道心能保持不崩溃,那么自然就会意志坚定。其实以杀证道完全可以杀尽万千宇宙中的恶人,但这种杀法是维持正义,远不如滥杀无辜能给自己的良心以更多的折磨。在我看来,鸿钧最终未能斩断心之枷锁,恐怕根源就在于此,滥杀无辜终究是让他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永远无法斩断心之枷锁登顶绝巅。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紫煌仙宫,他们认为世间要保持平衡,就必须分正邪,否则就会死水一潭,忘战必危,其实这也是非常片面的。谁说只有正而没有邪就会死水一潭?看看历史上历朝历代,开国之初,大家往往都一条心,文敢死谏,武敢死战,这是死水一潭?而往往到了王朝末期,反而是邪压过了正,导致国家灭亡。是否死水一潭根本不在于有正必须要有邪,而是在于人是否有继续前进,无限超越自我的欲望,只要有这个愿望,人就不会懒惰,就会一直保持蓬勃向上的劲头,而邪则是永远在拉正的后腿,在拼命破坏人的向上的愿望。所以说,邪的存在,不但不会引导良性竞争,反而是在破坏良性竞争。或许有人会说,正邪交锋会使正义更好地成长,那么难道不断超越自己就不能更好成长了吗?正邪平衡是悖论,绝非正道!
人是否成长,世界是否平衡,根本不在于正邪平衡,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避免懒惰和衰落的根源,失去了这个动力,才会真正地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