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time no see小伙伴们,最近被封在家里实在是无聊,又搞了点活,码点帖子。
接上期小米ruby 15.6外接显卡的帖子,有点成果了,实现了把m2转成sff8612的pcie外接方案。实现了mx110/150 bga转m2卡槽接插nvme硬盘的方案。先上点成果图:
M2卡槽转sff8612母座的:




之所以接口切的不太完美,是因为在寻找到sff8612接口之前,尝试了别的接口切的,后面拿个胶布啥的堵上...
外接线是sff8611转pcie,这个选择有很多,楼主购了一个方板,也自己画板做了一个小巧轻便的,效果都挺不错,跑分基本都一样。


外购的:

自制的:


mx110/150 bga转m2卡槽(楼主自学画了个pcb小板,再也不用飞线了,焊接也轻而易举)




楼主也用了显卡测试bga转m2鲁大师跑分是14万+,接nvme盘速率挺好(这口不支持sata盘)。
M2转sff8612的不太好搞,手工焊sff8612的线挺痛苦,目前自己画了pcb打样了5个板(图),有需要的小伙伴留言给我吧,咱找厂里帮忙焊接,当然不嫌麻烦也可以自己焊接。下图是自画的m2焊线板,还没做回来,期待工厂焊接效果。

mx110/150 bga转m2卡槽的软板,手里还有几个样品,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留言。阻抗板死贵死贵的,数量不多只打样了10片,先到先得。
主板有mx110/150显卡芯片的主板,可以直接拿掉显卡和显存(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台式机拔显卡),亲测正常启动和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几个高的器件也可以拆除,包括一颗软板底下的0603电容和4个大的东东(应该是电感和电容,下图)。如果你是i3没有独立显卡的本本。那就是刚好,看第一个帖子补器件…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拆器件本本基本就不可能保修了,所以mx110转m2插槽这个慎重动手。反倒是m2转sfff8612外接显卡的这个,我觉得还可以搞,只开个洞不用改任何器件,保修拆掉转接板把洞堵上,应该还是能保修的(不保证)。
设备和跑分,楼主用了鲁大师(原谅我不专业只知道这个测分软件)跑了显卡性能,技嘉GTX1060 5GB跑分两个口都测了大概都在14.0~14.2之间,对比了ADT那个外接线,都一个分数,有时比它还好点,而且我用的线是0.8m比它长一倍。硬盘性能见图吧,因为我有一个是sata盘,所以最快只能nvme盘自己写自己测试了,拷贝了一个20GB电影平均速度大概在1GB/s出头。



成果说完了,接下来说点过程,感兴趣的往下看,只喜欢看成果的后面可以忽略啦~~~
自从上次用typeC遗留了一个pciex4模式,管脚不够,没有多余pin给refclk+/-的问题,原本打算是用晶振给显卡提供refclk,但发现这个东西比想象得困难些,研究了好久。楼主目前卡在一个点,还没有实现,仅提供所知供参考。有同道中人可以讨论~
pcie的协议规定了三种refclk时钟架构:同源时钟(the same source clock),数据时钟(data clock),独立时钟(separate clock)。Pcie1.0 2.0 3.0都支持这三种时钟架构,也就是理论上都是可行的。pcie4.0及5.0数据时钟这种架构不支持了,只支持同源和独立时钟。那么这三种时钟架构都啥意思呢?
同源时钟:RC和EP时钟是同一个源头,一般也就是主板RC端提供refclk给EP,那么EP的refclk与RC同源,这也是最常用的,pcie协议推荐的。
数据时钟:有的也叫随路时钟,就是rxdata进来后,分两路,一路经过CDR恢复出refclk再拿这个时钟作为参考去解析数据。
独立时钟:这个咱重点说一下,这个就是RC和EP各自搞一个晶体/晶振产生一个时钟给自己端用。两个时钟没有相关性,相位不同步,只要它的频偏和抖动满足协议要求就可以。这种方式涉及pcie里面buffer能缓存多少个周期的数据,要求时钟频偏和抖动都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改配pcie设备的配置空间的寄存器才能切到独立时钟模式,楼主也是卡在这里。还有一点就是最好关掉时钟扩频SCC功能,SSC会降低时钟质量。
关于pcie配置空间,可以参考帖子,实际更改见图,大概就是要用命令改那一堆数据,比如可以读到intel的集显device id是8086,英伟达显卡device id是10de这样子。大概就是配置pcie设备的寄存器的一个集合。楼主不太会改显卡的寄存器,也还没研究,所以卡住了。

另一个问题是自己产生的时钟,因为没有示波器,也不知道频偏抖动咋样,有点没底。继续遗留…
pcie目前已经到6.0了,单lane速率64Gbps,调制方式采用的PAM4双层眼图,而不再是NRZ的单眼图,总之速率好快~~~这得益于serdes的前沿技术发展 ,不过pcie6.0的64Gbps并不是目前serdes速率的门槛,看帖子120Gbps的serdes已经在路上了。之所以有serdes这个东西,不得不赞扬那些发明CDR的攻城狮们,那伟大的创造力!雷电的两通道可以转pciex4,也是因为雷电的serdes速率高一个等级。
之所以提到速率的提升,是因为高速率带来的频率提升,涉及的信号串扰、阻抗匹配、衰减三个因素就会更难搞,其中的串扰和衰减楼主印象很深,很多次性能不好都是这两个因素引起。衰减更是涉及外接线长的问题,目前pcie3.0都还好,线长1m以内感觉都还能行。4.0 5.0就不敢保了,好在pcie 4.0 5.0引入了redrvier和retimer这个东东,可以放大pcie信号进行信号中继…绕了一圈也就是想说,咱外接这个东西,是可持续的…
然后分享自己用allegro画pcb板的一些经验,如果你是画pcb的新手,相信会很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咱不是职业画pcb的,可是爱好也要尽量专业…跑偏了…总结经验如下
1 焊盘和封装制作
https://wenku.baidu.com/view/a906eb1289eb172dec63b704.html
焊盘解释
https://blog.csdn.net/david_xtd/article/details/22040167
2 坐标对齐
https://blog.csdn.net/jiangchao3392/article/details/83179612
3 差分线设置等长、线宽、线距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edf073799629a35ac897721.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d3f6acf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22.html
4 锁定/解器件位置
https://blog.csdn.net/qq_38376586/article/details/86698988
5 多层板设定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ec7a1e5d332171190b4e7e3.html
6 铺铜
https://wenku.baidu.com/view/9af4528bcc22bcd126ff0c27.htm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02000780907122507.html
禁铺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01403260.html
7 添加地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999c4f01010mxp.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f79b2fdb76a20029bd642d26.html
8 刷新DXF,连线不变
http://www.eda36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152&page=1&_dsign=59277f1d
9差分线蛇形等长
https://blog.csdn.net/liyuannian/article/details/83720458
10 .dra导出.pad文件
11 打样文件输出
http://www.sohu.com/a/235326555_100188064
没有板框层?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03b2f78c38f4f15ea337ae71.html
12 丝印添加,字体更改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39810a2321495ff636fda6bf.html
13 椭圆孔必须加ROUTE文件
椭圆孔需要出ROUTE,也就是说除了出DRILL文件,还需要出ROUTE 文件,DRILL不包含椭圆孔加工。
最后 下期见~~~
接上期小米ruby 15.6外接显卡的帖子,有点成果了,实现了把m2转成sff8612的pcie外接方案。实现了mx110/150 bga转m2卡槽接插nvme硬盘的方案。先上点成果图:
M2卡槽转sff8612母座的:




之所以接口切的不太完美,是因为在寻找到sff8612接口之前,尝试了别的接口切的,后面拿个胶布啥的堵上...
外接线是sff8611转pcie,这个选择有很多,楼主购了一个方板,也自己画板做了一个小巧轻便的,效果都挺不错,跑分基本都一样。


外购的:

自制的:


mx110/150 bga转m2卡槽(楼主自学画了个pcb小板,再也不用飞线了,焊接也轻而易举)




楼主也用了显卡测试bga转m2鲁大师跑分是14万+,接nvme盘速率挺好(这口不支持sata盘)。
M2转sff8612的不太好搞,手工焊sff8612的线挺痛苦,目前自己画了pcb打样了5个板(图),有需要的小伙伴留言给我吧,咱找厂里帮忙焊接,当然不嫌麻烦也可以自己焊接。下图是自画的m2焊线板,还没做回来,期待工厂焊接效果。

mx110/150 bga转m2卡槽的软板,手里还有几个样品,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留言。阻抗板死贵死贵的,数量不多只打样了10片,先到先得。
主板有mx110/150显卡芯片的主板,可以直接拿掉显卡和显存(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台式机拔显卡),亲测正常启动和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几个高的器件也可以拆除,包括一颗软板底下的0603电容和4个大的东东(应该是电感和电容,下图)。如果你是i3没有独立显卡的本本。那就是刚好,看第一个帖子补器件…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拆器件本本基本就不可能保修了,所以mx110转m2插槽这个慎重动手。反倒是m2转sfff8612外接显卡的这个,我觉得还可以搞,只开个洞不用改任何器件,保修拆掉转接板把洞堵上,应该还是能保修的(不保证)。
设备和跑分,楼主用了鲁大师(原谅我不专业只知道这个测分软件)跑了显卡性能,技嘉GTX1060 5GB跑分两个口都测了大概都在14.0~14.2之间,对比了ADT那个外接线,都一个分数,有时比它还好点,而且我用的线是0.8m比它长一倍。硬盘性能见图吧,因为我有一个是sata盘,所以最快只能nvme盘自己写自己测试了,拷贝了一个20GB电影平均速度大概在1GB/s出头。



成果说完了,接下来说点过程,感兴趣的往下看,只喜欢看成果的后面可以忽略啦~~~
自从上次用typeC遗留了一个pciex4模式,管脚不够,没有多余pin给refclk+/-的问题,原本打算是用晶振给显卡提供refclk,但发现这个东西比想象得困难些,研究了好久。楼主目前卡在一个点,还没有实现,仅提供所知供参考。有同道中人可以讨论~
pcie的协议规定了三种refclk时钟架构:同源时钟(the same source clock),数据时钟(data clock),独立时钟(separate clock)。Pcie1.0 2.0 3.0都支持这三种时钟架构,也就是理论上都是可行的。pcie4.0及5.0数据时钟这种架构不支持了,只支持同源和独立时钟。那么这三种时钟架构都啥意思呢?
同源时钟:RC和EP时钟是同一个源头,一般也就是主板RC端提供refclk给EP,那么EP的refclk与RC同源,这也是最常用的,pcie协议推荐的。
数据时钟:有的也叫随路时钟,就是rxdata进来后,分两路,一路经过CDR恢复出refclk再拿这个时钟作为参考去解析数据。
独立时钟:这个咱重点说一下,这个就是RC和EP各自搞一个晶体/晶振产生一个时钟给自己端用。两个时钟没有相关性,相位不同步,只要它的频偏和抖动满足协议要求就可以。这种方式涉及pcie里面buffer能缓存多少个周期的数据,要求时钟频偏和抖动都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改配pcie设备的配置空间的寄存器才能切到独立时钟模式,楼主也是卡在这里。还有一点就是最好关掉时钟扩频SCC功能,SSC会降低时钟质量。
关于pcie配置空间,可以参考帖子,实际更改见图,大概就是要用命令改那一堆数据,比如可以读到intel的集显device id是8086,英伟达显卡device id是10de这样子。大概就是配置pcie设备的寄存器的一个集合。楼主不太会改显卡的寄存器,也还没研究,所以卡住了。

另一个问题是自己产生的时钟,因为没有示波器,也不知道频偏抖动咋样,有点没底。继续遗留…
pcie目前已经到6.0了,单lane速率64Gbps,调制方式采用的PAM4双层眼图,而不再是NRZ的单眼图,总之速率好快~~~这得益于serdes的前沿技术发展 ,不过pcie6.0的64Gbps并不是目前serdes速率的门槛,看帖子120Gbps的serdes已经在路上了。之所以有serdes这个东西,不得不赞扬那些发明CDR的攻城狮们,那伟大的创造力!雷电的两通道可以转pciex4,也是因为雷电的serdes速率高一个等级。
之所以提到速率的提升,是因为高速率带来的频率提升,涉及的信号串扰、阻抗匹配、衰减三个因素就会更难搞,其中的串扰和衰减楼主印象很深,很多次性能不好都是这两个因素引起。衰减更是涉及外接线长的问题,目前pcie3.0都还好,线长1m以内感觉都还能行。4.0 5.0就不敢保了,好在pcie 4.0 5.0引入了redrvier和retimer这个东东,可以放大pcie信号进行信号中继…绕了一圈也就是想说,咱外接这个东西,是可持续的…
然后分享自己用allegro画pcb板的一些经验,如果你是画pcb的新手,相信会很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咱不是职业画pcb的,可是爱好也要尽量专业…跑偏了…总结经验如下
1 焊盘和封装制作
https://wenku.baidu.com/view/a906eb1289eb172dec63b704.html
焊盘解释
https://blog.csdn.net/david_xtd/article/details/22040167
2 坐标对齐
https://blog.csdn.net/jiangchao3392/article/details/83179612
3 差分线设置等长、线宽、线距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edf073799629a35ac897721.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d3f6acf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22.html
4 锁定/解器件位置
https://blog.csdn.net/qq_38376586/article/details/86698988
5 多层板设定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ec7a1e5d332171190b4e7e3.html
6 铺铜
https://wenku.baidu.com/view/9af4528bcc22bcd126ff0c27.htm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02000780907122507.html
禁铺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01403260.html
7 添加地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999c4f01010mxp.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f79b2fdb76a20029bd642d26.html
8 刷新DXF,连线不变
http://www.eda36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152&page=1&_dsign=59277f1d
9差分线蛇形等长
https://blog.csdn.net/liyuannian/article/details/83720458
10 .dra导出.pad文件
11 打样文件输出
http://www.sohu.com/a/235326555_100188064
没有板框层?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03b2f78c38f4f15ea337ae71.html
12 丝印添加,字体更改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39810a2321495ff636fda6bf.html
13 椭圆孔必须加ROUTE文件
椭圆孔需要出ROUTE,也就是说除了出DRILL文件,还需要出ROUTE 文件,DRILL不包含椭圆孔加工。
最后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