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鲁迅为什么主张“不读中国书”
“不读中国书”事件的起因是,《京报》副刊的编辑,也是鲁迅的好朋友孙伏园,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刊发了一个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文化界名人纷纷参与,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都煞有介事地开列了自己的书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论语》、《孟子》、《昭明文选》之类的传统文化书籍。
鲁迅对此很不以为然,于是就在征集“青年必读书”的表格中做了别出心裁的答复:“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这还不算,接下来,鲁迅在“附注”中写下这样的一些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读中国书”事件的起因是,《京报》副刊的编辑,也是鲁迅的好朋友孙伏园,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刊发了一个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文化界名人纷纷参与,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都煞有介事地开列了自己的书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论语》、《孟子》、《昭明文选》之类的传统文化书籍。
鲁迅对此很不以为然,于是就在征集“青年必读书”的表格中做了别出心裁的答复:“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这还不算,接下来,鲁迅在“附注”中写下这样的一些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