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吧 关注:23,737贴子:93,725

冷库资讯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都市双流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出租冷库未履责最高罚20万
"租客"违法,"房东"是否要负责?4月13日,作为出租方的四川百佳汇农业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百佳汇)因未尽到管理责任被双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
  据了解,今年1月26日,双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百佳汇公司例行检查时,发现其出租给成都华锦和贸易公司的冷库内存放9件无海关检疫证明等资料的进口肉类产品,且已超过保质期,执法人员依法对产品进行扣押,对成都华锦和贸易公司予以严厉处罚,并对百佳汇进行了行政约谈。
  "这次约谈百佳汇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做个提醒,作为冷库的出租方要尽到自己的主体责任,要清楚租赁场地的企业是做什么的,储存的产品合不合法。"该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郭冰清告诉记者,百佳汇的行为虽然构不成违法,但其冷库承租方出现了违法行为。
  该局郑重提醒全区337个冷库和相关企业负责人,若出租方未能履行检查责任,承租方出现涉及疫情防控或者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法追究出租方的连带责任,最高面临20万元的罚款。


1楼2022-04-19 09:50回复
    山东龙口市大力推进涉氨制冷企业冷媒改造
    为进一步提升涉氨制冷企业本质安全,筑牢安全防线,龙口市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考量方案等措施,大力推进涉氨制冷企业冷媒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地调研。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造工作,龙口市涉氨制冷指挥部对涉氨制冷企业进行了筛选梳理,分批分次赴实地推进改造工作。2021年龙港街道辖区内的涉氨制冷企业率先启动了改造,形成了改造经验借以全市推广。4月21日,龙口市涉氨制冷指挥部对龙口市东江街道源洋冷藏厂进行了调研,现场查看企业生产近况,向企业明确了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并向企业负责人了解了企业的下步计划。
      召开座谈。为充分了解企业改造细节与困难,加快涉氨冷库的改造工作进度,龙口市涉氨制冷指挥部与改造重点企业进行了座谈。经过座谈,企业负责人进一步转变了观念,表明了将改换液氨为其他冷媒的态度。
      考量方案。为全面掌握企业改造进度,树立改造榜样,龙口市涉氨制冷指挥部对重点企业上报的初步改造方案进行了考量。4月21日,听取了相关企业关于制冷系统技术改造工程的进一步报告,公司对制冷系统改造的大致构想和初步时间进行了明确。
      截至目前,有5家企业已完成改造,1家企业正在进行改造设备安装,1家企业确定初步改造方案。
      下一步,龙口市涉氨制冷指挥部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此项工作,狠抓落实,督促涉氨制冷企业加快改造进度,让改造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举一反三,通过成功改造的实例,逐步推进龙口市其他风险的整治,从根源上消除事故安全隐患;创新驱动,促进龙口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楼2022-04-26 13:50
    回复
      我国目前氨制冷安全隐患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人和物两方面。我国现在有还有50.60年代建立的冷库仍在使用,这些冷库设备老化、材质落后、设计单一等,有些冷库不仅地处人员密集区,甚至紧挨着居民区,这些早已不符合现在的生产需求。而在许多涉氨重大事故中,人的不规范操作往往都是造成事故发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氨制冷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非常低,很多操作人员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具备。同时由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许多关于氨制冷系统安全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已更不上目前的市场发展。多重安全隐患的积累最终造成了现在涉氨企业事故频发的现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26 14:0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27 20:19
        回复
          冷库总容量7万吨!江苏省重大冷链仓储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塔吊上上下下,挖掘机起起落落。4月27日,循着轰鸣的机器声,记者走进新运骨干冷链仓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近千米的黄色围挡内喷着雾化水汽,30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和安全帽,在城市配送冷库、市场储存冷库、冻品储存库三大工地紧张地忙碌着。
            新运骨干冷链仓储项目位于凌家塘市场南侧,是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项目投入使用后,园区冷库总容量将达到7万吨,冷链食品年周转量可达100万吨,每年大宗食品交易规模可达100亿元。
          “老马,你们现在一个人每天能干多少量?按原工期推进有困难吗?”当天一早,钟楼区发改局副局长戴国俊就赶到新运骨干冷链项目施工现场,仔细询问工期推进情况。新运集团负责该项目施工的马良璇表示,正在通过梳理、合理穿插落下的任务来抢抓工期,争取按原计划明年6月完工。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我市与上海、南京等城市一起,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长江大通道承载城市。新运冷链项目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溯源体系,利用食品追溯码,实现对食品及其原料的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及零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项目投入使用后,通过对食品追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预警,可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可控。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12.88亿元,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12.97万平方米,其中有近6万平方米的城市配送区和超5万平方米的冷链仓储配送区。项目预计年内完成主体封顶,2023年下半年正式投用。但受本轮疫情影响,工期滞后了约20天。
            “千方百计抢进度。”马良璇说,目前,所有建筑材料采购都已提前安排计划和运输,并在常州本地或周边寻找建筑原料供应商,为完成工期争取了不少时间,“我们的钢筋工,现在一天每人能绑扎0.7吨钢筋,效率很高。”
            “虽然工期紧张,但防疫措施可一点都不能松啊。”戴国俊对马良璇说,要加强工地封闭管理,压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做到动态化管理,“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目前,在新运冷链项目施工现场,任何人进入都要过两道岗,不仅需要提供“两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才能拿到“通行证”,现场所有人员还要扫“追溯码”,人员一旦去过常州以外的其他地区,就不能进入工地。
            “智慧冷链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凌家塘市场冷链仓储能力不足的掣肘,显著提升其交易规模。”戴国俊表示,通过该项目,可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程可控,及时发现并上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隐患,助力食品安全监管。


          5楼2022-04-28 17:08
          回复
            冷库主可要留心了,这一设备结垢会“偷电”!
            前阵子,安徽淮北某冷库库主王总收到老租户反馈:“现在冷库电费比以前高了许多,但制冷效率却明显比不上以前,这样下去还不如去租个新的冷库。”
              王总立马找来专业人士检查冷库,多方排查后诊断为冷库外蒸发式冷凝器严重结垢,导致制冷效率降低,电耗增加。
            (结垢案例图)
            据了解,蒸发式冷凝器结垢后导热热阻增大,传热系数值就会减少,因为冷凝温度与传热系数成反比,所以造成冷凝器温度升高,冷凝压力也相应增高。并且冷凝器结垢越严重,冷凝压力就越显著地增高,这样就使制冷机耗电增加。严重结垢的蒸发式冷凝器如果长期带垢运行,还极易产生垢下腐蚀,使系统破裂或穿孔,损害设备机体,给冷库主带来经济损失。此外,不仅仅是蒸发式冷凝器,所有的冷库换热器都有结垢可能。
             


            6楼2022-05-03 09:29
            回复
              总投资15亿元,新建冷库5万吨!
              日前,大中街道沿海冷链物流智慧城项目一期顺利竣工,相关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正式进入验收阶段。
                冷链物流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和食品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项目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是中农批旗下唯一一家冷链物流骨干网络运营企业。据悉,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350亩,新建5万吨冷库及附属设施,新上高端智能化大屏数据调配控制系统、高端制冷等设备,全部投产达效后,年周转量可达40万吨,将全面带动上下游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与物流集散中心。
                项目现场立体冷库、常温仓库、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等建筑依次坐落,投入使用后,可提供分拣、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服务。“这座冷库是目前盐城市仓储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冷库。”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有两大亮点:具有冷库智能云仓,采用先进的复叠式制冷系统,精准控制冷库温度,可满足肉类、蔬菜等不同类型制冷需求,实现全流程温控、库内无人化管理,打造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制冷系统;具有智能化大屏数据调配控制系统,可实现产、供、销、库的数据共享,同时推进“互联网+冷库”视频监控建设,实现供应链全流程规范化、数据化、可追溯。“项目已经进入验收阶段,预计5月份开始预冷,当冷库临界温度达到-25℃时,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该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智慧城围绕“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央厨房”定位,已经和南京大牌档、小厨娘等餐饮品牌达成合作,同时积极接洽天津港、上海港,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沿海智慧冷链物流城。


              9楼2022-05-12 14:53
              回复
                重庆万州着力构建三级冷链物流体系
                去年以来,万州充分依托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整合资源和平台,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为生鲜农副产品“插上翅膀”,更好、更快地进入市场。
                  构建三级冷链物流体系
                  5月6日上午,几辆中通冷链运输车缓缓开入万州明品福冷链物流园,停靠到上货区域后,一辆辆叉车迅速将猪肉、牛肉等冻货从冻库运出,在装卸工人的协助下完成装车,准备发往万州城区以及云阳、开州等周边区县。
                  在物流园从事食品经营的商户胡小琼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万运集团中通冷链万州分拨中心正式入驻物流园。从此,商户们每天都能享受到分拨中心提供的“上门”服务。
                  物流成本下降
                  据万州明品福冷链物流园负责人介绍,在前些年,冷冻商品、生鲜农副产品在物流配送环节,普遍存在着专业车辆少、运送线路和时间不稳定等情况,也成为了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一情况,在去年11月,我区通过牵线搭桥,促成本地物流运输龙头企业万运集团与中通公司达成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成立了万运集团中通冷链万州分拨中心,明品福物流园也成为了首批受益商家之一。万州明品福冷链物流园行政总监王玉林告诉记者:“目前,园区通过整合市场货物,已经实现即配即发。特别是在物流成本方面,以万州至云阳这条配送线路为例,以前自行配送费用大约需要600元每车左右,现在由分拨中心配送后,只需要450元每车,成本下降了20%左右。”已开通冷链物流配送专线30余条目前,万运集团中通冷链万州分拨中心已在明品福物流园开通万州至开州、至云阳、至奉节、巫山、巫溪三条专线,日配送量超过20吨。截至目前,万运集团中通冷链万州分拨中心已在云阳、开州、梁平等8个区县,分别建立一级配送网点,开通冷链物流配送专线30余条,已成功实现渝东北地区冷链物流配送网络的全覆盖。万州铁公水联运有限公司副经理陈康表示:“今年内,公司还将在万州高笋塘片区、五桥、周家坝以及江南建立四个二级物流配送网点。力争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打造立足万州,辐射渝东北、通达全国的三级冷链物流体系,真正解决农副产品以及生鲜冷冻货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10楼2022-05-12 14:54
                回复
                  “新基建”浪潮下的冷库发展新趋势
                  新基建正成为国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也是冷链物流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新机遇。
                    01  从高能耗向低碳节能转型
                    一直以来,我国冷库产业都是能耗大户,随着“双碳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冷库节能转型势在必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普遍使用CO2制冷系统,为减碳降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未来冷库使用C02制冷系统的可能性增加。此外,光伏+冷库模式也已经应运而生,通过在冷库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形成光伏发电能源供应系统,解决冷库能耗问题,成为冷库市场新趋势。
                    02  从“只能人工”向“人工智能”发展
                    在“新基建”浪潮的驱动下,5G通信、北斗导航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都将取得长足进步,智能搬运车、无人机、无人码垛机等冷库智能设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国冷库产业从传统的全部需要人工操作,将向着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未来能够提供智能设施设备的冷库也将更加受到客户企业的青睐。
                    03  从传统冷库向高标冷库升级
                    与传统土建冷库相比,高标仓具有单层高、承载力强、立柱间距宽、消防等级高、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安全仓储、最大化空间利用及高效运行等现代物流的操作要求,从而大幅提升单位面积的存储货量、缩短分拣货物时间,降低单票仓储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有调研数据显示,以2020年为测算期间,使用高标仓的投入成本,比使用传统仓的成本降低约 20%。


                  11楼2022-05-17 08:59
                  回复
                    聚焦预制菜!全冷链物流建设驶上快车道
                    当前,广东正加快布局仓储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建设,通过聚焦产地、运输、销地等三个主要环节集中发力,着力健全冷链物流服务链条,打造一批集食品加工、速冻、保鲜、冷藏及冷链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全冷链物流园区,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广东发布的《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预制菜十条”)指出,要组织引领仓储冷链物流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充分发挥省内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牵引辐射作用,构建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为主渠道的预制菜流通体系。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的浪费,可以破除从田头到餐桌、从产地到销地、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壁垒,更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物流成为现代化食品流通的必要环节,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更需如此。
                      当前,广东正加快布局仓储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在多个县、市加快建设集食品加工、速冻、保鲜、冷藏及冷链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农产品全冷链物流园区,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冷链物流需求大、任务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鲜农产品进城、跨境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疫苗冷藏运输……这些都绕不开冷链物流。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预制菜产业来说,冷链物流无疑是加强食品安全、破除塘头、田头到餐桌的时间、空间壁垒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坦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诸如缺少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冷链物流枢纽设施;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设施建设滞后。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冷库容量、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超过10%和20%。《小康》记者走访了广东多家预制菜企业,了解到当前预制菜产业几乎所有的流通环节都需要用到冷链物流,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确保预制菜流通到消费者手上依旧优质鲜美。不同的农副产品在不同的加工阶段有着不同的运输要求,如海鲜类,一旦出水就要开始进行低温保鲜,运输到加工厂进行加工成预制菜之后就需要在-18的环境下保存,要求十分苛刻。冷链物流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聚焦产地、运输、销地冷链建设
                      “预制菜十条结合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着重从建平台、保质量、通物流、促金融等四大方面部署产业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说。其中,通物流方面不仅要打通农副产品配送的“第一公里”,同时也要顾好“最后一公里”。
                      冷链物流正成为一条全新的热门赛道。当前,广东正在韶关、梅州、揭阳、罗定、茂名、汕头、肇庆等地聚焦产地、运输、销地等三个主要环节,加强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着力健全冷链物流服务链条为有效载体,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
                      在肇庆市广宁县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以下简称“肇庆配送分中心”)项目一期,仓储库房每天都有大量冷藏车从这里装载货物发往各地。据肇庆配送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建设投入农副产品气调保鲜库与-20冷库作为农副产品保鲜的重要仓储前站,同时与京东云仓进行合作,全国范围内布局云仓业务;物流建设方面,菜篮子(肇庆)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与顺丰冷运、京东物流等一流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在保证物流时效的同时,实现了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综合供应链管理布局。
                      肇庆配送分中心总经理逄锐介绍,政府正加强组织引领仓储冷链物流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当前,该园区与广东等多家预制菜企业合作,赋能预制菜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冷链物流成本较高这一问题,肇庆配送分中心通过在全国几大重点城市与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产业相结合,以云仓+前置仓的建设模式,实现供应链管理体系平台实现冷链产品供应链综合管理,大大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同时降低运输时效,减少冷链运输环节中的耗损成本。
                      冷链物流园区建设遍地开花
                      在韶关市曲江区天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内,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整体项目推进顺利。该园区用地面积约25亩,总建筑面积约13112平方米,建成后将助推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转型和果蔬等特色农产品上市,冷藏保鲜各类农产品可储存6万吨,年周转量可达20万吨。
                      在梅州市的兴宁、大埔、丰顺、平远、蕉岭、梅县等6个县(市、区)布局落地6个冷链物流项目,总库容量12万吨,总投资11亿元。梅州已成为全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中落地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库容量最大的地级市。  此外,罗定天泷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已在去年底鸣锣开工,该项目将发挥云浮市作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农产品重要产供区的资源优势,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据悉,该项目投资规模2.8亿元,占地面积约63.3亩,总建筑面积39857平方米,配套冷链加工、仓储物流设施设备等。
                      当前,广东冷链物流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赋能各大农业产业,搭建起乡村振兴的高速路。


                    12楼2022-05-19 08:42
                    回复
                      中国冷库市场供不应求 “十四五”需新增超过500万平米高标冷库
                      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带动生鲜零售、连锁餐饮和冷链食品等企业加速扩张。CBRE世邦魏理仕5月19日发布《冷库投资与选址策略》报告预测,2021-2025年中国内地高标冷库需求将维持13.5%的复合年均增长,对应需要超过500万平米的新增高标冷库。
                        世邦魏理仕认为,当前国内冷库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冷库的整体供应量、还是冷库品质,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报告显示,目前高标冷库在冷库总体供应中的占比不足1/3,在北上广深、武汉、 成都、西安这七个重要冷库市场中,截至2021年底高标冷库存量约300万平方米,超过全国总存量1/3,整体出租率高于90%。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负责人谢晨表示:“中国冷库市场长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高标冷库更是市场紧俏。世邦魏理仕《2022年中国区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在投资者关注的另类资产中,冷链物流排名第二,较2021年投资意向大幅上升12个百分点。随着‘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冷库投资迎来了发展良机。”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产业地产负责人孙洁表示:“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冷链物流的需求得到了井喷式增长。鉴于冷链物流设施广阔的成长空间,冷链这一赛道无论是运营平台或重资产都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广泛的关注。一线城市冷库租赁需求活跃,推动了出租率和租金水平的持续上升。冷链配送的核心枢纽或者二级城市,也逐渐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2022年,多地暴发的疫情提升了生鲜电商的使用时间和活跃用户。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主要生鲜电商3月起DAU同比及环比均大幅上涨。同时,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消费升级的加速期,对健康饮食方式和食品质量关注度不断提升,生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世邦魏理仕根据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周转率、“十四五”冷链发展规划提出的冷链渗透率以及冷链下游需求的增速,综合推算出高标冷库需求在2021-2025年间将维持13.5%的复合年均增长,对应需要超过500万平米的新增高标冷库。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冷链物流是中国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进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世邦魏理仕认为,国内冷库投资将进入重大机遇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其卫星城市是冷库投资的优先选择对象,内陆城市中以武汉、成都为代表的核心物流枢纽以及消费规模较大城市,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也是冷库投资布局的重要对象。
                        分类来看,国际门户市场冷库需求旺盛,冷库租金和出租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具有长期稳定的增长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北上广深以及周边城市的冷库投资机会,新项目地块开发和存量项目升级改造并重。
                        全国性交通枢纽处于冷链体系中的关键节点,经济能级和枢纽能力将继续提升。建议投资者关注枢纽城市内热门子市场、优质区位的冷库投资机会。
                        而区域性经济重镇消费规模增长潜力巨大,冷库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但租金水平和出租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建议投资者可联合冷链食品企业或进口贸易商共同规划和开发冷库,绑定租户未来三至五年的冷库需求。


                      13楼2022-05-20 09:14
                      回复
                        湖南入选全国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工作省份
                        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商务厅获悉,湖南省顺利通过商务部、财政部两部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为2022-2023年全国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工作的7个省份之一。
                          作为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之一,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精神,湖南省商务厅与省财政厅提前组织对全省农产品流通情况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在年初启动实施的“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强链补链三年行动”的基础上,编制了《湖南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3年)》,积极向国家商务部、财政部两部门进行申报。据了解,此次全国共有21个省份参与项目申报,在竞争性评审中湖南省排名第4,位居前列。
                          下一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验收、后补助”的方式,遵循“强节点、建链条、优网络”工作思路,结合我省冷链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实际,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冷链物流质量效率,建立健全畅通高效、贯通城乡、安全规范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14楼2022-06-04 09:10
                        回复
                          区域性、季节性“卖难买贵”,农产品冷链“缺链”怎么破?
                          夏日来临,冷链作用更显重要。日前,财政部、商务部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已经发布。由此审视,农产品冷链既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所在,也是今后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潜力所在。
                            随着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区域化,农产品呈现跨地域、反季节的大流通特征,不同于米面油,果蔬、肉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仓储运输需要冷链支持。以果蔬物流损失率为例,发达国家可控制在5%以下,而我国该数据明显较高,原因就在于冷链物流还不发达。此前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降低产后损耗,增加储运能力。
                            长期以来,农产品区域性、季节性“卖难买贵”成为困扰农业的突出难题,影响着消费者和农民利益。分析起来,农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短时供求失衡是重要原因。农产品冷链物流贯穿一二三产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缓解上述问题的钥匙。“暂时卖不掉就先存起来”“错峰的农产品更吃香”,可以实现错季销售、扩展区域,既满足周年供应、消费升级需求,又能提升附加值、助农增收。
                            当前农产品冷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链”现象,冷链设施总量明显不足。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冷库数量偏少,低温加工配送中心不足,公路冷藏及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极低等问题有待解决。尽管全国冷库容量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速,目前超过7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链设施,但是,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仍低于多数可比国家,还不能完全满足庞大的农产品产销需求。
                            除总量问题以外,还有结构性矛盾。首先是城乡冷链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同质化低价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相当部分冷库利用率不高。其次,设施标准规范滞后,现有标准不统一、衔接不够,不少地方温控手段粗放,信息化程度较低,影响了效益。此外,运营主体也面临一些困难,其大多实力较弱,筹资能力较差,在用电用地等关键环节存在堵点。
                            壮大冷链离不开科技支撑。农产品冷链物流本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要达到监管部门可溯源、可追查的要求。对市场主体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智能分拣、全程温控等智慧冷链技术应用,推动5G、物联网等技术与冷链结合,加大视频采集、温湿感应等设备投入。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开展数字化冷库试点,构建多层级数字冷库网络,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打通行业信息数据壁垒。
                            做强冷链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冷链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虽有显著收益,但风险也很大,还有很大的公益性。比如,日本、韩国形成了以农协为主体的仓储保鲜冷链体系。法国、荷兰依托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冷链物流体系。我国已在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机制,要推动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近年来,有的第三方冷链平台联合保险公司,创新探索农产品运输过程理赔服务,较好解决农产品流通“无险可买”的难题,各地不妨借鉴。
                            农产品冷链是产地与市场的桥梁。总体来看,要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质量效率,做好各环节衔接。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建设已具雏形,下一步要做好两个“一公里”衔接。要与产业优势衔接,聚焦产地“最初一公里”,在田间地头建设一批具备保鲜、预冷、初加工功能的中小型仓储设施。要与消费需求衔接,面向城市“最后一公里”,健全销地冷链分拨配送体系,引导商超企业等完善城市末端冷链物流设施。


                          15楼2022-06-07 14:05
                          回复
                            118万元!平昌将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
                            近日,巴中市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位省级财政
                              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资金1252万元
                              其中平昌获118万元
                              巴中市争取到位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资金1252万元
                              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向上争取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资金,支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近日,成功争取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下达巴中市2022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资金1252万元,其中600万元支持巴州区建设“菜篮子”工程冷链设施建设示范县,400万元支持南江县建设“菜篮子”工程冷链设施建设示范县,134万元支持通江县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118万元支持平昌县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通过以上项目实施,预计全市将新增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31个以上。


                            17楼2022-06-17 16:49
                            回复
                              好贴勿沉


                              20楼2022-07-12 0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