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吧 关注:5,405贴子:16,349
  • 0回复贴,共1

鲁般是怎样发明的锯子,鲁般王尔死无人,匠石钩绳付舆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玉白琥)公输般5、宋襄公望母台
鲁般在鲁南青丘山下,没找到祝其族人,带着伏以来到武城想找一些生计。路上见到大量的工匠向宋国而去,说是宋襄公为要做忠孝的表率,要举行望母大典。于是,以墨家挑头包工承建以望母台为中心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占地不下于500亩。所以墨家大肆招揽周边工匠。
鲁般听到是墨家的工程,想一想正好自己也需要干活赚钱生活,一可以试试自己这些年来学习的手艺;二也许在哪里还可见到师兄墨斗,不知道师兄现在怎样……
鲁般来到宋国睢县,这里来应招的工匠很多,鲁般很快就见到了工程总包,果然是师兄墨斗主持,由宋国大夫目夷督造。
见到师兄墨斗,鲁般很是高兴。听说工程量大、工期要求时间短,缺少合适的工匠,招来的人都不很是满意。于是鲁班向墨斗推荐了巫茧的王家班。
王尔带领王家班来到睢县,很快就投入工地建筑施工,墨斗看了很是满意……
鲁般得知墨斗回到目夷镇后,墨家给墨斗娶了一个狄人妻子翟氏,如今墨斗的儿子墨翟已经3岁多了。墨家在目夷镇是有名的木匠世家,与宋国大夫目夷还是同族分支……
墨斗召集王尔、鲁般、易羊等工匠,会同镇上的石匠们进行商议。筑台的方案大家很快就决定下来,以竹篓装石块做基,埋土夯实。只是修桥的方案一时确定不了。以前的旧桥紧临水面,遇有大雨就水漫桥面,而且桥洞窄小,过不了船,行船运料,顺流排漂木材是个大阻碍。
墨斗主张增加桥墩高度,增大桥墩跨度,确保运材料与木材、石料的船只通过,让桥面高出水面一丈。不能像以前遇大雨就水漫桥面,年年都要修缮。大家都觉着这样甚好,但是这需要更长更粗的石柱做梁,而从采石场采挖下石柱,如何运至河边,成了工程的难题。
石匠开采石料的法子并不复杂,基本是以铁钎凿敲出空洞沟槽,再以火烧加水激。而搬运时才是遇到了真难题,尝试了各种办法,压塌了两驾车,一天下来只将一根石柱挪动了一里。
鲁般告知墨斗可用滚木法:将多根圆木垫于石柱下,用撬杠加绳拉的方法,当可搬运。只是在上下坡时,要千万小心,以免滚落伤人。墨斗先用一根方正的大木料代替石柱,底下铺上细圆木试验一番,感觉可行。
看父亲和鲁般及两位叔父在玩积木,幼童墨翟好奇的跑过来,也拿起石柱,墨斗叫儿子别捣乱,却见墨翟在石柱外箍上木料做圆柱滚着玩。大人们看到,拍手称快。想不到难倒众人的巨石搬运问题,被幼童墨翟轻松解决。
墨斗立即起身组织工匠们用木料改造石柱。实际做起来却也不难,而且只箍石柱两端即可,就像给石柱两端加了两个厚实的轮子。很快就箍好一根,人们迫不及待地试了试,果然滚起来不是很费力。
各种石材、木料不几天都运至河边,那这些石料又如何运到睢县,
所用的石料、木料也要从目夷镇附近的山里采办,最难的仍是巨大的石梁如何搬运的问题。目夷镇到睢县有四、五十里,一根根的将石梁滚过去不现实,路也不够宽。走水路是最省时省力的途径,可是没有合适的船只承运,小船承载不了石梁,而大船又会搁浅在白马河上。
公输班思来想去,突然想起曾在楚国见过一种宽阔的平底船,吃水浅可载沉重的石梁。船宽一丈半,长两丈,也许一次可载两根石梁。墨斗觉着可行,山里不缺造船的木材,人手充足,造一只平底船用不了几天。两人于是着手做了只小的平底船模型验证一番。
墨斗、鲁般、王尔等人围着水池,伸手按了按平底船模型,然后墨斗比照船只与石梁的实际尺寸,在平底船船上摆上石料,从吃水看,放上两条石料时平底船模型已显不稳。
鲁般看了看:“如若再载四人行船,河水有浪涌颠簸恐是不稳妥。”
只见小墨翟又跑过来拿起一条石料放在一个小小船上玩,石料一放上去,小小船就被压倒水底,大人们看了哄堂大笑。却见小墨翟用横梁将两只小小船联成一体,然后把石料放上去,这次浮起来了,还很平稳。王尔使坏,又拿来了一条石料放了上去,结果连体船依然非常平稳,从船舷吃水看也毫无危险。大家又试着加了一条石料,还能承载。
墨斗看着大家说:“与其新造此种平底船,一次只运一根石梁,不如用旧船改造,两小船拼一起,运一根石梁当无碍。”大家听完都点头认可。
然后大家对小墨翟又是夸赞不已,小墨翟也高兴的拍着手。
有了运石梁的办法,墨斗立即组织工匠们改造木船。众人改造好船只,先用与石梁重量相近的石块放入船中进行验看,装载着大量石块的木船在白马河上行船顺畅没有倾覆的风险,大家都放下心来。墨斗与目夷大夫一起商议,制订出整体的建桥方案。
目夷子鱼又派来工兵营前来帮忙,很快襄公桥就修建好了,一个占地500亩、高达5丈的望母台,也只用了5天时间就建成了。
接下来就是要在望母台旁修建宋襄公的行宫和襄园长廊。这是一项巨大宫殿建筑的任务。
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工匠们上山砍伐树木。树木总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墨斗。为此,墨斗与鲁般到恒山上察看伐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他不小心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鲁般很奇怪,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原来这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锋利的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鲁般忽然想起了墨家的鐻梓令剑给鲁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于是鲁般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长长的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找来墨斗,一人抓住一端在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干就划出一道深沟。墨斗非常高兴问鲁般这是什么?
鲁般对墨斗说道:你还记着墨家的鐻梓吗,这只不过是加长加宽而已……两人对笑,于是到铁匠铺,打造了一些这样的锯子,让俩个学徒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俩人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很快一座雄伟壮大的建筑群:宋襄公的行宫和襄园长廊也提前修建完工。(很多年以后因黄河多次泛滥,大部分宫殿建筑已被摧毁淹没)
目夷子鱼带宋襄公前来查看,宋襄公很是满意,于是安排目夷子鱼作庆典组织。
秋,宋襄公举行祭台大典,只见他面向西北焚香叩拜,台下千万臣民,也数里跪拜。自筑起望母台后,宋襄公每逢母亲生日和自己生日,以及逢年过节,他都到此登台望母。
由于墨家承办这项工程,宋襄公非常满意,建筑结构和工程质量上且获得了很多赞誉。
墨斗回到目夷镇正准备采办砖石木料,着手修建墨家新宅。然一日,宋都商丘雎侯府遣人而来,打破了墨斗的既定安排。雎侯招墨斗全家搬往都城商丘,命墨斗召集墨氏子弟手艺精进者入都城商丘工师署做木师。
鲁般回到了邹巫祝其村住下,临时与王尔一起做木匠。广收弟子,人称般尔之名匠。后取吴氏女小云为妻,生子虎伢(南方称虎伢为班,也叫鲁班)。
后人为纪念鲁般,将祝其村改为班里庄。
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鲁般王尔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24 17: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