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孙承宗还设有水营。他规定:“龙武营协理副总兵,可以见任京营游击查国宁授参将管副总兵事。其中军,可以原任守备董大胜仍授守备,管龙武营中军事,其左营游击,可以调取材官俞泰亮授都司管游击事。其右营游击,可以加衔都司姚兴贤授都司管游击事”。
龙武水营源自明朝政府调发援辽的淮扬水师之一部。天启元年十月,明廷以“加都司金冠游击将军,同守备保世宁等统领淮兵四千六百三十九员名、战船一百三十八只出海援辽”,金冠率领的水军开赴辽东之后,先驻守在南海口,隶属天津巡抚标下。不久,辽东经略王在晋令一千三百名水军驻守觉华岛,是为觉华岛有水军之始,在此之前,觉华岛并无水师驻扎。
天启二年,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巡视关外驻防明军之时,在奏疏中对金冠所率领的这支水军有比较细致的描述:
又次日向觉华岛,岛去岸十八里,而近过龙宫寺,地濒海而肥,可屯登岸之兵。次日,遍历洲屿,则西南望榆关,在襟佩问。独金冠之水兵与运艘在。土人附夹山之沟而居,合十五沟,可五十余家,而田可耕者六百余顷,居人种可十之三。盖东西中逵,水陆要津,因水风之力,用无方之威,固智者所必争也。其旧城遗址可屯兵二万,臣未出关,即令龙武两营分哨觉华,而特于山巅为台,树赤帜,时眺望,时游哨于数百里外,以习风泛曲折。
不久,天启皇帝任命孙承宗为蓟辽督师,王在晋被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形成了以孙承宗为核心的辽东军队领导集体。孙承宗针对腐败不堪的明军,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对于金冠为首的驻扎觉华的淮扬水师,孙承宗将其正式命名为龙武营,关于“龙武营”这一军号出现的时间,《明熹宗实录》未载,而《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都认为是天启二年所建。②孙承宗派遣茅元仪下江南募兵,购买沙船,补充水营。茅元仪认为“江南舟楫,止有沙船一种,深便于战。且民家所有,可以雇募,而得胜于官造数倍”,因此大量购置了沙船,作为龙武水营的主要战船。《明熹宗实录》的记载:
甲寅,工部尚书薛凤翔覆总镇登津太监刘应坤疏言:水营之设,诚制奴要着。但所议泰州召募沙船一百二十只,及舵工水手工价共二万有奇。司官计穷力诎,恳暂借陵工河道未觧银二万两,星驰以供。急需得旨龙武水营之设,以控奴援鲜。而助毛帅。诚厂臣帷幄良谋,召募沙舡柁工水手之费准于原题未觧助陵工河道银八万余两内暂挪二万,行清江厂主事刘链上紧召募。星夜抵关,以资调遣。无得迟缓,以悞急需。[1]
根据孙承宗的设想,龙武营水军所起到的作用是配合陆军收复辽东,按照孙承宗登莱、东江明军,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如贼来,则陆师分扼于关前,水师绕制其内顾。如进剿,则陆师步步为进,水师分道出奇,”以达到各镇明军共同联络,以期趁机逐渐收复辽东的战略。为了实现渡海收复四卫的战略设想,龙武营水军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孙承宗强调龙武营水军应同明朝方面的陆军混编成车营,“其兵在水为船兵,在陆为车兵。其官在船管水兵,在陆管车兵。其操演在海岸上下,其军火器舟车兼用”,共同训练,“演水陆策应之会”,共同为复辽大业服务,水营人数至孙承宗离职之时,共有9778员名[2],已造乌沙、倭飞等船25艘,招募沙船一共130艘[3]。
[1]《明熹宗实录》
[2]《复命疏》《前督师奏疏》第十四,《孙承宗集》第1096页。
[3]同上,第1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