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6楼
古体诗呀···古风可以不拘平仄······但是是要押韵的·····虽然可以换韵····
而且自从有了律诗以后,诗人们写古风尽可能少用律句····多用拗句····放在七言里····我记得应该是2、4字或4、6字同声·····
而且多用三字尾为(1)仄平仄 (2)仄仄仄 (3)平仄平 (4)平平平·····我相信我没有记错···
总之····还有很多东西···譬如什么入律的古风之类的···古风不好写····如果不是很有自信还是少写····律诗应该比较简单些····只是多背背韵书罢了····
我记得王力先生的书里这样说“古典诗词的美在于语言美、意境美、形式美,而使得诗词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独特的就是在于她的形式美。”·····这是不可否认的···
平仄以及押韵完全是为了诗词的音律之美,是妙不可言的美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真正的手是在束缚之下尽情的发挥,譬如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范仲淹···他们的诗作不仅意境优美,意蕴深刻···这是内在的····而外在的,他们的诗回环曲折、一样婉转悠长·····
为什么小孩子可以背出很多唐诗,虽然他们还翻译不下来,为什么歌词这么好听,为什么会有人为诗疯狂······这是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力量,是散文无法比拟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最高境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有自己既可以随心所欲···也可以“不逾矩”
庄子也说过“神于天,圣于地”···这是道家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对规则的顺应····
好了···虽然我列举了儒、道两家的语录···但是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楼主倘若不喜欢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