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不会死的吧 关注:199贴子:21,526
  • 10回复贴,共1

文渊探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嘞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8-02 19:31回复
    (翰林院素来便是清贵之中的清贵之地,虽说如今也有官学出来的,但不得不说,这里头最多的还是真正走过科举的进士,因此自己这个举人功名在这里头就不太够看了,是以当初被学士安排来文渊阁里整理书籍时,自己的确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的年纪不大,多读书总不是坏事,更何况叶何氏的藏书虽多,总多不过文渊阁,能为府里添些藏书也是好事)
    (在文渊阁遇上贵人是常事,只自己一般不去上前,但今日大约真是出门忘记看黄历,抱着几本书从书架后转出,却正好与人看了个对眼,将书放在一旁矮案上行礼)
    给献王爷请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8-02 19:47
    回复
      【翰林院向来是清贵之地,如今翰林院的学士乃是庆阳的额驸,这位驸马爷并没有多么出彩,但是却脱颖而出成为翰林院的主事,想来才华不在话下,闻喜宴刚刚结束舅舅还不曾同家人一叙离京,问过几个同僚才知晓东南出事了】:免了,你这是?
      【想着鸟铳改革虽然说大体已经有了方向,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想着来文渊阁寻几本书却碰见了元珃,听闻他已从官学毕业授了翰林院的官职,这个部门倒不是说不好,就是不曾想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8-02 22:19
      回复
        (自家与这位献王的关系可谓极亲近,他的嫡福晋是八姑姑,而玛法又是他嫡亲的舅舅,若是寻常人家,自己当唤他一声表叔,即便从额涅这边论,自己唤一声舅舅也是使得,但可以他终究不是普通人家的亲戚,此处亦不是私下的地方,既是穿戴顶戴出入之地,那该有的规矩就得遵守,依礼起身,垂手看了一眼放在矮案上的书,低声答话)
        学士让臣整理一下宋曾鲁公所著的武经总要,此处是第十至十五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8-03 22:54
        回复
          【献王府同叶何府可谓渊源深厚,额娘就是出身叶何,而念念也出身叶何,故而同眼前的人也是沾亲带故,只不过或者不常见关系,他同我生疏的很,说来毕竟自己顶着觉罗的头衔】:你既然在此整理书籍,可有关鸟铳制造方面的书?
          【我本以为他会同舅舅或者行朝一样外放地方,可是却不曾想进了翰林院清贵地方,不过此处也好远离一些不必要纷争】:翰林院清贵,到同你父祖走了不同道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8-04 19:27
          回复
            (自己若是没记错,献王爷如今应当是在工部里头视事,怎么还会问起火铳的事了,这不是应该归兵部来计算么,但他问起,自己也不能不答,总归也只是问一问,若如今这事真归工部来处置,自己也不至于耽误事,不过也只能说一些基础的,只要是翰林,只要是在这文渊阁里待过都人尽皆知的,更多的自己也不好说,沉思了片刻道)
            臣如今整理的这几卷武经中便有记载,王爷若想知道更细一些,或可看一看则克录与军器图说。
            (只对他所评价的不肖父祖一说,沉默许久,方才低声解释)
            臣不善与人交,或并不适合为一地父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8-04 21:28
            回复
              【事关火铳一事一向兵部主理,我亦不会越俎代庖,但是此事制造到落在了工部头上,如今部里忙着修陵的事,制造一事部堂安排我与几个初入部门宗亲一起来,虽说以前也曾经同工部匠看过图纸,但是制造却着实难为】:则克录?若本王没记错应当是汤若望和焦勖合著的?
              【舅舅早年间就已经入仕,听闻一直外放,都说外官难做,京官好做,其实不然,可谓每一处都有自己责任】:翰林说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多少学士中堂皆是翰林出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8-05 13:14
              回复
                (翰林院中皆为书生,不论是正经的科场及第,还是走了国子监官学路子,都是认真读过书,能写的一手好文章的书生,书生多的地方,文人意气重,但迂腐酸臭却也不少,便如这文渊阁里,那些番夷的书就几乎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关注,则克录虽有焦勖在里头,但因汤氏出身邪马尼,故而这书也几乎便是放在角落里头了,自己倒是没想到献王爷居然知道这本书,多少有些惊讶)
                王爷所记无错,此书确是焦勖与汤氏合著,但臣观其书,汤氏实只口授,或并未实书文字。
                (而对于翰林院中出去的大员,献王爷可以评价,自己却不好接口,只沉默不敢多言)


                IP属地:福建8楼2022-08-05 17:31
                回复
                  :说到底汤若望非大清之人,想来对我大清还是有所保留
                  【汤若望是世祖朝的人,在实录中也曾记载汤若望深受世祖、世宗两朝君王器重,可于近几朝对西洋远远比不得先朝】:至于是否实书文字那终究已是历史遗案不必深究,这本书现在何处?本王看看
                  【若是旁处借几日也无妨,但是这文渊阁不同,祖宗规矩不能携带出阁也只能在此处观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8-05 20:24
                  回复
                    (自己对汤氏也只是在书里见过,毕竟早已作古之人,自己也无法与他真正面对面的交谈,更无从知道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则克录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参与,究竟是因为想要有所保留,还是因为害怕如果他真的执笔了,这本书就会和他写的别的书一般彻底无人问津,甚至连被士子提起都不能,这终究只是一个未解之谜了,自己不能为了自己的猜想就与人去辩驳,士人与人谈,应当是在有真正证据的前提下,若是全无佐证,那也只能说胡搅蛮缠,因此沉默,只献王爷说他想要看一看这本书,想了想书的位置,不免犹豫)
                    王爷,此书在的地方不甚洁,臣为王爷取来可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8-05 21:28
                    回复
                      :哦?既然如此那你去取来吧
                      【文渊阁这是皇宫中最神圣的藏书楼,若非宫外书局没有此书我也不会进宫寻书,此处幼时随阿玛进宫问安时候来过,之后就在也不曾来过,今日因公差寻书也是机缘巧合,任由元珃去寻书,带他将书去来让他自行去忙,至于后话不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05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