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最早出现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作品也有不少寓言,这些寓言主要是散文的形式,也不独立成篇,虽然论述道理,有的也有一定政治目的,但是这些目的好像都是在寓言之外进行补充,并没有出现于寓言之中。之后寓言比较兴盛似乎到了柳宗元,寓言成为独立的文体,夹叙夹议,文本的叙述也更加生动,并且阐明道理,有讽喻性和政治教化目的。(但是我是转专业来的,还没有来得及补修古代文学1,对先秦诸子作品并不了解,古代文学2学习隋唐文学时因为课时紧张课堂上也没有讲过柳宗元的寓言)。
到刘基对于寓言的选择与创作,我想《郁离子》的序言或许有参考价值,以徐一夔的观点来看,刘基用寓言主要是为了从微小的物事中阐发圣人之道,最终达到文明之治的目的,而寓言有博喻和发隐的功用(似乎博依和譬喻两种手段不管是五经还是先秦诸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徐一夔毕竟是弟子,如此写作,似乎尊师重道歌颂老师的成分也很重。
联想到现代对于寓言这种文体的认识,或许有启发民智的功用,但我看柳宗元与刘基的寓言写作似乎没有这种目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寓言写作较多,而刘基作品选中的作品也是出仕又辞官之后做的,所以现实批判的成分很重。但《卖柑者言》似乎虽然以生活中买柑之事切入主题,但现实中的卖柑者和普通人想来也难以有此认识。又看到有元明清寓言诙谐幽默的说法,但我觉得《卖柑者言》虽然起笔切近生活,但为文依然颇为严肃,无诙谐之意。而刘基又没有官员身份,就算有以寓言达到政治治理的理想,这种想法也显然难以实现。所以最后,《郁离子》最终也只是刘基批判现实政治,聊作牢骚之语,最终只能和《解嘲》《进学解》之类的文章相匹吗……甚至还不如《逐贫》《答客难》《解嘲》之豁达……古代文人的文字,最后也只有文学价值而终难达政治目的吗……
到刘基对于寓言的选择与创作,我想《郁离子》的序言或许有参考价值,以徐一夔的观点来看,刘基用寓言主要是为了从微小的物事中阐发圣人之道,最终达到文明之治的目的,而寓言有博喻和发隐的功用(似乎博依和譬喻两种手段不管是五经还是先秦诸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徐一夔毕竟是弟子,如此写作,似乎尊师重道歌颂老师的成分也很重。
联想到现代对于寓言这种文体的认识,或许有启发民智的功用,但我看柳宗元与刘基的寓言写作似乎没有这种目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寓言写作较多,而刘基作品选中的作品也是出仕又辞官之后做的,所以现实批判的成分很重。但《卖柑者言》似乎虽然以生活中买柑之事切入主题,但现实中的卖柑者和普通人想来也难以有此认识。又看到有元明清寓言诙谐幽默的说法,但我觉得《卖柑者言》虽然起笔切近生活,但为文依然颇为严肃,无诙谐之意。而刘基又没有官员身份,就算有以寓言达到政治治理的理想,这种想法也显然难以实现。所以最后,《郁离子》最终也只是刘基批判现实政治,聊作牢骚之语,最终只能和《解嘲》《进学解》之类的文章相匹吗……甚至还不如《逐贫》《答客难》《解嘲》之豁达……古代文人的文字,最后也只有文学价值而终难达政治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