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域初定,一支世居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在酋长失钵屈阿栈的带领下来到长安。众人此行除朝贡之外,还肩负着“认亲”的神圣使命。黠戛斯酋长在面见大唐鸿胪寺官员时,自称是汉朝大将李陵后裔,与唐朝皇帝乃是同宗,此番前来长安是要与大唐皇帝“认亲”。朝廷遂对酋长所言进行查证,如果黠戛斯人的确是李陵后裔,那么他们与唐朝皇室恐怕真的是宗亲,毕竟李陵祖父李广乃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而唐朝李氏先祖也出自陇西成纪,高祖李渊尊西凉太祖李暠为先祖,而李暠则自称是李广十六世孙。
据唐人考证,李陵投降后被匈奴派往漠北坚昆一带,而坚昆乃是黠戛斯古称,自称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多为黑发黑瞳,明显区别于黄发赤瞳的西域人种,所以黠戛斯酋长是李陵后裔的可信度很高。唐太宗李世民听闻西域使团乃是汉人苗裔后,当即下令设宴款待。宴会上,宾客开怀畅饮,借着酒劲,酋长请求黠戛斯归属唐朝,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设立坚昆都督府。此后,黠戛斯一直与大唐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黠戛斯遣使访唐,唐中宗对使者言道:“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使者听后连连顿首,以示感激。曾多次随大唐王师与突厥战斗的黠戛斯军队,也被唐玄宗称赞为“弧矢之利,所向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