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市发改函〔2022〕74号
B2类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6号建议的答复
曾昭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洞口、武冈‘城镇带’引领邵阳西南整体后发赶超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镇带”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设洞口、武冈“城镇带”是进一步优化我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洞口和武冈两县市人口170多万,占我市西部地区人口的三分二,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传承来看,两县市山水相联、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特别是沿G241国道自北向南洞口县城,高沙镇、湾头镇和武冈市区四点一线,把我市西部最大的两个县城和人口最多的两个乡镇连在一起,打造洞口、武冈“城镇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自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引领邵阳西南整体后发赶超,推动我市西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邵阳市“十四五”西部生态圈发展专项规划》和《邵阳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了“一群一圈”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以武冈市区为中心,以洞口、新宁、城步、绥宁等4个县城为次级发展中心,以重点镇为依托,构建“一心四极多节点”的城镇化格局。二是加快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优化洞口、武冈产业布局,围绕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发展电子信息、鞋帽服装、新型建材、先进装备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粮食、茶叶、生猪、蜜桔等产业,有效地推动了洞口和武冈两县市产业发展。推进两县市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湘商产业园建设,近几年,共支持洞口和武冈两县市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20万平方米,争取省补助资金达3000万元。同时,对于武冈、洞口两县市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我们在规划、融资、财税、用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近年来,洞口和武冈两县市通过发改口径在四水治理、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专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近5亿元。
B2类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6号建议的答复
曾昭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洞口、武冈‘城镇带’引领邵阳西南整体后发赶超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镇带”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设洞口、武冈“城镇带”是进一步优化我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洞口和武冈两县市人口170多万,占我市西部地区人口的三分二,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传承来看,两县市山水相联、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特别是沿G241国道自北向南洞口县城,高沙镇、湾头镇和武冈市区四点一线,把我市西部最大的两个县城和人口最多的两个乡镇连在一起,打造洞口、武冈“城镇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自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引领邵阳西南整体后发赶超,推动我市西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邵阳市“十四五”西部生态圈发展专项规划》和《邵阳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了“一群一圈”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以武冈市区为中心,以洞口、新宁、城步、绥宁等4个县城为次级发展中心,以重点镇为依托,构建“一心四极多节点”的城镇化格局。二是加快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优化洞口、武冈产业布局,围绕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发展电子信息、鞋帽服装、新型建材、先进装备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粮食、茶叶、生猪、蜜桔等产业,有效地推动了洞口和武冈两县市产业发展。推进两县市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湘商产业园建设,近几年,共支持洞口和武冈两县市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20万平方米,争取省补助资金达3000万元。同时,对于武冈、洞口两县市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我们在规划、融资、财税、用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一批重大交通、水利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近年来,洞口和武冈两县市通过发改口径在四水治理、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专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近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