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8,995贴子:655,713
  • 20回复贴,共1

“以辽人守辽土”是个正确的决定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个方案的提出是在天启五年左右的时间,背景是这样,最早自萨尔浒之战开始,到孙承宗首度督师之前,实际上就有很多从全国各地来的军队参与辽东的战斗。到了孙承宗,又大量的积聚全国各地的强兵,包括善战的浙兵(戚继光征兵的主要兵源地),广西黔兵(广西闻名天下的狼兵),川兵(白杆子兵,到现代战争,川军仍然是我国最强兵源之一),还有粤兵,湘兵,闽兵,登(登莱)兵等等。
这,就是后来关宁铁骑(其实我个人觉得应该称之为关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后来的关宁军不象孙承宗那么迷信全国客军,而是参杂了大量的辽兵,甚至还有蒙古兵,叛军组成的兵营,而且也把孙承宗的车营为主,改成了骑兵为主。
征集全国的兵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呢?
钱!!!
自萨尔浒以来,万历和泰昌两朝(万历四十六年到泰昌元年1620年12月)就花掉了两千万两白银,当然,那是战争状态,多花点钱似乎说的过去。但是天启年间的每一年,辽东都花费了六百多万,逼近七百万两。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供应客军的军费。
 ○户部尚书李汝华条辽饷之数,自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二十五日起至泰昌元年十月十七日止,共发银一千九百九十三万二千五百六十两零,自泰昌元年十月十八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共发银二十五万五千八百六两,总计发银之款二千万八千三百六十六两。《熹宗实录卷五》
我们知道关宁军的标准是1.4两每兵每月,还有一斛米。这算下来,每兵一年的花费就超过了二十两,加上军粮运输费,以孙承宗十一万多的兵源算,这已经超过了一半的费用。另外还有战马,器械,以及其它军需,还有,筑城的费用(这方面的费用其实都不多,因为主要的劳力都是由本来拱卫京师的班军完成的,而班军的费用仅需要盐菜银,其它由当地支出)。另外,还有东江镇的支出也包括在内。
所以,新饷(辽饷加上杂项收入)每年只征收到五六百万,辽东的费用就不堪重负了。到了天启四五年左右,就有很多人提出”以辽人守辽土“,虽然也提了很多其它的好处,但是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客军”的征召所需要的费用。
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辽宁大学史系孙文良_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治亭)
以辽人为兵。随着明与后金交战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动则用兵二十万,或三十万,都从全国各地调兵,往往调兵不足,常常就近从陕西、山西、甘肃等防蒙古的北部边防军中抽调到辽东“援辽”,致使北部边防空虚,这实际是拆东墙补西墙,顾此失彼。袁崇焕指出,从外省调募之兵不但不能“援辽”,反而扰乱辽人,遭到当地百姓的痛恨。从历次实践效果来看,这些“援辽”之兵多不能战斗。例如,“南兵(指长江以南)脆弱,西兵(指山、陕、甘等地)善逃。”他主张“莫若用辽人守辽土,将官则辽东一总兵,关内一总兵,余皆赘也。”[65]巡关御史梁梦环视警关外后也认为“辽人生长本地,习知东奴举动,凡遇入寇,绝无惧色,但得坚甲利刃壮马,无不争先杀贼,以雪祖父之愤。”[66]袁崇焕表示,防御兵力以辽人守土,只须六万,兵虽少,仍然能发挥多种作用,即“且守且战,且筑且屯”,足食足兵,“不必侈言恢复,而辽无不复;不必急言平敌,而敌无不平。”[67]天启四年(1624)四月,他在给熹宗的奏疏中又说:“复辽地而聚辽人为守,善远求难致之兵,何如近取回乡之众,此不肖为聚兵计也。”他要求将外省兵撤回,“即招辽人以镇之”,此事关系至大,“而刻不容缓也。”[68]御史汪若极赞成这一措施,建议从辽民中选拔身体壮健的人,“给以衣粮,训练有方,人人皆为劲卒,即以分驻卫镇。”[69]熹宗在袁崇焕的奏本上批道:“自有辽事以来,调发援兵无利于辽,反虚各边武备。这本说撤回客兵,即招辽人填补,诚为两利。”[70]正式表明朝廷批准实行。
[65]~[70]《明熹宗实录》卷63\70\73\72\73
能不能省呢?
可以,但是很难。
明代的军事结构,是朱元璋定下的,以军屯为主体,分成各个军户所。腹地三七,守军三成,屯军七成,以屯军的收入收种粒供应守军,边城二八。大体如此。所以朱元璋很自豪的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
但是这个军制呢,具有先天不足,种粒的征收,很多时候并不能足量供应守军,而且后来越收越少,自洪武朝开始,就又打了一个补丁,就是“开中法”,让商人给守军供应军需,然后换取盐引,达到可以民间贩盐的权利。
再后来,“开中法”又不足了,原因是很多朝臣利用权力中饱私囊,盐引乱发,“窝占”不止。开中法也不行了,于是开始有了“年例”,就是直接从太仓拔银给急需的九边,用来买粮供应军需。
再接着,就开始在原来军户制和世军制的基础上,大量实行了募兵制。
所以,明代的军制到了明末,变成一个很复杂的结构。从军需上来说,军屯仍然存在,由于数百年来的侵占,抛荒等原因,供应不了多少军需。开中法也在实行,也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每年朝廷往九边输送的银子不少,而且越来越多,从嘉靖年间的几十万两一年,到崇祯年间,达到四百万两一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往外地派兵,那本地不承担派兵费用,而是由朝廷或者当地承担。也就是说,赴外地作战的兵,不仅本地的收入没增加,而且要额外的支付费用,这种兵,有一个专有名称,叫“客兵”。
客兵费用的增加标准,也是各种名目不断的往上增加,到了崇祯年间,这种费用的名目包括但不限于,安家银,衣装银,器械银,行道粮,驻粮,盐菜银,窝铺银,官员廪饩花红银,车船银,脚价银等等等等。
到了袁崇焕上任,调整了辽东的费用,核算崇祯元年开始(袁崇焕崇祯元年八月初一才到任),到崇祯元年十二月,也就是元年一整年的费用,一共是584万两,其中扣除天启七年应该支付的欠款,实际费用是513万两(包括增加了近六万匹战马的所有费用)。然后,又提出崇祯二年整年只要480万两就足以支付辽东费用,包括增加的东江费用在内(注意,东江费用的增加,是增加崇祯元年核定后的35万两增加到43万两,不是在毛文龙百万粮饷的基础上增加的,定义不要搞错)。
已巳之变以后,袁崇焕被逮遭磔,崇祯片面的增加蓟镇的防卫,甚至又开始大量征召全国客军,再一次致使辽东军费大量增加,这其中最重要的支出,就是客军的费用。而且,此时的客军费用,增加到了甚至每兵每月达到四五两的夸张程度。以致于户部抱怨,这些兵什么钱都要户部给,他们难道是光着身子来的吗?
《度支奏议.新饷司.覆浙江援兵支费行粮安家等项疏》(崇祯三年十二月)
夫行者裹粮,各官八十四员之廪饩心红等项,共银九百一十八两四钱(918.4两)零。兵丁四千九百八(4908)名,每名给行粮三箇月,各一两八钱(1.8两),又念其远戍也,复加给行粮各一两五钱(1.5两),二项官兵共用一万五千五十三两四钱(15053两),取足于新饷银两,似也至于各军应得月粮在本省存留饷额之内,非因入援而始给也。以三月计之,用过新饷者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二两六钱五分(13372.65两),而本来之额饷作何支销,殊臣所不解也。夫行月兼支者,各以三越月,非以供官兵之路费乎?今各官之路费多者五六十两,即少者亦十余两,各兵有三两、五两者,共用过一万五千四百四十三两三钱(15443.3两),岂行粮是资斧之具,而路费非道途之需也,又何以說焉?既有月粮矣,又加增行粮矣,又有路费矣,而船价车价又共用银二千六百三十一两三钱(2631.3两)之费,似属□糜查入援之旅,即在伍之兵,非若新募者一一仰给于官府也。况浙省去都门亦不辽远,每兵又与安家六两(1123页)、八两,共用过银三万六千二百二十五两(36225两),至于盔甲、衣绵、军器、旗帜等项一一取给正饷,共该银八千一百九十二两(8192两)余,岂平昔无事,俨然列伍者裸体空拳,至启行而始整顿乎?如抚院之犒赏,将官之买马,祭祀等费,共用银二千八百一十两四钱五分(2810.45两),俱毫无措处,而悉用正项,合计动支臣部者共有九万四千六百余两(94600余两)。夫援兵多用一分,则蓟辽之新兵便少一分,揣时度事,于势亦有不能,若必尽拂其请,恐该抚按因公受累,又不能为无米之炊也。
另外,再说一件事,已巳之后,蓟镇的兵不仅全国征召客军,还从关外向关内侧重,所以孙承宗再度督师的时候,实际权力其实没有袁崇焕那么大。
还有,蓟镇也召新兵,而且新兵要从陕、晋征召,费用是每兵1.5两(没有粮),是的,你没看错,关宁军才1.4两。
再有,因为刚开始孙承宗也帮着东江向朝廷要粮要饷,之后户部干脆把东江原定的两万八(被袁崇焕重新定为一万八),调一万到关宁(实际有没有调兵,就不得而知了),然后调降了东江标准,东江军的标准,从袁崇焕把0.7两提升的1.4两,又变成1.1两。再后来,又由于东江的粮饷取自山东,又任命了登莱巡抚,下辖东江(原来东江是直属辽东督师下辖),登莱巡抚从余大成到孙元化,都没处理好(这中间也出现过田弘遇参与东江运输等事件),再然后,就发生了吴桥兵变。
所以,我个人认为,“辽人守辽土”,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正确的体制,他完全不能抛开明朝的军事体制,也无法全面改动孙承宗大力倡导的客军强军作战方针。只能在这两种基础和背景下,不得已,但接近最优解的补丁式作法。


IP属地:福建1楼2022-11-15 15:48回复
    以辽人守辽土,我记得阎崇年在明亡清兴60年讲座里面提到,最早是从李成梁那里形成的概念。


    IP属地:四川3楼2022-12-05 16:27
    收起回复
      这贴是什么时候出现了,我怎么今天才看见


      IP属地:江苏4楼2022-12-07 08:25
      收起回复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辽人守辽土,是当时环境最合理的产物


        IP属地:江苏5楼2022-12-08 08:10
        回复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辽人守辽土,是当时环境最合理的产物,利远大于弊


          IP属地:江苏6楼2022-12-08 08:13
          收起回复
            然后辽饷成了终结大明的癌症毒瘤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12-11 23:22
            收起回复
              知乎的项天鹰大佬回答过这个问题,他反问,不拿辽人守辽土的话,你怎么安置辽人呢?是把他们送到皇太极哪里去?还是在关内找土地安置?


              IP属地:河北8楼2022-12-13 17: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