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日吧 关注:29贴子:472

马上开马上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22-11-15 21:54回复
    就在今天


    IP属地:浙江2楼2022-11-15 21:55
    回复
      我认输哈哈哈林苍我明天来!


      IP属地:浙江3楼2022-11-16 02:23
      回复
        架空!第二次揭榜后朝会太子被骂之前吧!我来找你说太子坏话小小试探一下


        IP属地:浙江4楼2022-11-17 00:54
        回复
          【建极四年三月,腊尽春回,百草权舆。】
          【因几月后察合台来使一事,朝后我便径直来了通政司勘合关防公文。此时正立于署衙的偏堂之中,透过窗棂看着他们栽于院中的一株垂枝海棠,但却全然没有赏鉴琳琅的情致,只因心绪正被另一桩,朝中刚发生的大事满占——那再次封卷遴选后,写于奏章,呈上批阅的,八十三个南士的名单。】
          【署中杂役端上一杯茶,稍将我游离的神思唤回,又听他歉然说到因近日署中事多,理事的大人们一时挪不开手,恐得让我在此坐着稍等等。】
          无碍的,我晓得你们最近忙,我不急。


          IP属地:浙江6楼2022-11-17 01:19
          回复


            IP属地:浙江7楼2022-11-17 01:19
            回复
              回完朝会已经不会写戏了


              IP属地:上海8楼2022-11-19 21:30
              回复
                【朝野庙堂,操刀制锦,再至右迁通政使司,细细算来已有数年。掌受内外章疏,知南北秘事,凡四方事由誊写呈状,倒是悉知朝堂风气。往岁孟夏事少,而今朝奏书纷飞似纸屑,署中上下墨突不黔。实因科举一事,南榜七十二,再阅八十三。】
                【去岁无愈,而今迁都燕京,此举反激北方举子哗然。摇头,提笔收势,把誊写的奏疏封好。恰逢小厮报奉化公取察合台公文,案牍翻寻,方匆匆携至大厅】奉化公久等了,这几日实在是忙不过【公文相递,笑言】您瞧瞧,是这份吗?


                IP属地:上海9楼2022-11-19 21:52
                回复


                  IP属地:上海10楼2022-11-19 21:53
                  回复
                    【来人是林苍,早前因持理使臣名册、规仗等事,亦同他多有来往交涉,也算得上面熟。若我没记错,他是去年七月刚从吏部升调至通政司,风华之岁就已为三品大员,可谓头角峥嵘,青云可待。】
                    不急,本也是我没提前同你们打声招呼。
                    【因要签阅查收,他亦得同陪在侧,一面低头翻检核对,一面却由他的话想起先前偶得悉的风闻,爹似乎有意要于朝上重定金榜,若有所想,张口试探。】忙不过——是为了春闱放榜一事吧,看来我朝臣工奉职昂扬啊。
                    【垂眸做办公状,仿佛所提起的,不过两句闲话。】诶,林通政是哪里人?


                    IP属地:浙江11楼2022-11-20 03:14
                    回复


                      IP属地:浙江12楼2022-11-20 03:15
                      回复
                        【日昳风清,光影透过方格窗棂,半壁留影青砖,半顷攀至绯色官袍。恭敬立于其旁,等这封爵拜公的皇子一一核对。他翻过一页,拇指一顿,神色怡然间问的却是春闱。闭目微暇,笑了声,抬眼只道】
                        眼下春闱可是大事,哪个官署不在忙此事呢?
                        【轻轻揭过,抖了抖袍袖,落了满怀光影。茵席之臣,晓君心知民意,怎又猜不出他言谈深意。再闻后话,只答】臣祖籍西河,小地方,奉化公可能没有听说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11-20 21:56
                        回复
                          西河......确实是头一回听说,我从小有疾,故见识也少,那是南方还是北方?看林通政所攥的奏书文稿炳炳烺烺,反倒颇有些南文之风。
                          【我虽袭衣兼食,但也之天下寒门辛苦,科举取士四郊多垒,千帆竞发,更是多数人仅有的出头之路,于是尊文循识,优中选优便成了关键所在——我想朱惟道便是这样以为的。但爹不这样以为,燕地旧署也不这样以为,甚至北人学子也不这样以为。】
                          【春雀轻盈,嘈嘈入耳,我有些怔愣的想,林氏也非寒门啊。】不仅官署,一榜南士七十二,再榜八十三,如此出乎意料的事情,连平头布衣都在论及——当年削藩威逼之怨还未平,却又要伺候他们做进士老爷。
                          【借人呈语,几句间不认同东宫之态已经表明。】


                          IP属地:浙江14楼2022-11-21 16:05
                          回复
                            【春风穿堂,官署竹帘微动,半退一步,日光笼向他颀长身姿。二人倚案校对文书,揽袖接过后装入信封,正中间又落了个通政使司的章。满招损,谦受益,他似未曾察觉我的闭口不谈,仍和煦相言,以退为进。不由笑了笑,接话道】
                            西河在北方,奉化公谬赞了,不过是些公文哪来的文风可谈。
                            【待其直言榜单,心下千帆过,面上却还是平平】奉化公也这样认为吗?【轻笑,透露道】近日誊封奏疏,议论此事之人颇多,大多——
                            【顿了顿,只反问】奉化公以为如何?


                            IP属地:上海15楼2022-11-21 18:32
                            回复
                              北方——如林通政看来,北方也非无善读能书之人。
                              【查而又验后,核对无误,一沓公文偏放案角,人稍后略倚靠椅背,偏着头略用手支,此时才算正目相看他。三月春日正砸落桌面漆光之上,熠熠然,反叫人目光斑斓,朦胧非真,正如略有带过的笑意。】
                              我刚立府,又不曾在某部研习观政,所能上疏的臣工都算是我的前辈,我以为——自然轮不着我以为。
                              【谨言慎行,不愧值要通政司,我暗想,于是我更加多一句,直言我态。】
                              不过好歹生来就享了食邑,总也想尽力为爹分忧罢了,我只晓得,北地是燕王旧藩,怀帝是弃国之君,如今正发轫之始,不可寒了诸从臣的心。不知我知见,可还能和林通政及诸前辈询谋佥同?


                              IP属地:浙江16楼2022-11-21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