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吧 关注:385贴子:6,802
  • 0回复贴,共1

首大崔付军:雾化中的“雾”区你了解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呼吸道疾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除了输液和吃药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法简单来说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经口或鼻呼入呼吸道和肺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婴幼儿喘息、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那么,雾化吸入疗法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1、成人雾化吸入时选择坐位为宜: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因此在患者体力许可条件下尽量采取坐位;手持雾化器应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喷雾的药液倾斜流出去;为卧床患者做雾化时,床头应抬高。
  2、3岁以下宝宝使用面罩式喷头:因为宝宝的鼻腔比较狭窄、鼻甲弯曲,雾化颗粒经过时,很多药物会停留下来,达到小气道和肺泡的药物就减少了,从口腔经过时明显就宽敞多了,更加有利于药物吸收。
  3、宝宝雾化吸入时的姿势:坐位或半坐位都行。患儿睡着时可抱在怀中处于半坐位;必须仰卧位时,应将床头抬高30°,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无呛咳、憋气、口唇发绀等情况发生。
  4、雾化吸入时正常呼吸为宜:用力呼吸会引起吸气流量过快,局部易产生湍流,促使气溶胶互相撞击并沉积于口腔、咽部和大气道且用力呼吸不仅加重本来就不佳的肺功能,也导致吸入的药物还没来得及深入就已经被呼出,从而导致肺内沉积量显著下降。因此,雾化时多采用正常呼吸并间断配以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气溶胶在目标气道的沉积。
  5、雾化吸入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很多人觉得,雾化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好,只要看到雾化罐里上还剩液体,就担心达不到治疗效果。其实无须刻意用完,随着雾化时间的进行,雾化罐里的的药液会随着溶剂的蒸发,药液的浓缩,气雾中药量会减少,气雾微粒将增大,雾化效果也会变差。因此,一般建议每次雾化治疗时间10~15分钟为宜。

  此外,雾化吸入推荐餐前进行,是为了避免雾化颗粒刺激气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如在夜间睡前也可安排一次,可减少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利于夜间睡眠。


1楼2022-12-05 16: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