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蜂蜜吧 关注:9,420贴子:74,807

姚秀凤:甜蜜大姐坚守一生的养蜂事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1楼2022-12-09 22:01回复

    被媒体誉为“甜蜜大姐”的姚秀凤,今年55岁,不仅养了一辈子的蜜蜂,她还是个地道的“蜂二代”。说起养蜂的缘由,还要从她爸爸那辈说起。姚秀凤爸爸姚树芳,是1958年支援北大荒的大学生,只身来到黑龙江小兴安岭的一个林场当会计,当地有着优渥的自然资源,姚树芳看准天时地利,于是从1966年开始在当地养起了蜜蜂,后来越养越多,1982年的时候椴树蜜产量就高达了2万多斤,统一卖给当地的供销社,8角钱一斤,居然卖了1万多块,成了当时地地道道的万元户,于是当地电视台也闻风过来采访,称呼他为黑龙江的养蜂大王。


    2楼2022-12-10 10:06
    回复

      姚秀凤上学学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服装厂当技术员。 到了2000年,厂子接不到外贸定单,效益不好就停产了。姚秀凤就回到了娘家,看看爸妈,同时帮家里人干活。父亲为了能够科学养蜂,定了很多关于蜜蜂的杂志,装满了几个柜子,姚秀凤于是翻开了这些杂志,她从杂志中得知:从7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们都在研究蜜蜂产品的价值。当她看到这样一句话:“蜜蜂蜇人能帮助造血细胞再生。”姚秀凤当时灵光一现,因为姚秀凤平时就有贫血的毛病,而且很严重,一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她陆续又看了很多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发现蜂产品对人类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现在自己又是下岗,没有了稳定的工作,何必继承父亲的事业,养蜂试试?于是她那时就立下了日后的人生目标,把养蜜蜂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


      4楼2022-12-10 10:08
      回复

        姚秀凤最开始先是买了他父亲的15箱蜜蜂。但当她的兄弟媳妇知道父亲教她养蜜蜂很生气,怕影响家庭和睦,她又在离开家里15里的山根下买了一个小院子。开始正式创业养蜜蜂。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姚秀凤的养蜂事业并是一帆风顺,刚开始养的不好,于是买来专业的书籍,开始学习,一本李建修写的《实用养蜂》看了几遍,又看了一本苏联专家塔兰诺夫写的《蜜蜂生物学》,慢慢的对蜜蜂生物学特性有了一些了深入的了解,后来又跟着父亲学了很多养蜂的实用经验,慢慢开始有了信心,可是,姚秀凤在山里这么一呆,就是15年。


        5楼2022-12-10 10:08
        回复

          为了养蜂,姚秀凤没少和丈夫产生矛盾,丈夫一家在河北,姚秀凤家里的事情一点都不管,孩子也不管,姚秀凤于是开始一年两头跑,每年4月初来到东北黑龙江养蜂,蜜蜂出窖,开始繁殖蜜蜂,冬天则让父亲帮着看管越冬蜂,姚秀凤才能挤出一两个月时间勉强回家看看,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风雨无阻的坚持了下来。


          6楼2022-12-10 10:09
          回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3年春天,姚秀凤迎来了自己的事业的高峰,当年最高出窖产量420箱蜜蜂,卖掉了220箱,一共卖了8万多元。虽然赚了钱,但姚秀凤并没有选择挥霍享受,而是把这些钱,继续投入进了养蜂事业中,她特地买了专业的养蜂卡车,这样就可以不用在一个地方养蜂了,蜂蜜的质量也会更好。姚秀凤渐渐在当地和全国也有了知名度,绥化新闻的记者也特地过来采访,姚秀凤出名了,登上了各种报纸新闻。


            7楼2022-12-10 10:10
            回复

              2014年全国蜂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友谊宫举行,姚秀凤特别上台分享了一些成功经验,以及自然成熟蜜的生产技术。同时她还呼吁,全国各地的养蜂人应该生产成熟的蜂蜜,宣传成熟蜜的营养价值,因为当时那几年,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特别低价收购蜂农的水蜜,加热浓缩后,再添加怡糖生产出不合格的蜂蜜制品蒙骗消费者,怎奈人微言轻,以一己之力难挡蜂蜜市场造假的乱象,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很难再买到好的蜂蜜产品,恶性循环,最后养蜂户也会跟着受损。


              8楼2022-12-10 10:14
              回复

                同时,姚秀凤的养蜂技术,还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同年,黑龙江野生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周邵春找到了她,共同研究东北黑蜂种王提纯技术,她决定把表现最好的蜜蜂送给国家的研究所当种王,利国利民。


                10楼2022-12-10 10:15
                回复

                  2014年7月,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也闻风赶来威山林场黑蜂基地,拍摄关于东北黑蜂的专题纪录片。


                  11楼2022-12-10 10:16
                  回复

                    2014年饶河县椴树因为生虫子绝收,姚秀凤一看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蜂蜜的产量,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蜜蜂装箱,开上卡车,开始了游牧放蜂的生活。8月份拉着蜜蜂去了满洲里葵花盛开之地,给蜂蜜授粉。12月初到了云南的普耳,繁殖蜜蜂。


                    12楼2022-12-10 10:17
                    回复

                      2015年2月又把卡车开到了四川的成都,让蜜蜂采集油菜花蜜,5月份去陕西延安,采槐花蜜,6月份开到北京房山区,和北师大,北航的10几个研究生们一起体验养蜂人的生活,7月份再开到双鸭山迎春林业局五泡林场采椴树蜜。16年3月到9月被贵州铜仁碧江区蜂友邀请参加中蜂扶贫项目,指导了100多家养蜂户专业的养蜂技术。


                      13楼2022-12-10 10:18
                      回复

                        2017年初4月份,来到了江苏徐州睢宁县高党村北黄河边采油菜花蜜。看到高党村不仅有着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称号,而且环境好,有大量的土地需要流转,于是,姚秀凤就承包了350多亩土地,在当地建设起了厂房,教授当地农民种植有蜜粉的特色药材植物,还特地从新疆空运来薰衣草苗,种植了50亩。可食用的玫瑰花200亩,丹参上100亩。


                        14楼2022-12-10 10:18
                        回复

                          现在,姚秀凤的大“甜蜜账”里金光闪闪:丹参年亩产效益7500元左右;紫苑亩产效益8000元左右;板蓝根亩产效益7500元左右;薰衣草亩产效益10000元左右等。而且姚集万亩果园每年会租赁她的156箱蜜蜂到园里授粉,前后15天左右,而每箱15天的租赁价格是200元。


                          15楼2022-12-10 10:20
                          回复

                            她把村里留守妇女和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组织在一起,春天种地,夏天除草,秋天收获的药材直接卖给药材市场,冬天没有活了,就教妇女们做薰衣草香囊的技术,让大家都有事做,一起创造价值,帮助当地农民致富。


                            16楼2022-12-10 10:20
                            回复

                              因为有薰衣草、玫瑰等鲜花基地,加上源源不断的游客,姚秀凤就在合作社开起了香包制作的培训课,免费教授村民制作香包的手艺。有村民听说香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时常过来学个手艺,同时也能赚钱养家。


                              17楼2022-12-10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