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清除不同种类的污垢,清洗液中常加入酸、碱及表面活性剂等可能腐蚀金属设备的物质,所以往往产生清洗性和腐蚀性的双重矛盾,尤其是针对多种金属及镀层的清洗。
01. 酸、碱的腐蚀性主要是通过调节金属所处环境的pH值,改变了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的电位,加速了易生锈金属的锈蚀。
02. 表面活性剂的腐蚀性则需要根据种类来考虑:
⑴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可以是缓蚀剂,也可以使腐蚀剂;
⑵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高,腐蚀最弱。
⑶ 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外界条件不同(如pH值改变)可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价格较贵,应用较小。
⑷ 复配表面活性剂能够明显防止和阻碍金属腐蚀。
因此在清洗剂中,除了要控制酸碱度之外,还要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在某些情况下,还需借助添加一定的缓蚀剂,以改善其腐蚀性。

另外在清洗前还应注意清洗剂对金属表面的腐蚀。清洗钢铁零件时,清洗剂 pH值控制在10以内没有问题。但对铝、锌这两种金属还是容易产生腐蚀的,若采用超声波清洗工艺,清洗剂都会加热到6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清洗剂也会因水的电离而引起碱性增强,从而导致腐蚀。所以如果是清洗铝、锌类金属,就要注意看清洗剂是否添加了缓蚀剂,检查清洗剂的防腐蚀能力到底怎么样。
因此选用合适的缓蚀剂十分重要,可能直接影响到清洗工艺的成败。对于一种清洗剂来说,清洗剂固然重要,缓蚀剂同样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