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语句理解】端着水往盆里倒,差不多了就得停,不然就会漫出来;打造刀枪的时候,尖刃部分不能过于捶打,太尖了不耐磨;家里装满金石玉器,是没办法守护的;富贵者心骄气傲,便是自取祸患。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帛书甲本:功述身芮。
【语句理解】成功后注意不居功、不恋栈权位,不贪婪,含蓄收敛,才是符合天之道,保护自己已有成就的办法。
【词语理解】
持盈:保守成业。持,本义用手拿着,握着,引申指主管、操持。盈,本义是盛满、充满,引申为多出、有余等。
已:象形字,最早的“已”字画的像个胎儿,表示胎儿已经成熟,本意怀胎截止,引申为停止。
揣:《说文》:“揣,量也。从手,耑声。度高曰揣。一曰捶之。”
堂、室:帛书写的是“盈室”。堂,《说文》“殿也”。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室《说文》“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是人和物的居处存放处。由“室”改成“堂”只是行文习惯不同罢了。
守:最早的守字,画的是房子里有一个手,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引申有节操、掌管、保守、遵守、保护等意义。
骄:《说文》“马高六尺为骄。”引申为傲慢。
咎:《说文》“灾也。”指过失,罪过,怪罪,处分等。
遂:这个字比较复杂,互相不相干的意思比较多,而且查不到最初的意思。个人理解最早是指管状的道路,然后又从道路、不是平坦的路又能过、管状的等等特点,引申了好多意思。这里是成的意思。
功述身芮:《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修观第五十四》“凡功述而得裂土封侯者,善建者也。”功述和功遂是一个意思。芮:本义为草初生柔细的样子,引申指柔软,又引申指小的样子。
【读书笔记】
这一章讲的是适可而止。
这一章第一句话就是讲持盈这种思想,百度词条说持盈出自《道德经》,即本章这句话。然而,现在最早能查出来的,这个词出自《诗经·大雅·凫鷖》小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
《国语·越语下》还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时讲:“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所谓“持盈者与天”,就是当昌盛、满盈时,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所谓“定倾者与人”,就是当危殆、将倾时,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所谓“节事者与地”,就是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的“万物”规律。
范蠡这个理论,与作者的“天地人”等理论是相通的。
《荀子·宥坐》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这两个事说明春秋时期,持盈这种思想非常流行。对道家、儒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功遂身退,这个身退,一般都解释成归隐,这是非常可笑的。推崇“归隐”的都是看了几本书的街溜子,就像戏班子唱的穷秀才中状元娶美女一样,他弄不成才吹这个牛呢。唐宗宋祖都算功遂,你让他归隐试试,呵呵。联系上文,持盈为了不让水漫出来,把盆扔了?金玉满堂归隐,不是遭偷就得被抢。所以,身退,是退其身而身存,含蓄收敛,行事符合“天道”即规律规则,才能身存。
【语句理解】端着水往盆里倒,差不多了就得停,不然就会漫出来;打造刀枪的时候,尖刃部分不能过于捶打,太尖了不耐磨;家里装满金石玉器,是没办法守护的;富贵者心骄气傲,便是自取祸患。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帛书甲本:功述身芮。
【语句理解】成功后注意不居功、不恋栈权位,不贪婪,含蓄收敛,才是符合天之道,保护自己已有成就的办法。
【词语理解】
持盈:保守成业。持,本义用手拿着,握着,引申指主管、操持。盈,本义是盛满、充满,引申为多出、有余等。
已:象形字,最早的“已”字画的像个胎儿,表示胎儿已经成熟,本意怀胎截止,引申为停止。
揣:《说文》:“揣,量也。从手,耑声。度高曰揣。一曰捶之。”
堂、室:帛书写的是“盈室”。堂,《说文》“殿也”。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室《说文》“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是人和物的居处存放处。由“室”改成“堂”只是行文习惯不同罢了。
守:最早的守字,画的是房子里有一个手,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引申有节操、掌管、保守、遵守、保护等意义。
骄:《说文》“马高六尺为骄。”引申为傲慢。
咎:《说文》“灾也。”指过失,罪过,怪罪,处分等。
遂:这个字比较复杂,互相不相干的意思比较多,而且查不到最初的意思。个人理解最早是指管状的道路,然后又从道路、不是平坦的路又能过、管状的等等特点,引申了好多意思。这里是成的意思。
功述身芮:《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修观第五十四》“凡功述而得裂土封侯者,善建者也。”功述和功遂是一个意思。芮:本义为草初生柔细的样子,引申指柔软,又引申指小的样子。
【读书笔记】
这一章讲的是适可而止。
这一章第一句话就是讲持盈这种思想,百度词条说持盈出自《道德经》,即本章这句话。然而,现在最早能查出来的,这个词出自《诗经·大雅·凫鷖》小序:“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
《国语·越语下》还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时讲:“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所谓“持盈者与天”,就是当昌盛、满盈时,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所谓“定倾者与人”,就是当危殆、将倾时,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所谓“节事者与地”,就是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的“万物”规律。
范蠡这个理论,与作者的“天地人”等理论是相通的。
《荀子·宥坐》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这两个事说明春秋时期,持盈这种思想非常流行。对道家、儒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功遂身退,这个身退,一般都解释成归隐,这是非常可笑的。推崇“归隐”的都是看了几本书的街溜子,就像戏班子唱的穷秀才中状元娶美女一样,他弄不成才吹这个牛呢。唐宗宋祖都算功遂,你让他归隐试试,呵呵。联系上文,持盈为了不让水漫出来,把盆扔了?金玉满堂归隐,不是遭偷就得被抢。所以,身退,是退其身而身存,含蓄收敛,行事符合“天道”即规律规则,才能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