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吧 关注:4,266,526贴子:61,911,692

不吹不黑,理性讨论B*D能封神(国内)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先说说整个电车行业,为什么电车在且只在ZG卖的好?难道米国、岛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不知道电车更经济、更环保?





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ZGZF的引导。而致使ZF彻底倒向电车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1、中国没有传统燃油车基础/中国没有像大众、两田那样体量庞大的自产/本土传统燃油车企业(玩不转);
日前,北J汽车G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度北汽共实现营收1759.16亿元。其中,北京奔C的营收为1679.66亿元,也就是说,在2021年度,北京奔C向北汽贡献了95.48%的营业收入;2022年上半年,北京奔C依旧为北京Q车贡献着高额的营收和毛利。据半年报显示,北京奔C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14.74亿元,占北京汽C总收入的97.4%,贡献毛利212.13亿元。同期,北京品牌毛利为亏损26.53亿元,北京Q车整体毛利为185.5亿元。(北汽合资品牌挣210亿,自主品脾亏26亿,整体毛利185亿,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像北京Q车这样,合资品牌成为利润奶牛,拉动集团业绩增长的现象相对较多。例如,2019年上半年,东风集团的净利润为27.55亿元,而东风本T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5.35亿元,东风日C净利润为54.38亿元,两大日系合资品牌为东风集团贡献了巨额净利润。
坐享合资品牌利润跑偏的企业也有,华晨中G便是一个。2020年-2022年上半年,华晨宝M分别贡献100.92亿元、145.15亿元以及23.8亿元净利润,刨除华晨宝M的利润贡献后,华晨中G2020年-2022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00.81亿元、25.554亿元和15.5亿元。坐享其成的华晨中G,自主品牌发展早已停止,已然成为一家汽车投资公司。
国内头部车企几乎全部依赖与进口品牌合资,鲜有自主品牌能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自产本土品牌也不断进步,如HF H6)。ZG抛弃燃油市场没有包袱或者说不像日、美、德这些国家那样转型困难。
2、摆脱石油依赖(ZZ原因);
在此不多谈论。


IP属地:湖南1楼2023-06-13 17:02回复
    二、为什么B*D能封神?
    我有以下两种观点:
    1、B*D是民营企业,而且有个有远见的领导,能够在王CF带领下果断转型。不像国Q,干什么事先得找上级,一批就是俩仨月。有点成果归领D,出事了下面扛,有才的人也施展不开拳脚,注定无法大刀阔斧做事。
    2、B*D在燃油车市场持续做下去只能混吃等死,参照上方第一个问题北汽、华晨、东风的例子,头部企业几乎都是合资或进口(一汽/上汽有大Z, 奥D;广汽有B田,F田;东F有B田,R产,法系;长安有美系;吉L有沃ER沃),只有B*D没有进口背书。(正是油车卖的不好,才想着转型,B*D要有个好进口搞合资,它也不搞电的。看看华晨、北汽,出点资,每年分宝M、奔C一半钱就完了。就像有钱人家的孩子,反正也不用好好学,到时候父母送出国,也不参加高考,学什么。比*迪——穷人家的孩子,没爹只能靠自己)。
    众所周知,2022年B*D卖得好是因为新能源车。纵观比亚迪近20年的乘用车销量,历史上排进前10名的只有3次,而前两次还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且排名都是第9。在油车时代,09年是B*D的巅峰,市占率达到4.4%。虽然后来销量一直稳定在40-50万辆,但是整个汽车行业盘子越来越大,而它的市占率是越来越小的,相当于在不断退步。下面上数据:


    上图为2015年国内车型销量排行B*D只有一款车型上榜,第40名。
    3、B*D自身技术优势
    B*D拥有行业领先的电车制造技术优势,本身产品也(相对)能打(否则一点技术和产品力没有,产品就是工业LJ,像北汽似的,也搞新能源,但还是烂泥扶不上墙,一样白扯)。
    4、坐上了GJ新能源政策的顺风车
    这里不多赘述
    吧里对电车呼声愈高,认为油车是时代淘汰的产物。但这和GJZC的大力支持脱不开干系,其大大加速了油车到电车的过渡(仅以我所在的BJ举栗:BJ汽车摇号今年10万个指标,其中8万个是新能源(纯电)。家庭摇号下来的几乎全是新能源)若非如此,我认为未来十年...起码目前依然是油车的天下(参照本帖开头各国汽车品牌销量)。谁也没想到王传福带着日渐萎缩没有出路的B*D的当时的赌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江山易主,新王登基,恭喜恭喜。
    理性讨论,如有错误,请您指正。
    不吹不黑,喷子请自行离开。


    IP属地:湖南2楼2023-06-13 17:11
    收起回复
      中国油价1元/L,不限号,试一试。


      IP属地:湖北4楼2023-06-13 17:40
      收起回复
        其实就是政策扶持外加符合国人需求,政策没什么好说的,要击垮外资抢市场帮助就业等等。品牌空间经济性就是咱们买车最看重的,30万以下竞争,品牌不用比都一个样,byd的车在同级里空间经济性(售价,使用)都是数一数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13 18:13
        收起回复
          比亚迪前些年也能一直卖四五十万辆?我还以为搞新能源之前比亚迪一年也就卖几万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6-13 18:46
          收起回复
            政策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13 18:48
            回复
              还有,我觉得gj要把制造业的红利吃下来,日本车行业养活了多少人,如果多一些byd这样的企业,解决就业,带动产业发展,好处是很多的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6-13 18:51
              收起回复
                我估计byd一开始就是想做电车的,毕竟他是做电池起家,那个年代做汽车可谓是八杆子打不着,一开始那几款油车纯属练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6-13 19:32
                收起回复
                  正儿八经的帖子人好少,不如那种看乐子的帖子回复多。不过byd能起来确实想不到,感觉不是说他的车最好,只能说其他车企出电车各种问题更多,替代的基本全是日系车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13 19:59
                  收起回复
                    比亚迪很早就开始做电车了,只不过早期的电车不成熟,现在也算是厚积薄发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6-13 20:01
                    收起回复
                      什么鬼观点?插混技术比亚迪可是持续投入了十几年,迭代了四代才到现在的dmi!明年就出dmi5.0了。可以说插混市场就是比亚迪一人之力打开市场洪流销量的!其它厂的dHT车型都是在这两年里面被迫与被动卷入的应急产品(眼红市场红利)!看看某城那恶臭嘴脸?以及近来的臭味相投的某利与某瑞?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13 20:13
                      收起回复
                        像这样正经分析的帖子没多少了贴吧大部分都是尬黑反串黑扣帽子贴和水军软文贴,说不定等下就有人进来扣帽子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6-13 20:13
                        收起回复
                          怎么才七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6-13 20:17
                          回复
                            可以说那些目前还在继续折腾dHT厂家一如既往的反应出它们在插混技术上投入的短视与市场趋势跟分的盲目!若继续在有档位变速箱上折腾dHT插混车型?往后它们连汤都喝不上一口,它们远不如搞纯增程插混深蓝的长安务实。深蓝自从上市到今天,市场总销量几倍过长城,吉利,奇瑞的dHT系列车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6-13 20:22
                            收起回复
                              汽车工业利润太大了,以前都被外企分走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6-13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