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1)
民国架空(苏系、鲁系是军阀时期的苏鲁两省)
因为是军阀,黑化人物较多,注意避雷。
作者:冷雨
镇江
“阿镇,以后江苏的事务你来管,阿宁有更重要的任务。”苏系冷静地签了份文件,递给了镇。
“是,我一定尽己所能,将江苏打理好。”镇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他本就不甘屈于人下,有这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待苏系离开,镇歪在榻上,看着墙上的地图,细细思索。
江苏省,自古富裕,衣食无忧,只是现在兵荒马乱,苏系先生又一心逐鹿中原,财力人力物力都填了战场了。种田人少了,交上来的粮米竟有了亏空;钱财拿去买军火,也是进项不如出项。
镇揉了揉太阳穴,这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竟只剩一个空架子了。
“菁口,把近二十年税收的报表拿来,”镇移步到案前,命润州研磨,西来的自来水笔很方便,但是镇依然喜欢用毛笔写字。
“从民国十三年开始,除阿扬和阿盐以外的城市交上来的税陡然减少,一看就有亏空,有的城市连以前的四分之一都不够,也不知道阿宁是怎么管家的。”镇放下手中的笔。
“镇哥打算怎么办呢,要追回这些空项吗?”润州问道。
“直接让他们交齐今年的税务就好了,之前漏掉的税款就不追了,一则时间久了,不方便追;二则,我若追究以前的事务,阿宁脸上也不好看。”镇拉开抽屉,找来了电话簿,“阿润,你给他们打电话,就说今年财政紧张,年税要提前到下个月收,让他们好好准备。”
“好的。”
“若这次还有亏空,那才好看呢。”镇自言自语道。
通
“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通被绑在椅子上,淡淡地对沪沪说道。
“他们把我带走的那一天,你就应该想到了。”沪沪勾着通的下巴,强迫通看着自己。
“短短三年,你变了很多。”
“是你们让我变成这样的,”沪沪的眼神透出狠厉,“下面我问你的话,你最好乖乖地回答。”
“你问啊。”通不屑地回道,“该说的我自然会说,不能说的……哼。”通冷笑一声。
“记住你现在的态度,待会儿你会后悔的。”沪沪贴近通的耳廓,特意加重了待会儿。
宁
“皖北已经集结了三万,这次能顶住吗?”宁看着沙盘问道。
“不能。”徐爽快地回答道。这间屋子里只有宁徐两人,说话大可不必拐弯抹角。
“不能?”宁皱起了眉头,“你读了几千年的兵法,现在跟我说顶不住三万人?”
“你玩了几千年的政治,难道看不出来这不是兵法的原因?”
宁盯着徐,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连续打了几年了,百姓早就不想打了。”徐避开宁的眼神。
“以前战争比这次持续得更久的多了去了,你怎么不说百姓不想打?我看是你懈怠了。”
徐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心虚。宁说得对,是我不想再打了。徐撇了一眼宁,发现宁还在盯着自己。
“唉,你怎么想。”徐对上宁的眼神,几千年来,战友般的默契已经形成,无论宁做什么决定,徐都会尽力支持,即使是一场必败的战争,徐也会去打。
民国架空(苏系、鲁系是军阀时期的苏鲁两省)
因为是军阀,黑化人物较多,注意避雷。
作者:冷雨
镇江
“阿镇,以后江苏的事务你来管,阿宁有更重要的任务。”苏系冷静地签了份文件,递给了镇。
“是,我一定尽己所能,将江苏打理好。”镇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他本就不甘屈于人下,有这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待苏系离开,镇歪在榻上,看着墙上的地图,细细思索。
江苏省,自古富裕,衣食无忧,只是现在兵荒马乱,苏系先生又一心逐鹿中原,财力人力物力都填了战场了。种田人少了,交上来的粮米竟有了亏空;钱财拿去买军火,也是进项不如出项。
镇揉了揉太阳穴,这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竟只剩一个空架子了。
“菁口,把近二十年税收的报表拿来,”镇移步到案前,命润州研磨,西来的自来水笔很方便,但是镇依然喜欢用毛笔写字。
“从民国十三年开始,除阿扬和阿盐以外的城市交上来的税陡然减少,一看就有亏空,有的城市连以前的四分之一都不够,也不知道阿宁是怎么管家的。”镇放下手中的笔。
“镇哥打算怎么办呢,要追回这些空项吗?”润州问道。
“直接让他们交齐今年的税务就好了,之前漏掉的税款就不追了,一则时间久了,不方便追;二则,我若追究以前的事务,阿宁脸上也不好看。”镇拉开抽屉,找来了电话簿,“阿润,你给他们打电话,就说今年财政紧张,年税要提前到下个月收,让他们好好准备。”
“好的。”
“若这次还有亏空,那才好看呢。”镇自言自语道。
通
“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通被绑在椅子上,淡淡地对沪沪说道。
“他们把我带走的那一天,你就应该想到了。”沪沪勾着通的下巴,强迫通看着自己。
“短短三年,你变了很多。”
“是你们让我变成这样的,”沪沪的眼神透出狠厉,“下面我问你的话,你最好乖乖地回答。”
“你问啊。”通不屑地回道,“该说的我自然会说,不能说的……哼。”通冷笑一声。
“记住你现在的态度,待会儿你会后悔的。”沪沪贴近通的耳廓,特意加重了待会儿。
宁
“皖北已经集结了三万,这次能顶住吗?”宁看着沙盘问道。
“不能。”徐爽快地回答道。这间屋子里只有宁徐两人,说话大可不必拐弯抹角。
“不能?”宁皱起了眉头,“你读了几千年的兵法,现在跟我说顶不住三万人?”
“你玩了几千年的政治,难道看不出来这不是兵法的原因?”
宁盯着徐,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连续打了几年了,百姓早就不想打了。”徐避开宁的眼神。
“以前战争比这次持续得更久的多了去了,你怎么不说百姓不想打?我看是你懈怠了。”
徐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心虚。宁说得对,是我不想再打了。徐撇了一眼宁,发现宁还在盯着自己。
“唉,你怎么想。”徐对上宁的眼神,几千年来,战友般的默契已经形成,无论宁做什么决定,徐都会尽力支持,即使是一场必败的战争,徐也会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