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29贴子:411,849
  • 15回复贴,共1

滴翠亭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滴翠亭这个事儿不就相当于是撞破别人隐私,只能借口是来找谁谁的,然后借机开溜吗?


IP属地:山东1楼2023-06-27 14:12回复
    宝钗滴翠亭“金蝉脱壳”,书中写明是宝钗主观上消弭冲突、客观上造福黛玉的高尚善良之举。曹雪芹、脂砚斋原文对此完全是赞不绝口:“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甲戌本第27回回末总评)哪里来的拥林派造谣诋毁的所谓“嫁祸于人”的谬论?事实上,小红既然觉得自己的把柄落到黛玉手里,此后应该更加不敢招惹黛玉才对。而且黛玉本来素有刻薄恶名,小红本来黛玉会当众刻薄于她。结果黛玉因不知情,不可能这样做,久后无事,小红对黛玉的恶感岂不是反倒会减轻几分?宝钗的“金蝉脱壳”明明是客观上有利于黛玉,何来的所谓“嫁祸”?其实,拥林派造谣诬蔑宝钗的“金蝉脱壳”是所谓的“嫁祸”,不过是玩弄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拙劣把戏。宝钗本来要防止的是当场撞破,导致小红“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如果小红万分惊恐之下,突然跳水死了,宝钗就说不清了。所以宝钗才装作跟黛玉嬉戏的样子,避免了当场撞破的尴尬。至于事后如何,宝钗根本就不认为小红这种小丫鬟还有可能去报复钗、黛这样的主子姑娘。而拥林派却刻意将宝钗所要防止的小红“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偷换成害怕小红事后记恨报复。然后宣称宝钗是害怕被小红事后报复,才甩锅给林黛玉。这样就等于是强行制造了一个原本子虚乌有的道德污点,栽赃胡喷到宝钗身上。但《红楼梦》原文写宝钗当时的心里想的却是:“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甲戌本第27回)宝钗主观上根本就不知道小红会怀疑谁听见了。即便如此,宝钗也依然认为这事已经风平浪静了,不会再有后续不利影响。如果宝钗当真是“嫁祸”黛玉,在“不知”小红所针对的目标的情况下,宝钗就这么一走了之,而不采取任何后续行动,这不等于是放任自己处于跟黛玉同等的风险之中吗?为了“嫁祸”别人,就把自己也搭进去,世界上哪里有这么荒谬可笑的“嫁祸”?究竟是宝钗和曹雪芹太“蠢”,还是拥林派造谣诋毁宝钗的这种“嫁祸”谬论本身就愚不可及?实际上,第29回林黛玉冷笑进谗,当着贾母等家长的面,造谣攻击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这才真是不折不扣嫁祸于宝钗的恶行!因为当时林黛玉自己就是满脑子男女风流佳事,想着“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第32回),为此甚至不惜跟踪、偷听贾宝玉与史湘云。黛玉把自己的阴暗心理,当众造谣胡喷给宝钗。这才是十分典型的嫁祸于人的恶行。这拥林派怎么不跳出来指责林黛玉冷笑进谗的嫁祸之举,污了“世外仙姝”的名号?怎么么不跳出来宣称林黛玉的行为偏偏经不起推敲?所以,根本不是宝钗的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而是林黛玉的言行举止大有问题。而且林黛玉的种种表现,在宝钗的高尚、善良的反衬之下,显得越发不堪。所以拥林派才要采用近似于林黛玉冷笑进谗的做法,贼喊捉贼、倒打一把,将林黛玉式的种种道德污点栽赃胡喷到宝钗身上!


    IP属地:四川2楼2023-06-27 16:11
    回复
      他们说的可严重了,好像回头小红要杀林黛玉灭口一样


      IP属地:吉林3楼2023-06-27 18:09
      收起回复
        宝钗滴翠亭“金蝉脱壳”,书中写明是宝钗主观上消弭冲突、客观上造福黛玉的高尚善良之举。曹雪芹、脂砚斋原文对此完全是赞不绝口:“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甲戌本第27回回末总评)哪里来的拥林派造谣诋毁的所谓“嫁祸于人”的谬论?事实上,小红既然觉得自己的把柄落到黛玉手里,此后应该更加不敢招惹黛玉才对。而且黛玉本来素有刻薄恶名,小红本来黛玉会当众刻薄于她。结果黛玉因不知情,不可能这样做,久后无事,小红对黛玉的恶感岂不是反倒会减轻几分?宝钗的“金蝉脱壳”明明是客观上有利于黛玉,何来的所谓“嫁祸”?其实,拥林派造谣诬蔑宝钗的“金蝉脱壳”是所谓的“嫁祸”,不过是玩弄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拙劣把戏。宝钗本来要防止的是当场撞破,导致小红“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如果小红万分惊恐之下,突然跳水死了,宝钗就说不清了。所以宝钗才装作跟黛玉嬉戏的样子,避免了当场撞破的尴尬。至于事后如何,宝钗根本就不认为小红这种小丫鬟还有可能去报复钗、黛这样的主子姑娘。而拥林派却刻意将宝钗所要防止的小红“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偷换成害怕小红事后记恨报复。然后宣称宝钗是害怕被小红事后报复,才甩锅给林黛玉。这样就等于是强行制造了一个原本子虚乌有的道德污点,栽赃胡喷到宝钗身上。但《红楼梦》原文写宝钗当时的心里想的却是:“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甲戌本第27回)宝钗主观上根本就不知道小红会怀疑谁听见了。即便如此,宝钗也依然认为这事已经风平浪静了,不会再有后续不利影响。如果宝钗当真是“嫁祸”黛玉,在“不知”小红所针对的目标的情况下,宝钗就这么一走了之,而不采取任何后续行动,这不等于是放任自己处于跟黛玉同等的风险之中吗?为了“嫁祸”别人,就把自己也搭进去,世界上哪里有这么荒谬可笑的“嫁祸”?究竟是宝钗和曹雪芹太“蠢”,还是拥林派造谣诋毁宝钗的这种“嫁祸”谬论本身就愚不可及?实际上,第29回林黛玉冷笑进谗,当着贾母等家长的面,造谣攻击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这才真是不折不扣嫁祸于宝钗的恶行!因为当时林黛玉自己就是满脑子男女风流佳事,想着“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第32回),为此甚至不惜跟踪、偷听贾宝玉与史湘云。黛玉把自己的阴暗心理,当众造谣胡喷给宝钗。这才是十分典型的嫁祸于人的恶行。这拥林派怎么不跳出来指责林黛玉冷笑进谗的嫁祸之举,污了“世外仙姝”的名号?怎么么不跳出来宣称林黛玉的行为偏偏经不起推敲?所以,根本不是宝钗的言行举止有什么问题,而是林黛玉的言行举止大有问题。而且林黛玉的种种表现,在宝钗的高尚、善良的反衬之下,显得越发不堪。所以拥林派才要采用近似于林黛玉冷笑进谗的做法,贼喊捉贼、倒打一把,将林黛玉式的种种道德污点栽赃胡喷到宝钗身上!


        IP属地:四川4楼2023-06-28 08:24
        收起回复
          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这段话是红玉对黛玉的评价,实锤黛玉言语刻薄口无遮拦的个性,现实中这样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泄露秘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0 17:24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6楼2024-06-20 18:01
            收起回复
              黛玉当着众人的面污蔑宝钗名节,在长辈面前说淫词艳句,嘲笑刘姥姥母蝗虫……林黛玉就是个内心无光又口无遮拦的人,毕竟曹雪芹用黛来做她名字的中心,名如其人,黛字体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0 19:54
              回复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宝玉受诬下狱,好似晴空霹雳。宝钗毅然决然,深入暗无天日的黑牢,安慰、拯救丈夫,宛若无边苦海中的一位碾玉观音。运倒势败,大厦倾颓,昔日花团锦簇的玉堂金府,转眼化作绳床瓦灶的寒屋陋室。潦倒不通世务的贾宝玉,全靠薛宝钗勤苦于女红养活。共同的愤世思想、出世精神,让宝钗、宝玉在极其艰困的岁月中患难与共、鹣鲽情浓。宝钗腹中的小生命在悄悄孕育,手中的针黹活计正为她铺展开一片新天地。然而,更大的苦难厄运却又不期而至……彤云密布,白雪空茫。一向对宝钗敬爱有加、眷恋甚深的宝玉,却为何丢下姣妻、爱子,悬崖撒手而去?梵铃声中,酴醿梦香。见证了丈夫出家的终局,面对自己不得不孤独守节一世的悲苦命运,宝钗又为何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内心里充满了“睡足酴醿梦也香”的坦然和幸福?郑无极《白雪梵音薛宝钗传》首次以脂本宝钗为故事第一主角,严格依据脂评本对后三十回佚稿的提示进行撰稿,竭力还原曹雪芹原构思中宝钗的愤世出世形象,并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再现了脂评本《红楼梦》中宝钗引导宝玉出家的大结局。值得所有敬爱宝钗的红迷、钗迷一观。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4-06-20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