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外感病说,认为温病是由外感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二是内伤湿热说认为,温病是由内伤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引起的;三是气血津液不足说,认为温病是由气血津液不足引起的。其中,第二种观点最具代表性。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在《温热论》中提出了“温病有三怕,一怕湿热,二怕热燥,三怕阴寒”的观点,明确地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他还通过对大量温病病例的分析,总结出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湿热多发生在夏季,热燥多发生在秋季,阴寒多发生在冬季。此外,吴鞠通还提出了“三因”学说,认为温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时令、季节等因素有关。他认为温病分三种类型:暑温型、湿温型和温燥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