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从程序计算得出,结果有一定误差,仅供参考!
用python程序通过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以下3D光谱图,还对光谱进行显色计算。
通过3D光谱图曲线上看出,这种现象类似钨丝灯的光谱图,但钨丝灯熔点只有3410度,还是有局限性。那么从绝对零度(0K)开始,就会产生温度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能量就会增加,辐射光谱转移到可见光范围内,因此黑体辐射在红外波段较强,而在紫外波段较弱。当黑体温度进入到1000K(726.85摄氏度),黑体发出略带红色的辉光,但显指Ra只有50,还不能够分辨色彩,到1503K时,显指Ra达到90,到1700K时,显指Ra接近100,理论上已经可以完全分辨色彩。直到5000K出现断烈现象,然后显色指数慢慢下滑。至于为什么5000K出现断裂现象,我找了很多资料,才知道显色指数计算是参照不同光源导致的,5000K以下是参照黑体辐射作为标准光源,5000K以上是参照D65作为标准光源。
也就是说只要照明光谱谱线越接近,显色指数表现就越好!(就这一点我就呵呵了)
然后用python程序通过D65标准光源进行计算,得出以下3D光谱图,还对光谱进行显色计算。
这次计算结果和我想象一样,5000K之前显色指数表现就没这么好了,直到5000K以上,显色指数接近于100。
那么显色指数CRI 标准最早是1965年提出的(那时候还没有LED),在 1965 年,1995 年又修订了两次。 CRI 测试分为 CRI(Ra)以及 CRI(Re),其计算公式是基于光源对标准色样的显色性平均数。CRI(Ra)以及 CRI(Re)的区别,在于测试时候,色板的数量不同,CRI(Ra)是 8 个色板,而 CRI(Re)是 15 个色板。CRI(Ra)单位是 Ra,也是消费者最常见的显色指数测试。CRI(Ra)就是简单对八块色板(甚至没有红色)的特殊显色指数 Ri 计算平均值。即使光源对其中的一块或两块色样的显色性很差,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个高的 CRI 值,而这就给一部分实际表现不佳的产品留了漏洞。
所以这时代用CRI标准已经过于陈旧了,于是为了更好的反应光源的显色质量,美国照明工程学会(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于 2015 年正式发布针对光源显色能力新的评价方法「IES-TM-30」,简称 IES。
相比于CRI测试,IES测试可谓是「地狱」级难度。不仅色样直接从 8 个提升到 99 个,而且要通过 Rf(逼真度),Rg(饱和度)双重指标评价光源显色。Rf(逼真度) 表示 99 个标准色在测试光源照射下与参考光源相比的相似程度,Rg(饱和度)则代表 99 个标准色在测试光源与参考光源相比饱和度的改变。(100 代表完全相同;0 代表差别很大)。
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敢进行IES测试的灯珠和照明产品是少之又少,所以市面上几乎看不到有品牌会主动标注 IES 的测试结果。而能在测试中得到高分数的LED灯珠以及照明产品,更是凤毛麟角。
参考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20353938
用python程序通过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以下3D光谱图,还对光谱进行显色计算。
通过3D光谱图曲线上看出,这种现象类似钨丝灯的光谱图,但钨丝灯熔点只有3410度,还是有局限性。那么从绝对零度(0K)开始,就会产生温度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能量就会增加,辐射光谱转移到可见光范围内,因此黑体辐射在红外波段较强,而在紫外波段较弱。当黑体温度进入到1000K(726.85摄氏度),黑体发出略带红色的辉光,但显指Ra只有50,还不能够分辨色彩,到1503K时,显指Ra达到90,到1700K时,显指Ra接近100,理论上已经可以完全分辨色彩。直到5000K出现断烈现象,然后显色指数慢慢下滑。至于为什么5000K出现断裂现象,我找了很多资料,才知道显色指数计算是参照不同光源导致的,5000K以下是参照黑体辐射作为标准光源,5000K以上是参照D65作为标准光源。
也就是说只要照明光谱谱线越接近,显色指数表现就越好!(就这一点我就呵呵了)
然后用python程序通过D65标准光源进行计算,得出以下3D光谱图,还对光谱进行显色计算。
这次计算结果和我想象一样,5000K之前显色指数表现就没这么好了,直到5000K以上,显色指数接近于100。
那么显色指数CRI 标准最早是1965年提出的(那时候还没有LED),在 1965 年,1995 年又修订了两次。 CRI 测试分为 CRI(Ra)以及 CRI(Re),其计算公式是基于光源对标准色样的显色性平均数。CRI(Ra)以及 CRI(Re)的区别,在于测试时候,色板的数量不同,CRI(Ra)是 8 个色板,而 CRI(Re)是 15 个色板。CRI(Ra)单位是 Ra,也是消费者最常见的显色指数测试。CRI(Ra)就是简单对八块色板(甚至没有红色)的特殊显色指数 Ri 计算平均值。即使光源对其中的一块或两块色样的显色性很差,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个高的 CRI 值,而这就给一部分实际表现不佳的产品留了漏洞。
所以这时代用CRI标准已经过于陈旧了,于是为了更好的反应光源的显色质量,美国照明工程学会(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于 2015 年正式发布针对光源显色能力新的评价方法「IES-TM-30」,简称 IES。
相比于CRI测试,IES测试可谓是「地狱」级难度。不仅色样直接从 8 个提升到 99 个,而且要通过 Rf(逼真度),Rg(饱和度)双重指标评价光源显色。Rf(逼真度) 表示 99 个标准色在测试光源照射下与参考光源相比的相似程度,Rg(饱和度)则代表 99 个标准色在测试光源与参考光源相比饱和度的改变。(100 代表完全相同;0 代表差别很大)。
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敢进行IES测试的灯珠和照明产品是少之又少,所以市面上几乎看不到有品牌会主动标注 IES 的测试结果。而能在测试中得到高分数的LED灯珠以及照明产品,更是凤毛麟角。
参考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2035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