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心里吧 关注:263贴子:17,226


1楼2010-08-10 14:42回复
    大概总还有办法维持下去.到雍 正朝末期, 那场风波的最紧张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雍正九年 (1731) , 傅鼐由谪地召还, 复职衔, "入宫侍起居" 又 了; 讷尔苏之子福彭 (袭 平郡王, 乃是曹雪芹的表兄) 也于次年任厢蓝旗满洲都统, , 又次年, 并得在"军机处行走",开始参与机要,继而又为"定边大将军", 出塞征讨准部.——准部之役自康熙末年至此,糜饷七千余万两,久 而无功, 不得不下令罢兵议和, 傅鼐于和战各事屡有擘划, 皆中肯紫, 遂于雍正十二年以侍郎身份出使议和,和议成,晋三级,擢都统:凡 此,都说明曹家的重要姻亲已经又逐渐得用,也可以说明曹家本身自 然也比前一时期处境有所不同,似乎有可能熬到一个重得"出头"之 日了. 


    3楼2010-08-10 14:42
    回复
      如谈迁在《枣 林杂俎》中所记: "国初抄札法:令各处抄札人口家财,解本处卫所, 成丁男子同妻小,收军充役,其余人口给与官军为奴.金银珠翠本处 官司收贮,年终类解.马匹令本卫收养,给与骑卒;牛只给与屯卒. 无屯处,并一应孳畜,粗重物件,尽行变卖,值钱于有司该库交收. 犯人家产,田地外,内有坟茔,不在抄札之限."明朝人也有描述抄 家的,现在引一段以资旁参:"自抄没法重,株连数多:坐以转寄, 则并籍家资;诬以多赃,则互连亲识;宅一封而鸡豚大半饿死,人一 出则亲戚不敢藏留.加以官吏法严,兵番搜苦,——少年妇女,亦令 解衣;臣曾见之,掩目酸鼻!此岂尽正犯之家,重罪之人哉?一字相 牵,百口难解,奸人又乘机恐吓,挟取资财,不足不止.半年之内, 扰遍京师,陛下知之否乎?愿慎抄没之举,释无辜之系,而都下之人 心收矣!"(注:引自《明史》卷二二六吕坤传.)这对雍正来说, 却正"对景",因为雍正初年,抄家之风特盛,


      4楼2010-08-10 14:53
      回复
        《戚本》第八十回前批云:“叙桂花妒,用实笔;叙孙家恶,用虚笔。叙宝玉卧病,是省笔;叙宝玉烧香,是停笔。”何为停笔?即蓄势是,为下文又一“进笔”作准备是也。我曾说:“原来,按照曹雪芹的用意与写法,在前八十回书中他把一切伏线和准备都已布置停妥,文笔蓄势,到八十回来已是如同宝弓拉满,劲矢在弦,明缓暗紧的气氛,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万木无声待雨来’,倾盆暴雨的即将到来,已然为各种‘警号’所昭告。第八十一回一揭开,便到了全书中另换一副异样笔墨的关纽筋节,……”(《新证》页八九三)。“停笔”之说,正可合看。我至今觉得这一认识基本上不误。不过那时候还不知道“九”的结构法。现在看来,我当时说的那种情况,也可能要微微往后推一点,例如,应当是后移半回至一回的光景。然而,这却加倍说明,第八十一回在结构上是极重要的一回书文。


        5楼2010-08-10 15:01
        回复
          这些结局,都比高鹗的强!


          7楼2010-08-10 15:13
          回复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
                     蛛丝儿结满雕梁,【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甲戌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甲戌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金满箱,银满箱,【甲戌侧批:熙凤一干人。】
                     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甲戌侧批:总收。甲戌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
                     反认他乡是故乡。【甲戌侧批:太虚幻境青埂峰一并结住。】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甲戌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甲戌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蒙双行夹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
            


            8楼2010-08-16 10:56
            回复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9楼2010-08-19 20:26
              回复
                麝月道:“你既在这里,越发不用去了,咱们两个说话顽笑岂不好?”【庚辰侧批:全是袭人口气,所以后来代任。】


                10楼2010-08-20 18:24
                回复
                  晴雯笑道:“你又护着。你们那瞒神弄鬼的,【庚辰侧批:找上文。】我都知道。等我捞回本儿来再说话。”说着,一径出去了。【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写晴雯之疑忌,亦为下文跌扇角口等文伏脉,却又轻轻抹去。正见此时都在幼时,虽微露其疑忌,见得人各禀天真之性,善恶不一,往后渐大渐生心矣。但观者凡见晴雯诸人则恶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故观书诸君子不必恶晴雯,正该感晴雯金闺绣阁中生色方是。】


                  11楼2010-08-20 18:25
                  回复
                    【蒙回前批: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三十回犹不见此之妙。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文“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然今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今日之平儿、之贾琏,亦他日之平儿、他日之贾琏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救与强无别也,甚矣!但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运蹇,亦何如是也?人世之变迁,倏忽如此!】
                         【蒙回前批:今日写袭人,后文写宝钗;今日写平儿,后文写阿凤。文是一样情理,景况光阴,事却天壤矣!多少恨泪洒出此两回书。】
                         【蒙回前批:此回袭人三大功,直与宝玉一生三大病映射。】
                        


                    12楼2010-08-20 19:25
                    回复
                      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际,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待要赶了他们去,又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庚辰双行夹批:宝玉恶劝,此是第一大病也。】若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似乎无情太甚。【庚辰双行夹批:宝玉重情不重礼,此是第二大病也。】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庚辰双行夹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13楼2010-08-20 19:39
                      回复
                        笑道:“你拿着终是祸患,不如我烧了他完事了。”【庚辰双行夹批:妙!设使平儿再不致泄露,故仍用贾琏抢回,后文遗失,过脉也。】一面说着,一面便塞于靴掖内。


                        14楼2010-08-20 20:21
                        回复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庚辰双行夹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贾政道:“这是炮竹嗄。”宝玉答道:“是。”贾政又看道: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庚辰双行夹批: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
                               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庚辰眉批:此后破失,系再补。】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双行夹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15楼2010-08-20 21:06
                          回复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16楼2010-08-20 21:15
                            回复
                              刚至穿堂门前,【庚辰双行夹批: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


                              17楼2010-08-20 2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