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死是必然的,魏延和关羽性格类似,诸葛亮一死,魏延资历威望最高,无论是《蜀书》还是《魏略》,都把魏延当做诸葛亮的继承人。陈寿认为魏延“冀时论必以代亮”,鱼豢则干脆把魏延描述为诸葛亮的钦定接班人。(魏延)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蜀书 魏延传》(诸葛亮)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略》,但是魏延性矜高,看不起除了诸葛亮的绝大多数人。所以这种性格注定没人会跟他混,更不会想让这种人骑在头上。正史里,杨仪蒋琬费祎董云姜维王平等人难得一次齐心协力,一起搞死魏延。事后费祎就卖杨仪,十几年后非议姜维不和,反手就安排杀费祎(背景是要开府,触了刘禅的禁区,被刘禅陈诋姜维联手阴死)如果注意到魏延之死的具体细节,便可以发现,众将杀害魏延,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刘禅的同意。诸葛亮死后,魏延、杨仪相继给刘禅上疏,弹劾对方叛乱,“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虽然就此咨询了董允等人,但并未做出明确的处理意见。(魏)延、(杨)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杨)仪疑(魏)延。--《蜀书 魏延传》杨仪等人发动火并时,并未提到皇帝的意见,而是以“诸葛公亡,身尚未寒”为由。可见讨伐魏延,根本没有得到刘禅的正式批准,否则杨仪、王平等人一定会搬出御旨,而不是以诸葛亮为辞。(王)平叱(魏)延先登曰:“(诸葛)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蜀书 魏延传》更为离奇的是,前线内讧时,蒋琬这个留守成都的相府长史,居然能够“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还“行至数十里”。足见彼时的成都禁军完全归相府控制,刘禅所能做的,只有垂拱而已。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蜀书 魏延传》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刘禅听闻魏延死讯之后,会做出“夷延三族”的决定。这实际是对群臣的安抚,也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可奈何。魏延死后,杨仪“率诸军还成都”,蒋琬亦“旋军”。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杨)仪率诸军还成都。--《蜀书 后主传》(魏)延死问至,(蒋琬)乃旋。--《蜀书 魏延传》当时成都城下,聚集着两支兵马。一支是杨仪率领的北伐军队,另一支是蒋琬率领的禁军。此时的局面,其实是群臣向刘禅比弓,逼着刘禅承认魏延之死的既定事实,同时要求皇帝给此事定性。刘禅不是傻瓜,只能无奈将魏延在成都的家属满门抄斩,算是给众人一个交代。由于刘禅的机智,潜在的动乱被消除了。当然,代价就是魏延的全族[表情]刘禅虽然不得已杀了魏延全族,但通过《季汉辅臣赞》可以清楚看出,魏延并不被蜀汉官方视作纯粹的叛臣。《辅臣赞》是蜀射声校尉杨戏所撰,对蜀汉群臣有褒贬赞语和事迹论述。魏延的赞语是“临难受命,镇保国境”,很明显是正面评价。文长(魏延字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季汉辅臣赞》魏延之死,则被称之为“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其罪名仅仅是“言乱”而不是“谋反”。可见对魏延的实际过失,蜀汉官方是十分清楚的。糜芳、士仁、郝普、潘濬四大叛将,均被杨戏归入一卷,魏延却不在其中。其背后隐喻,显而易见。古之奔臣,礼有来偪,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赞糜芳、士仁、郝普、潘濬。--《季汉辅臣赞》魏延之死,可谓三国时代的巨案,魏、蜀对此均有详细记载。虽然各家对始末原由莫衷一是,但侧面反映出该事件的重要程度。蒋琬、杨仪为代表的相府故吏,在该事件中居于主导地位;构陷并杀害魏延,完全是他们一手促成。其中当然有魏延的性格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魏延的威望过高。像魏延这样有资历实力的强人,对蒋琬、费祎等人的威胁过大,因此不得不设计除之。群臣“疑延保仪”的争执态度,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蒋)琬、(董)允咸保(杨)仪疑(魏)延。--《蜀书 魏延传》至于刘禅,由于长期没有权力,因此对杨仪等人的约束便十分有限。前线的众将,在没有得到刘禅许可的情况下,便敢擅杀魏延,事后又率大军返回成都,形同兵谏。不仅杨仪如此,连留守成都的蒋琬也参与了此事。形势所迫之下,刘禅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并诛杀魏延三族以安抚众将。从刘禅事后“大赦天下”的背景看,该事件的影响极端恶劣,无论《蜀书》怎样遮掩,都无法掩盖群臣比弓的事实[表情]